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区要注重治理,对化肥使用过多的地区应增施有机肥,提高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切实保护区域内大量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都市圈和胶济铁路沿线城镇群向健康、和谐和富有竞争力的模式发展。 (三)潍中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

该区位于潍中平原东南部,包括高密市、诸城市、安丘市、昌邑市和昌乐县五县市的34个乡镇和街道,总面积达5266.01平方公里。区域内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捷,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该区是城镇重点分布区,包括高密、诸城和安丘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机械、纺织、橡胶、医药和食品等。土地利用的特点是农用地比例高、利用率高,潍坊市大部分基本农田分布在该区,是粮棉的主要产区。但是,农业经济产出效益相对较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低,农村居民点所占比例大,是重要的土地整理区域;未利用地资源缺乏,主要以整理耕地为主;重要的水源地峡山水库位于该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地。

该区的土地利用方向是:加强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与质量,发展适合本区特色的农业,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相应地发展饲养业、淡水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链;科学安排建设用地布局,合理安排工矿用地,重点保证主要城镇的发展,保障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加强农村居民点和废弃工矿用地的整理,鼓励新农村建设;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改良砂姜黑土;充分利用地势平坦及农用地较多的优势,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搞好沟、路、渠绿化,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网和成片林的建设,重点保护峡山水库水源地。 三、潍南山丘区

潍南山丘区位于潍坊市东南与西南部,其中东南部包括诸城市的2个乡镇,北抵诸城盆地南缘,为鲁东丘陵的一部分;西南部包括临朐、青州、昌乐、安丘四县市的19个乡镇。该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区域内主要分布有棕壤、褐土、潮土等土壤类型,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区气候温和,土地资源多样,为农、林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等原因,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以矿产、建材等行业为主。

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生态功能、地域特色和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和状况,将该区分为:潍南森林保护与生态涵养区、潍南生态农业发展区和潍南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区三个二级区。

(一)潍南森林保护与生态涵养区

该区包括青州、安丘、临朐三县市的13个乡镇和街道,总面积达2748.62平方公里。该区地势较高,山峦起伏,地貌类型多样,海拔1032米的沂山玉皇顶位于此区,是弥河、汶河、沂河、沭河的发源地。生物多样性较高,具有广阔的综合开发前景。本区的土地利用特点是林业用地比例高,建设用地比例较低,森林覆盖率高,是

重要的林果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建材及冶金辅助矿产开发区;同时是部分大中型水库的源头区、主要森林的分布区和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是全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该区的土地利用方向是:应以林、果生产为重点,营造防护林、经济林和用材林;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开发前提,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科学开发本地区的旅游资源,重点开发临朐山旺地质公园、临朐沂山森林公园、青州仰天山森林公园等;合理开发未利用地,本区属水土流失易发区,要注重森林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二)潍南生态农业发展区

本区包括临朐、昌乐和青州三县市的6个乡镇和街道,总面积达909.23平方公里,位于潍南丘陵与平原过渡地区,地形起伏大,是地质灾害易发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农林业发达。本区的土地利用特点是: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低,建设用地布局不合理,交通不发达,工矿用地粗放利用,土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

该区的土地利用方向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林木、蔬菜、畜牧业,抓好特色农业及生态农业,建立以林(草)、粮、油、畜、烟、丝、药、渔、工等多层次立体网络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以畜牧业为突破口,改良和充分利用山林隙地的草资源及农作物副产品,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耕地保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