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练习题集

习题一

一、 名词解释

误差:精密度:准确度:真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算术平均值:极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偏差:绝对偏差:平均偏差:变异系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置信水平:置信区间:有效数字:中位数:置信度:空白试验: 二、

填空题

1、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物质中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0.5982,0.6000,0.6046,0.5986,0.6024。则平均值为_________;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为____________;相对误差为__________;中位数为__________;平均偏差为__________;相对平均偏差__________。

2、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各应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213.64+4.402+0.3244_______位;(2)0.1000×(25.00-1.52)×246.47/1.000×1000_______位;(3)pH﹦0.03,求H+浓度_______位。

3、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随机)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__________;(2)分析用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__________;(3)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__________;(4)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__________。

4、有效数字是指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加一位________数字组成。 5、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符合程度。 6、用计算器计算 的结果为________。

7、某一试样分析的结果为12.50%,如果产品标准的技术指标为≤12.50%,如果要求以全数值比较法报出结果,应表示为:________产品应判为________。 8、偶然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根据上述规律,为减少偶然误差,应________。 9、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 ________ 。

10、相关分析是研究________之间的关系,回归分析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关系。

11、可疑值的检验方法常用 法、________法、________法、________法。 12、显著性检验最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法。

13、t检验法是检验与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的。 14、F检验法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________以确定它们________的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5、检验并消除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6、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 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 ) A、0.03% B、0.00% C、0.06% D、-0.06%

1

7、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少分析中偶然误差的是( )

A、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B、进行对照试验 C、进行空白试验 D、进行仪器的校正

8、测定某铁矿石中硫的含量,称取0.2952g,下列分析结果合理的是( ) A、32% B、32.4% C、32.42% D、32.420%

9、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 ( )

A、甲>丙>乙 B、甲>乙>丙 C、 乙>甲>丙 D、丙>甲>乙

10、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22.38、22.36、22.40、22.48,用Q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已知:n=5时,Q0.90 =0.64) A、 22.38 B、 22.40 C、 22.48 D、 22.39

11、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0.30% 为( )

A、 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12、测定某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得以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 79.62%、79.38%其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 ) A、0.09% B、0.11% C、0.90% D、0.06%

13、用25mL移液管移出溶液的准确体积应记录为( ) 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14、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为0.5624的是:( ) (1)0.56235(2)0.562349 (3)0.56245 (4)0.562451 A、1,2 B、3,4 C、1,3 D、2,4 1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H+]=0.0003mol/L B、pH=8.89 C、c(HCl)=0.1001mol/L D、4000mg/L

16、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的pKa值为12.35,其Ka值应表示为( ) A、4.5×1013 B、4.5×10-13 C、4.46×1013 D、4.46×10-13

17、在某离子鉴定时,怀疑所用蒸馏水含有待检离子,此时应( ) A、另选鉴定方法 B、进行对照试验 C、改变溶液酸度 D、进行空白试验 18、在进行某离子鉴定时未得肯定结果,如怀疑试剂已变质,应进行( ) A、重复实验 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灵敏性试验 19、能更好的说明测定数据分散程度的是( )

A、标准偏差 B、相对偏差 C、平均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2

20、测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偶然误差的是( ) A、砝码未经校正 B、试样在称量时吸湿

C、几次读取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D、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略偏高 21、计算式(30.582—7.43)+(1.6—0.54)+2.4963中,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是( )

A、30.582 B、7.43 C、1.6 D、0.54

22、若一组数据中最小测定值为可疑时,用Q检验法的公式为( ) A、d/R B、S/R C、(Xn-Xn-1)/R D、(X2-X1)/(Xn-X1) 23、 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A、愈小愈好 B、等于0 C、没有要求 D、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4、 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 )

A、数据的分散程度 B、数据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C、数据的大小 D、数据的集中程度

25、 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 ( ) A、<0.1% B、>0.1% C、<1% D、>1% 26、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 ( ) A、精密数字 B、准确数字 C、可靠数字 D、有效数字 27、1.34×10-3%有效数字是( )位。 A、6 B、5 C、3 D、8

28、pH=5.26中的有效数字是( )位。 A、0 B、2 C、3 D、4

29、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

甲组:0.19%,0.19%,0.20%, 0.21%, 0.21% 乙组:0.18%,0.20%,0.20%, 0.21%, 0.22%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乙组比甲组高 D、无法判别 30、试液取样量为1~10mL的分析方法称为 ( ) A、微量分析 B、常量分析 C、半微量分析 D、超微量分析 3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 C、系统误差呈现正态分布 D、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32、欲测定水泥熟料中的SO3含量,由4人分别测定。试样称取2.164g,四份报告如下,哪一份是合理的( )

A、2.163% B、2.1634% C、2.16% D、2.2%

3

33、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 )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平行试验 D、预试验

3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时,至少要取 ( )

