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精制单元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Q/SH3190 665—2003

12.20.1.1 重沸器供热所需蒸汽压力波动或流量波动。 12.20.1.2 凝结水流程不畅或凝结水罐液面控制不好。 12.20.1.3 富液进塔温度变化大。

12.20.1.4 富液进料流量频繁波动,时大时小。

12.20.1.5 PIC7603、PIC7604控制阀失灵造成塔内温度变化。 12.20.2 调节方法:

12.20.2.1 平稳操作,注意联系污水汽提岗位平稳供凝结水。

12.20.2.2 打通凝结水流程,保持凝结水罐一定液位,保证重沸器蒸汽入口与凝结水出口压差在0.08~0.15MPa之间。

12.20.2.3 调节富液进料温度至正常值。

12.20.2.4 平稳操作使进塔富液流量稳定。

12.20.2.5 PIC7603、PIC7604改副线控制,并联系仪表修复控制阀。 12.21 干气质量控制

12.21.1 影响因素:

12.21.1.1 溶剂再生质量不好。

12.21.1.2 原料量大、不稳、原料中硫化氢含量高。 12.21.1.3 溶剂浓度低。 12.21.1.4 溶剂循环量小。

12.21.1.5 溶剂发泡严重,出现液态烃带液现象。 12.21.1.6 贫液冷后温度太高。

12.21.2 调节方法:

12.21.2.1 控制好再生操作,提高贫液质量。

12.21.2.2 联系一联合装置催化单元平稳操作,适当加大溶剂循环量,提高预碱洗碱液浓度及碱液循环量。

12.21.2.3 补充新鲜溶剂,提高溶剂浓度和循环量。 12.21.2.4 降低贫液温度至工艺指标范围内。 12.22 液态烃脱后硫化氢质量控制

12.22.1 影响因素:

12.22.1.1 原料量大、不稳,原料中硫化氢含量高。 12.22.1.2 12.22.1.3 12.22.1.4 12.22.1.5

溶剂浓度低。

溶剂再生质量不好。 溶剂循环量小。

溶剂发泡严重,出现液态烃带液现象。

12.22.1.6 贫液冷后温度太高。 12.22.2 调节方法:

12.22.2.1 联系调度、1#催化搞好平稳操作,确保来量相对稳定。 12.22.2.2 根据原料性质和处理量,确保合适的溶剂循环量。

12.22.2.3 定期补充新鲜溶剂,确保高效脱硫剂浓度在200~300g/l。

12.22.2.4 搞好溶剂再生质量,确保贫液中H2S小于3g/l。

12.22.2.5 保持溶剂清洁,防止溶剂发泡。如开好溶剂过滤器、溶剂建立外循环。 12.22.2.6 调节E604的循环水量,确保贫液冷后温度在35~45℃范围内。 12.23 液态烃脱硫醇质量控制

12.23.1 影响因素:

12.23.1.1 原料量大、不稳,超过单元设计处理能力。

22

Q/SH3190 665—2003

12.23.1.2 原料中硫醇含量高,且中性硫(如COS、乙醚等)含量高。 12.23.1.3 碱液再生质量不好。 12.23.1.4 碱液浓度低。 12.23.1.5 碱液循环量小。

12.23.1.6 碱液使用周期长,硫醇钠含量高。

12.23.1.7 碱液乳化严重,出现液态烃带碱现象。 12.23.1.8 碱液冷后温度太高。 12.23.2 调节方法:

12.23.2.1 联系调度、1#催化搞好平稳操作,确保来量相对稳定。 12.23.2.2 根据原料性质和处理量,确保合适的碱液循环量。 12.23.2.3 搞好碱液再生,确保碱液质量。

12.23.2.4 搞好脱硫醇碱液的配制,确保碱液和催化剂浓度。 12.23.2.5 定期更换部分预碱洗和抽提碱液,确保碱液质量。

12.23.2.6 调节E607的循环水量,确保碱液冷后温度在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