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H3190 665—2003
新鲜的或再生以后的脱硫剂溶液。 3.10 富液
吸收了原料中H2S、CO2等酸性组份后的脱硫剂溶液。 3.11 酸性气
溶剂再生塔顶出来的气体,主要是由H2S、CO2等气体组成,由于它的湿气体呈酸性,故称酸性气。 3.12 酸性气负荷
每摩尔的脱硫剂溶液所吸收酸性气(H2S和CO2)的摩尔数。 3.13 饱和蒸气压
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蒸气呈平衡状态时,由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该液体在这一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
3.14 硫醇
硫醇是醇中的氧原子被硫原子取代后的含硫有机化合物,通常写为RSH,分子中含碳原子数较少的是气体,含碳原子数较多的是液体,多存在于轻质石油馏分中。硫醇有极其难闻的气味,空气中含有0.01mg/m3的硫醇就能闻到臭味。硫醇的化学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a) 弱酸性能与碱反应,如:
RSH+NaOH -→ RSNa+H2O (1)
b) 能直接与某些金属反应放出氢气。如与铁反应生成硫醇铁,从而对设备产生腐蚀: RSH+Fe -→(RS)2Fe+H2↑ (2) c) 硫醇是一种氧化引发剂,能加速油品中胶质的形成。 3.15 腐蚀
是一种检测油品腐蚀性的试验方法:把一块一定规格的铜片磨光洁,用溶剂油洗涤晾干后,浸入试验油品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取出铜片,根据其颜色变化,来定性检查油中是否有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或游离硫。 3.16 博仕试验
是一种定性测试油品中是否含有硫醇的方法。
试验原理:根据铅酸钠能与硫醇生成铅的有机硫化物,再与元素硫反应生成黑色的PbS的原理,?可定性地检查出油品中硫醇的存在。测试范围:硫醇≥10PPm。 3.17 反应
是一种定性检测油品中有无水溶性酸碱的试验。
3.18 总硫
油品中无机硫(元素S、H2S)与有机硫 (如RSH、RSR、二硫化物硫酸酯等硫化物)的总含量。 3.19 硫醇脱除率
脱除的硫醇与原料中硫醇含量之比,用下式计算: 原料中的硫醇含量-精制油(烃)中硫醇含量
硫醇脱除率=────────────────------─- (3)
原料中硫醇含量 3.20 脱硫醇尾气
指液态烃脱硫醇、汽油脱硫醇碱再生过程中所排放的含有N2、O2、烃、RSSR等气体的混合物。
4 符号和缩略语 4.1 产品精制单元
即干气脱硫化氢、液态烃脱硫、汽油脱臭等三套单元的简称。 4.2 液态烃或液化气或烃
2
Q/SH3190 665—2003
即液化石油气的简称。 4.3 干气
是1催化干气和不凝气、焦化富气、火炬压缩气等的简称。 4.4 烃碱
即液态烃脱硫醇用的含催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含7~15%的氢氧化钠和100~200PPm的聚酞氰钴。
4.5 汽碱
即汽油脱硫醇用的含催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含7~15%的氢氧化钠和100~200PPm的聚酞氰钴。
4.6 预碱洗碱
脱除脱H2S后液态烃中残留的H2S及部分硫醇,不含催化剂的氢氧化钠溶液。 4.7 新鲜碱
即由化工库供应的浓度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 4.8 溶剂
即单乙醇胺或N-甲基二乙醇胺。 4.9 碱渣
使用过的或废的氢氧化钠溶液。 4.10 尾气
即从1催化无碱脱臭系统、本单元液态烃脱硫醇和汽油脱臭系统碱再生过程中所排放的含有N2、O2、烃、RSSR等气体的混合物的简称。
5 工艺原理概述
5.1 液态烃、干气脱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