天)=50天。让学生初步明白“分段算”的方法。 3.明确方法,灵活用
给以一定的相关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掌握分段计算的方法。这样既避免了“间隔问题”的干扰,又增强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资源链接
1.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从6月11日开始到7月12日结束,比赛一共进行了( )天。 引导学生这样想:6月30天,减去已经过去的10天,再加上7月的12天,所以算式是30-10+12=32天。]
2.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从开幕到闭幕一共有( )天。 31+30+31+31+30+31=30×6+4=184天。
3.学校从7月5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报到,暑假一共( )天。
这个题目与上面的有点不同,是一个算头不算尾的问题,暑假假期的计算是从7月5日算到8月31日,因为9月1日已经开学了。所以7月31天减去过去的4天(从7月5日算到31日),再加上8月整个月就好了。算式是31-4+31=58天。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
三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教学简述 54 错误率 21% 第五单元 数学书P60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采集者 题 型 基本 综合 拓展 孟阳燕 √ 采集 学校 课时 诸暨浣江小学 √ 课 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时 单元 机 总复习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估算后,在书本练习十四中出现的一道题,对于口算、估算的计算学生已有些熟练。 ◆典型错题
题 目:我每分钟大约行1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时送信和报纸,邮递员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
学生错解:2×60×100=120000(千米) ◆原因分析
学生访谈:我没看清后面的单位是“千米”。
1.从学生访谈情况看,看似是一时粗心引起的,其实从更深层分析,是因为小学生感知比较笼统、粗浅、时常被表象迷惑,获取信息有偏差。
2.从题目本身来看,连续出现了两个不统一的单位,如前面是“每分钟“,后面是“小时”,前面单位是“米“,后面问题里变成了“千米”。学生关注了“分”与“小时”的变化,以为万事大
吉,却没注意问题里单位的变化。
3.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邮递员每天大约行多少千米”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所以对于结果120000千米的合理性也没有思考。 ◆ 教学建议
1.从思想上让学生重视在“解决问题”中单位的重要性,每次解题都要关注单位是否统一。 2.引导学生仔细读题,采用圈一圈、划一划等方式弄清题意,特别是一些关键词以及单位的变化要及时圈出来。如这题中“分”与“小时”、“米”与“千米”前后的变化可让学生圈圈、划划。
3.及时引导学生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思考。
◆资源链接
指导设计:
1. 读题:你读懂了什么?
2. 说说有哪些地方需要圈圈、划划要提醒自己或大家注意的。 3. 怎样对结果的合理性作进行检验?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1.3%
三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本 错题来源 题目出处 相关知识 知识属性 教学简述 ◆典型错题 54 错误率 28% 第五单元 数学书P67第8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采集者 题 型 基本 综合 拓展 孟阳燕 √ 采集 学校 课时 诸暨浣江小学 √ 课 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时 单元 机 总复习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这是书本练习十五中出现的一道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 题 目:
学生错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