A、0.1g B、0.05g C、 0.2g D、0.5g

35、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属于系统误差( )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 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 砝码未经校正

36、滴定分析中,若试剂含少量待测组分,可用于消除误差的方法是( ) A、仪器校正 B、空白试验 C、对照分析 D、方法校正

37、一个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不好,但精密度好,可能存在( ) A、操作失误 B、记录有差错 C、使用试剂不纯 D、随机误差大

38、某产品杂质含量标准规定不应大于0.033,分析4次得到如下结果:0.034、0.033、0.036、0.035,则该产品为( ) A、合格产品 B、不合格产品 C、无法判断

39、NaHCO3纯度的技术指标为≥99.0%,下列测定结果哪个不符合标准要求? ( )

A、99.05% B、99.01% C、98.94% D、99.03%

40、某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5010 mol/L-1,它的有效数字是( ) A、5位 B、4位 C、3位 D、2位

41、测定某试样,五次结果的平均值为32.30%,S=0.13%,置信度为95%时(t=2.78),置信区间报告如下,其中合理的是哪个 ( )

A、(32.30±0.16)% B、(32.30±0.162)% C、(32.30±0.1616)% D、(32.30±0.21)% 4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 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定的 C、在正态分布条件下,σ值越小,峰形越矮胖 D、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43、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精密度高则没有随机误差 B、精密度高测准确度一定高

4

C、精密度高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好 D、存在系统误差则精密度一定不高 44、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

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

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在内的可靠范围 C、总体平均值与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相等的几率 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45、系统误差的性质是( )

A、 随机产生 B、具有单向性 C、 呈正态分布 D、 难以测定

46、当置信度为0.95时,测得Al2O3的μ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 ( )

A、 在所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 B、 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入此区间内 C、 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 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0.95

47. 衡量样本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时,应采用 ( )

A、 标准偏差 B、 相对标准偏差 C、 极差 D、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48.当煤中水份含量在5%至10%之间时,规定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绝对偏差不大于0.3%,对某一煤试样进行3次平行测定,其结果分别为7.17%、7.31%及7.72%,应弃去的是( )

A、 7.72% B、 7.17% C、 7.72%、7.31% D、 7.31% 49、表示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叫做( ) A、绝对误差 B、绝对偏差 C、极差 D、平均偏差

50、当测定次数趋于无限大时,测定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为 ( )

A、 B、 C、 D、

51、关于偏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平均偏差都是正值 B、相对偏差都是正值

C、标准偏差有与测定值相同的单位D、平均偏差有与测定值相同的单位 52、对同一盐酸溶液进行标定,甲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乙为0.4%、丙为0.8%。( )对其实验结果的评论是错误的。 A、甲的精密度最高 B、甲的准确度最高 C、丙的精密度最低 D、不能判断

5

53、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叫做( ) A、空白实验 B、 对照实验 C、 回收实验 D、校正实验

54、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达到0.1%,使用常量滴定管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 )

A、5~10mL B、10~15mL C、20~30mL D、15~20mL 四、 多项选择题

1、测定黄铁矿中硫的含量,称取样品0.2853g,下列分析结果不合理的是( ) A、32% B、32.4% C、32.41% D、 32.410% 2、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A、制订测定计划 B、分析方法的确定 C、仪器的调试 D、分析结果评价 3、系统误差包括( )

A、方法误差 B、环境温度变化 C、操作失误 D、试剂误差 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 )

A、减小称量误差 B、对照试验 C、空白试验 D、提高仪器精度 5、准确度和精密度关系为( )

A、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不一定高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D、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6、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系统误差(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所用试剂不纯 D、砝码未经校正 E、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均偏差常用来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B、偏差是以真值为标准与测定值进行比较

C、平均偏差表示精度的缺点是缩小了大误差的影响 D、平均偏差表示精度的优点是比较简单 8、下列数据含有两位有效数字的是( )

A、 0.0330 B、 8.7×10-5 C、 pKa=4.74 D、 pH=10.00 9、下列情况将对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有( )

A、 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使用的基准物Na2CO3中含有少量NaHCO3 B、 用差减法称量试样时,第一次读数时使用了磨损的砝码

6

C、 加热使基准物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马上进行标定

D、 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时事先未用待移取溶液润洗移液管 10、在下述情况下,何种情况对测定(或标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 A、 以 HCl 标准溶液滴定某碱样。所用滴定管因未洗净,滴定时管内壁挂有液滴。

B、 以 K2Cr2O7 为基准物,用碘量法标定 Na2S2O3 溶液的浓度时,滴定速度过快,并过早读出滴定管读数

C、 用于标定标准浓度的基准物,在称量时吸潮了。(标定时用直接法滴定。) D、 以 EDTA 标准溶液滴定钙镁含量时,滴定速度过快。 11、 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D、 某人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 12、随机变量的两个重要的数字特征是( ) A、 偏差 B、 均值 C、方差 D、 误差 13、显著性检验的最主要方法应当包括( ) A、 t检验法 B、 狄克松(Dixon)检验法 C、 格鲁布斯(CruBBs)检验法 D、 F检验法 14、分析中做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

