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用水由付井底东码钻孔水提供,并用闸门控制水量。1999年7月为缓解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对生产用水系统进行调整,一部分生产用水使用107大巷溢流水,不足的用付井底东码钻孔水补充。2000年7月在中车场安装中车场泵房,泵房有5DA-8*9型水泵两台,水源为猴车道涌水,并对生产用水系统再次调整,生产用水全部使用中车场泵房排水,并将井底东码钻孔处供生产用水的闸门关闭,将生产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开。
八、井下排水
四矿由于原是水采矿井,加之涌水量较多,所以排水系统复杂,泵房多,管路多,设备型号多。
矿井涌水主要来自-30、-80水平钻孔、猴车道涌水、主付井井筒及-240水平红五断层水、生产用水等,正常涌水量在300m3/h左右,2000年10月,张荒矿停办后,连同周边小井涌水,我矿目前正常涌水量在480m3/h左右。
井下共有主排水泵房三个,分别是副井底清水泵房、-250清水泵房、-250新泵房、北井底清水泵房。采区主要水泵房一个:西翼四采区泵房。共有排水管路7趟,其中直接排水至地面管路6趟。
1、副井底清水泵房
现有主、付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水960m3,付水仓容水在690m3左右,主排水泵三台,型号200D43*9,排水能力288m3/h,排高387m,排水管两趟,分别是清水六路及七路,管径Φ250mm。直接排地面水池,该泵房担负-51水平排水任务。
2、-250清水泵房
该泵房原为水采工作面压力水供应泵房,1998年8月水采下马后,改为直接排水至地面,有主付水仓各一个。主水仓容水800余m3,付水仓容水600余m3。主排水泵三台,型号为MD280-65*10排量288m3/h,排高 650米,排水管路两趟,分别是安全一路,Φ250mm ;
13
安全二路,在井下部分是Φ200mm,井筒部分是Φ250mm,两趟管路总长均为2200余米。
该泵房承担包括猴车道涌水及二水平生产用水乏水等大部分的矿井排水任务,因硐室动压变形,水仓容积减小,水泵基础底鼓等影响,先后于1989年、1995年、1999年三次泵房受淹,为此,在泵房外围于1995年7月恢复两台抢险泵,泵型号为MD280-43*7,共用一趟Φ300mm排水管,排至-51水平,以此缓解汛期二水平泵房排水压力。
3、北井底清水泵房
原为北风井底泵房,排水泵共两台,管路一趟,Φ100mm,排往二水平经水沟汇流至-240西翼采区泵房。为节约能源,于1997年度将泵房管路改至直排地面,还可供当地百姓农灌使用。
4、-250新泵房
为改善-250清水泵房硐室群严重变形带来的排水压力,减轻-250清水泵房排水负担过重现状,经集团公司、矿等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新泵房于1998年投建,硐室工程于1999年10月完工,2000年度开始筹建机电工程,设计为五泵三管,截至目前泵房构成三泵两管排水状况(排水管路为旧管路且新老泵房共用),投入运行后,缓解了-250水平排水压力。水泵型号MD280-65*10,排水量288m3/h,排高650米,直接排水至地面。
5、-240西翼采区泵房
担负西翼采区排水任务。水泵三台200D43*3型,排量288m3/h管路一趟,Φ200mm,排水至-250泵房,属阶段性排水,有主、副水仓各一个,共存水1600m3左右。
1、地面供电
1)、变电站39#盘带赵荒一路风机,20#盘带赵荒二路风机,15#盘带红旗岭一路风机,32#盘带红旗岭二路风机,03#盘带北井一路,
14
18#盘带北井二路。
以上所述各线路除北井外均由35mm2的铝导线经架空线向各点供电,北井一、二回路因增加2台2×500KW抽风机负荷于2003年9月架空线更换为150mm2的铝导线,架空线归供电处维修、保养。
2)、地面工业广场:由地面变电所两台320千伏安变压器变压为380伏电压,供办公楼、现场照明、辅助生产车间、锅炉房、主付井控制电源、食堂等用电。
3)、地面高压泵房经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