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1)出示4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回家。教师谈话激趣。 (2)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5、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1题。 6、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12题。

(1)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仔细观察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汇报,教师板书列式。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

【教学内容】 P23 例3,P24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及到有关“平均分”的游戏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同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1):

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2、解决问题

(1)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 (2)怎样解决?

因为是平均分,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是求每份是几,用除法计算。 3、列式计算 15÷3=5(只)

4、检验:解答正确吗?

每盒5只,3盒就是15只,对啦!(可画图) 5、答题。

17

6、同法指导例3(2)。

7、比较例3中的两道题,你能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第1题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第2题是求15里有几个5。两题都用除法计算。

8、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

四、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1题。

(1)让学生明白每题的意思,属于哪种情况。 (2)按程序解答。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24第4题。 五、总结

六、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P24第3题。

第十一课时: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P24 练习五第5-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掌握用除、乘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情感与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会用乘、除法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在课间喜欢玩些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是平均分的。 二、例题。

1、出示例题1:二(2)学生课间有4组同学进行跳绳游戏,每组3人,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跳绳游戏?

2、学生解答。

3、出示例题2:二(2)学生课间有12个同学参加跳绳游戏,平均分成了4组开展游戏,每组有多少人?

5、学生解答。

6、比较两题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24 练习五第5题。

18

2、教材P25 练习五第6题。 3、教材P25 练习五第7、9题。 四、总结。

五、课堂练习:教材P25 练习五第8题。

第十二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26页-2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完成第26页第2题。

二、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 (1)除法的含义。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1)课本第26页第1题,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可举例。

(2)写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以第1题中出现的算式为例进行。 3、比赛:看谁算得快 完成第27页第1题。

4、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27页第2题。 (2)完成第27页第3题。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完成第27页第4题。

19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法:

观察、讨论法。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或剪纸(如窗花),也可用电脑上网收集各种各样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实物图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小结:你瞧,这个游乐场可好玩了,高高的上空有缆车、摩天轮,下面还有小火车、滑滑梯、飞机,孩子们在这里玩得可高兴了,他们还在这儿放风筝呢,这里不仅好玩,还藏着好多数学知识,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样的游乐场里学习数学知识。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