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重点与习题

第五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酶催化的特异性,酶的作用原理,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2、理解酶的化学本质,组成,概念,分类及同工酶的概念。 3、了解酶的命名,酶活力的测定,酶的制备和应用。

重点:

1、酶催化的特性,酶的作用机制。

2、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难点:

1、酶的作用机制,中间产物学说,诱导契合学说。 2、底物浓度及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总结:

在本章中,首先介绍了酶的一般概念,理解酶的概念,理解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点,特别应理解酶作为特殊的催化剂——生物催化剂,所具有的几个特点。

对于酶的命名,一般了解即可,了解酶有习惯命名与系统命名。酶的分类,则应明确分类的依据,据此,可将酶分为六大类,应明确每一大类中,酶催化反应的类型及实例。

在酶的化学本质这一节里,应理解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掌握结合酶的组成,及各个组成在催化反应中所起的作用。还应掌握许多基本概念:辅酶、辅基、全酶、酶蛋白等。理解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等概念。

在介绍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一节时,介绍了一些概念。应理解同工酶、酶原及酶原的激活等的概念,掌握什么叫酶的活性部位、什么叫酶的必需基团。掌握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在酶作用的专一性这一节中,应掌握酶作用专一性的概念, 酶作用专一性的几种类型。

酶的作用机制,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应掌握酶的催化作用与分子活化能的关系,如何用中间产物学说解释之。掌握解释酶作用机制的几种学说:锁钥学说及诱导契合学说的要点,了解其不足之处。了解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几点因素。

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这一节中,应理解酶促反应速度的测量,理解为何要测酶促反应的初速度。理解酶浓度、pH 、温度、激活剂等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掌握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掌握米氏方程式,米氏常数的意义及测定方法,掌握抑制作用类型及特点等。

对酶活力的概念、酶活力的测定及测定时应注意的问题、酶的活力单位等要有所了解。 应了解什么是核酶、什么是抗体酶,理解什么是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酶的制备、酶的应用作一般了解即可。

习题: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异同点

2、为什么说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3、区别: 酶蛋白和全酶 酶蛋白和酶的辅因子 (各起何作用) 4、活性部位

5、何谓酶分子的必需基团? 有哪些类型?其作用如何? 6、何谓酶原?其是怎样被激活的?有何生理意义? 7、什么是同工酶?同工酶的生物学意义。

5

8、何谓酶的专一性?有哪几类?各举一例说明。

9、中间产物学说要点 诱导契合学说要点 它们各是解释什么问题的? 10、酶促反应的初速度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要测定初速度?

11、假如反应体系中存在着下列各种情况,求其速度v相当于理论最大速度Vmax的百分数。

⑴S=Km ⑵S=(1/2)Km ⑶S=2Km ⑷S=(1/10)Km ⑸S=10Km

12、酶促反应的初速度:(a)、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b)、与酶浓度成正比 (c)、在中性pH时最大

(d)、当底物浓度与Km相等时最大 (e)、与温度无关。 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3、米氏方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Km的意义何在?如何测定? 14、区别:v0与Vmax 15、判断下列概念的正误: ⑴、一般酶和其底物大小差不多 ⑵、酶分类的依据是其催化的反应类型 ⑶、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

⑷、如果有一个合适的酶存在,达到化学反应能阈所需的活化能就减少 ⑸、在酶已饱和的情况下,底物浓度的增加能使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增加 ⑹、当 ES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