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精制单元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Q/SH3190 665—2003

12.8.1.4 操作条件控制不好,造成溶剂降解,如操作温度、压力控制不当、溶剂循环量或处理量过大,也很容易引起溶剂发泡,造成带液。 12.8.1.5 新鲜溶剂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12.8.2 处理方法:

12.8.2.1 投用好溶剂过滤器,必要时应对溶剂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或吹扫,确保溶剂过滤效果。 12.8.2.2 建立溶剂外循环。即从系统退出部分溶剂,放置在V618/1.2中进行沉降分离,脱除其中的机械杂质,同时向系统补充V618/1.2中贮存的溶剂。当退出的溶剂达到沉降目的后,又从系统退出部分溶剂,放置在V618/1.2中进行沉降分离,同时向系统补充V618/1.2中沉降后的溶剂。如此反复进行以上操作,即为溶剂外循环。

12.8.2.3 合理控制溶剂循环量大小。根据处理量的大小及产品质量情况,将溶剂循环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这样既可以减少溶剂发泡的可能性,又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12.8.2.4 干气分液罐(V602)应及时脱油,防止将油带到溶剂系统中去。 12.8.2.5 平稳操作,控制好各点的温度、压力。

12.8.2.6 加强对溶剂发泡高度及消泡时间的监控,及时了解溶剂的发泡程度,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溶剂再生及溶剂抽提系统正常运行。

12.8.2.7 溶剂系统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新鲜溶剂或消泡剂。

12.8.2.8 搞好溶剂闪蒸罐(V605)的操作。溶剂闪蒸的目的是将溶剂在抽提过程中吸收的部分烃类物质蒸发出来,可以防止溶剂发泡及溶剂再生塔冲塔。 12.8.2.9 加强对新鲜溶剂的监测和分析,严把质量关。 12.9 T603冲塔

12.9.1 现象:

12.9.1.1 T603的液面时空时满,很不稳定,且变化速度很快。 12.9.1.2 T603底部温度上升。 12.9.1.3 T603的压力波动很大。

12.9.1.4 V606的液面迅速上升,酸性气带液,严重时V620的液面也明显上升。 12.9.2 处理方法:

12.9.2.1 提高溶剂质量,减少溶剂发泡的程度,如12.8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2.9.2.2 降低溶剂循环量,从而减少溶剂再生量。 12.9.2.3 减少入E602的蒸汽量,降低塔底操作温度。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根据T603的液面调节入塔的溶剂量。 适当降低溶剂入塔的温度 提高T603顶冷回流量。

加强酸性气分液罐(V620)脱液。

12.10 T603液面不稳 12.10.1 原因:

12.10.1.1 操作不当,进塔603的溶剂量与出塔603的溶剂量不均等。即:

FIC7607≠FIC7607+FIC7604+FIC7605

12.10.1.2 酸性气带液,造成回流量<酸性气的冷凝液,V606液面上涨,T603液面下降;反之,酸性气抽出量突然减小,造成回流量>酸性气的冷凝液,V606液面下降,T603液面上涨。 12.10.1.3 溶剂发泡严重,造成T603冲塔,塔液面会大幅度波动。

12.10.1.4 T601或T602/1.2溶剂循环量进行调整时,对其它相关参数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或调整不当,如进T603的富液量。

12.10.1.5 塔底供热不稳,造成冲塔等。

12.10.1.6 塔的操作压力控制不稳,造成酸性气带液。

18

Q/SH3190 665—2003

12.10.1.7 P601上量不稳定,造成出T603的贫液量发生变化,引起液面变化。 12.10.1.8 T603塔盘结垢,塔盘上的液体下不来。 12.10.2 处理方法:

12.10.2.1 通过计算调节好T603进出量平稳。

12.10.2.2 平稳操作,控制好酸性气的抽出量及V606液面。 12.10.2.3 投用好溶剂过滤器、系统加消泡剂。 12.10.2.4 根据溶剂循环时进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