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车油耗技术发展和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第一节欲速不达:油耗升级施压,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掣肘一、油耗红线收紧,车企达标困难

2016年迈入“史上最严”油耗限值阶段,年降幅从0.2L/百公里向0.5L/百公里收紧。回顾我国油耗标准的制定,2005-2015十年共经历了3个阶段油耗限值,标准设定也从对单车油耗限制向车企平均油耗限制转变,但与国际油耗水平仍然相差甚远。2015年之前,我国对油耗年降幅控制在0.2L/百公里,相当于给车企一个调整缓冲期。2016年我国正式迈入第四阶段“史上最严”油耗限值阶段,要求从2016年到2020年,所有车企生产的乘用车平均油耗必须降到5L/百公里,年降幅也从0.2L/百公里提高到0.5L/百公里,车企承压巨大。

表格1:我国第三、第四阶段油耗限值标准

资料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从公开通报不达标车企到停产高油耗车型,油耗“生死劫”考验严峻。为督促企业达标,2014年10月工信部《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对于不达标企业,除了进行公开通报外,将停止对企业新车型的申报,不予办理跨类生产乘用车等的投资项目等。而2016年9月工信部《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又增加规定,油耗不达标企业暂停高油耗车型的销售。据此,各大车企若在降油耗技术、研发、资金等方面没有准备,将很难跨越这次“生死劫”。

图表1:《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处罚规定

资料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行业与企业双线目标值失衡,达行业目标值标困难。从乘用车油耗限制实际考核来看,考虑各车企车型结构的差异,国家形成了对行业目标值和车企目标值的双线标准,我们将车企目标值称为红线,是企业油耗的底线,称行业目标值为白线,2016年之前是政府鼓励但不强制要求企业达到的,但第四阶段油耗限值实施后,行业目标值也逐渐从“加分题”向“必做题”转变。而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2015年间,车企目标值与行业目标值关系处于失衡状态,车企平均目标值普遍比行业目标值高0.5L左右。70%的车企在不断提升发动机和整车技术后能完成红线目标,但从2013年开始就再没有达到行业目标值,即使是15年在油耗实际下降2.5%的情况下,仍然超出行业目标值6.9L/百公里,高0.5L/百公里。

表格2:2012-2015 年乘用车油耗达标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进口车不达标率高,但对市场影响不大。从企业微观层面来看,2014-2015 年国产企业达标率在70%以上,进口企业达标率约为65%。虽然进口企业达标率低于国产企业6-7个百分点,但考虑到进口车在我国乘用车市场占比仅为4.5%,对行业整体油耗影响不大。

自主国有和自主民营企业承压巨大。从国产车企细分的三个领域来看,合资、国有、民营品牌在销量市场上三分天下,而从企业达标数量上看,三类企业的达标率在2014年都有飞跃式的进步。单看合资品牌,企业不达标率从43.48%一下降到了19.23%。因为近年在我国合资品牌中,美系、德系、日系车型占主导地位,

其中德系油耗最低,而日系受益于强大的混动技术,油耗达标情况同样良好。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国有和民营企业油耗压力较大,不达标率分别为21.74%和 29.17%,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在15年主推高油耗的SUV款,而民营企业在节油技术上与其他企业依然有较大差距。

表格3:2014、2015 我国车企油耗达标情况

资料来源:工信部,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格4:2012-2015 年各类车企不达标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二、自主品牌SUV向上突破,达标难上加难

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微增,SUV增幅巨大,2016年行业油耗达标不易。从整个乘用车市场来看,SUV市场占比37.47%,同比增速达41%,显著高于轿车和MPV。聚焦油耗相对高的自主品牌,SUV更是占据半壁江ft,16年共销售自主品牌乘用车1053万辆,SUV527万辆,市场份额达50%。SUV因为庞大的体积和过大的自重,油耗也显著高于轿车和MPV,所以从其市占率的提升来看或对行业油耗增加压力。虽然新能源汽车对油耗改善有显著作用,但2016年共销售新能源乘用车32万辆,占整个乘用车市场1.8%,仅比上年高出0.5个百分点,因此新能源乘用车对16年整个市场油耗的改善影响力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表格5:2016 年自主品牌销量结构

资料来源:乘联会,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

表格6:2016 年乘用车销量结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