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醋酸
63、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情况下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这是因为(D)。 A、硝酸的酸性强;B、硝酸易分解;C、硝酸的强腐蚀性;D、硝酸的强氧化性 64、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的气体是(B)。 A、SO3; B、SO2; C、H2; D、NO2
65、EDTA与下列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溶液的颜色加深的是(D)。 A、NH4+; B、Ca2+; C、Al3+; D、Fe3+
66、EDTA与下列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溶液的颜色加深的是(D)。 A、NH4+; B、Mg2+; C、Al3+; D、Ni3+
67、EDTA与下列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溶液的颜色加深的是(D)。 A、Na+; B、Mg2+; C、Al3+; D、Cu2+
68、EDTA与下列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溶液的颜色加深的是(D)。 A、Na+; B、Mg2+; C、Ti4+; D、Cr3+
69、灼烧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是(B)。 A、SiO2(FeCl3); B、SiO2(HCl); C、SiO2(NaCl); D、SiO2(CaCO3) 70、灼烧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是(B)。 A、SiO2(NaNO3); B、SiO2(NH4Cl); C、SiO2(醋酸钠); D、SiO2(CaCO3) 71、灼烧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是(B)。 A、SiO2(MnSO4); B、SiO2(NH4NO3); C、SiO2(NaCl); D、SiO2(CaCO3) 72、灼烧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中的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是(B)。 A、SiO2(NaNO3); B、SiO2(六次甲基四胺); C、SiO2(NaCl); D、SiO2(CaCO3) 73、硫酸中氢、硫、氧三元素的质量比是(A)。
A、1:16:32; B、1:32:16; C、2:16:32; D、1:32:64 74、硝酸中氢、氮、氧三元素的质量比是(A)。
A、1:14:48; B、1:14:16; C、2:14:16; D、1:16:14
75、根据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选择沉淀法来消除钡的干扰,应选沉淀物为(C)。 A、BaCO3(KSP=5.1310-9);B、BaF2(KSP=1310-6);C、BaSO4(KSP=1.1310-10);D、BaCO32H2O(KSP=2.3310-8)
76、根据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选择沉淀法来消除钙的干扰,应选沉淀物为(C)。 A、CaCO3(KSP=2.9310-9);B、CaWO4(KSP=8.7310-9);C、BaC2O42H2O(KSP=2.0310-9);D、CaSO4(KSP=9.1310-6) 77、洗涤铂坩埚不可用(A)
第 45 页 共 65 页
A、王水;B、浓盐酸;C、浓硝酸;D、氢氟酸 78、洗涤铂坩埚不可用(A)
A、逆王水;B、稀盐酸;C、稀硝酸;D、浓硫酸 79、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D)。
A、配制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时用量杯量水。 B、基准碳酸钠放在27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C、分解试样时,用酸葫芦加酸。
D、测定烧碱中NaOH含量时,采用固定量称样法称样。
80、在分取基准锌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滴定溶液时,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D)。 A、用检定合格的量杯分取。 B、用酸葫芦分取
C、用检定合格的吸量管分取。 D、用检定合格的移液管分取。
81、重量法测定SiO2,采用洗涤硅酸沉淀的洗液正确的是(D)。 A、用1%的氢氟酸溶液。 B、用1%的氯化铵溶液。 C、用1%的NaCl溶液。 D、用1%的盐酸溶液。
82、用移液管分取标准溶液放出流完后,管尖靠壁应继续停留约(C)秒。 A、2; B、5; C、15; D、30
8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A) A、高氯酸镁;B、浓盐酸;C、EDTA;D、浓氨水 84、下列仪器中可在水浴中加热的是(A)。 A、三角烧瓶;B、量杯;C、比色管;D、容量瓶
8、5在实验室的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后,应呈现(D)色。 A、黄; B、红; C、蓝; D、无
86、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无灰滤纸”是指灰分质量为(B)。 A、1mg; B、<0.2 mg; C、0.0 mg; D、>0.2mg 87、用硼酸—碳酸钠熔解钨铁样,合适的坩埚为(C)。 A、刚玉坩埚;B、银坩埚;C、石墨坩埚;D、铂坩埚 88、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烘干物质为(A)。 A、基准重铬酸钾;B、硝酸钾;C、碳酸钙;D、氯化钠
第 46 页 共 65 页
89、用相同纯度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配制相同体积的溶液,以同一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所耗盐酸体积(B)。
A、相等;B、氢氧化钠溶液较多;C、氢氧化钾溶液较多 90、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络合滴定法基本相同之处是(D)。 A、方法原理;B、干扰因素;C、反应速度;D、分析操作 91、在分析中作空白试验的目的(C)。
A、提高精密度;B、消除偶然误差;C、提高准确度;D、避免过失操作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测定碳酸钠含量时,可用0.1mol/L的H2SO4溶液滴定; B、滴定分析用硫酸标准溶液浓度的量符号是摩尔每升; C、市售分析纯硫酸的密度是1.84 g/mL; D、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均应使用摩尔浓度。
93、在EDTA络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 A、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终点越明显。
94、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从统计规律来讲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A)。
A、数值随机可变;B、大误差出现的机率大;C、正误差出现的机率大;D、数值固定不变
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数字修约;B、数值修约;C、数据修约
96、下列各组混合溶液哪种不具有PH缓冲能力(D)。 A、100mL(1mol/L)HAc+100mL(1mol/L)NaOH; B、100mL(0.1mol/L)HAc+100mL(0.1mol/L)NaOH; C、100mL(0.1mol/L)HAc+100mL(0.1mol/L)NaAc; D、100mL(1mol/L)HCl+100mL(1mol/L)NaOH。 97、下列各组混合溶液哪种不具有PH缓冲能力(D)。 A、20mL(1mol/L)HAc+10mL(1mol/L)NaOH; B、20mL(0.1mol/L)HAc+10mL(0.1mol/L)NaOH; C、20mL(0.1mol/L)HAc+10mL(0.1mol/L)NaAc; D、20mL(1mol/L)H2SO4+10mL(1mol/L)NaOH。
第 47 页 共 65 页
98、从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时,正确的是(C)。 A、电对电位高的还原态物质或离子能还原电对电位低的氧化态离子; B、电对的电位越低,其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
C、电对电位高的氧化态离子或单质能氧化电对电位低的还原态物质或离子。 99、已知
??I2/2I??0.54V, ??Cl2/2Cl??1.36V , ??Br2/2Br??1.09V,若将氯水加到含有Br-
和I-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
A、首先析出I2;B、首先逸出氯气;C、首先析出Br2 100、根据电对电位数值,指出下列说法何种是正确的(A)。 已知:(
??F2/2F??2.87V,
??Cl2/2Cl??1.36V,
??Br2/2Br??1.09V,
??I2/2I??0.54V,
??Fe3?/Fe2??0.77V)
A、只有I-离子能被Fe3+氧化; B、只有Br-和I-离子能被Fe3+氧化; C、除F-离子外都能被Fe3+氧化。
101、原子吸收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主要是为了消除了(D)干扰。 A、分子吸收;B、背景吸收;C、光散射;D、基体效应
16、在ZnCl2溶液中加入少量NH32H2O,产生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H32H2O,至沉淀溶解,加入络黑T(EBT)溶液呈红色,再加EDTA(Y)溶液,则溶液由红变蓝,由此可知(A)。
A、lgKZn(NH3)< lgKZn(EBT)< lgKZnY ;
B、lgKZn(NH3)> lgKZn(EBT)> lgKZnY ; C、lgKZn(EBT)< lgKZn(NH3)< lgKZnY ;
102、在100克25℃溶液中含有26.5克氯化钠就达到饱和状态,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约为(A)。
A、36; B、0.36; C、26.5
103、在100克25℃溶液中含有22.5克硫酸氢钠就达到饱和状态,硫酸氢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约为(A)。 A、29; B、0.29; C、22.5
104、在100克25℃溶液中含有48克硝酸钠就达到饱和状态,硝酸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约为(A)。
A、92; B、0.92; C、48
105、在100克25℃溶液中含有46克亚硝酸钠就达到饱和状态,亚硝酸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约为(A)。
第 48 页 共 6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