A、提高精密度 B、提高准确度 C、消除系统误差 D、消除偶然误差 15、将下列数据修约至4位有效数字,( )是正确的。 A、3、1495=3.150 B、18、2841=18.28 C、65065=6.506×104 D、0、16485=0.1649 16、滴定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指示剂的性能 B、溶液的温度 C、溶液的浓度 D、滴定管的性能 17、一组平行测定中有个别数据的精密度不甚高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舍去可疑值

B、根据偶然误差分布规律决定取舍

C、测定次数为5,用Q检验法决定可疑数的取舍 D、用Q检验法时,如Q≥Q0.90,则此可疑数应舍去

7

18、用重量法测定草酸根含量,在草酸钙沉淀中有少量草酸镁沉淀,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

A、产生正误差 B、产生负误差 C、降低准确度 D、对结果无影响 19、系统误差具有( )特征。

A、 可定性 B、 单向性 C、 不可定性 D、 重复性 20、偏差(d)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指单次测定值与n次测定的算水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B、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单次测量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即平均偏差)表示其精密度

C、偏差有正偏差、负偏差,一些偏差可能是零 D、常用偏差之和来表示一组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五、 判断题

1、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2、分析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则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一定就高。 3、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4、将7.63350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7.634。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误差的大小说明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高低。 6、在3-10次的分析测定中,离群值的取舍常用4 法检验;显著性差异的检验方法在分析工作中常用的是t检验法和F检验法。

7、在没有系统误差的前提条件下,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实值。

8、在平行测定次数较少的分析测定中,可疑数据的取舍常用Q检验法。 9、测定石灰中铁的质量分数(%),已知4次测定结果为:1.59,1.53,1.54和1.83。利用Q检验法判断出第四个结果应弃去。已知Q0、90, 4=0.76

10、两位分析者同时测定某一试样中硫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均为3.5g,分别报告结果如下:甲:0.042%,0.041%;乙:0.04099%,0.04201%。甲的报告是合理的。 11、定性分析中采用空白试验,其目的在于检查试剂或蒸馏水是否含有被鉴定的离子。

12、半微量分析的试样取用量一般为0.001~0.01g 。

13、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 0.1% ,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15~20ml。

14、11.48g换算为毫克的正确写法是11480mg。 15、分析天平的灵敏度越高,其称量的准确度越高。 16、偏差表示测定结果偏离真实值的程度。

8

17、采用Q检验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时,当Q计算<Q表时,将该测量值舍弃。 18、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19、pH=2.08的有效数字为3位。

20、允许误差也称为公差,是指进行多次测定所得到的一系列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允许界限(也即极差)。

21、定量分析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可以校正的误差。 22、有效数字当中不包括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3、空白试验可以消除由试剂、器皿等引入杂质所引起的系统误差。 24、用Q检验法舍弃一个可疑值后,应对其余数据继续检验,直至无可疑值为止。

25、有效数字中的所有数字都是准确有效的。 26、分析中遇到可疑数据时,可以不予考虑。

27、在盐酸介质中测铁结果偏高的唯一原因是盐酸具有还原性。 28、在有效数字中,最末位数字是可疑数字,其余都是可靠数字。 29、有效数字就是可以准确测定到的数字。 六、简答题

1、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2)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3)滴定管未校准: (4)容量瓶和移液管不配套: (5)在称样时试样吸收了少量水分: (6)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 (7)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8)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9)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10)以含量约为98%的Na2CO3为基准试剂来标定盐酸溶液: 2、分析化学的任务? 3、简述定量分析的过程。 七、计算题

.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

(1)7.9936 ÷ 0.9967 - 5.02 (2)2.187 × 0.584 + 9.6 × 10-5 - 0.0326 × 0.00814

9

(3)0.03250 × 5.703 × 60.1 ÷ 126.4

(4)(1.276 × 4.17)+(1.7 × 10-4)-(0.0021764 × 0.0121) (5)(1.5 × 10-8 × 6.1 × 10-8 ÷ 3.3 ÷10-5)1/2

2.滴定管误差为±0.01mL,滴定剂体积为(1)2.00mL;(2)20.00mL;(3)40.00mL。试计算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3.天平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量:(1)0.5g;(2)1g;(3)2g。试计算绝对误差各为多少?

4.有一铜矿试样,经两次测定,得知铜的质量分数为24.87%,24.93%,而铜的实际质量分数为24.95%,求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公差为±0.10%)。 5.某铁矿石中含铁量为39.19%,若甲分析结果是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是39.18%,39.23%,39.25。试比较甲、乙二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6.按GB534-82规定,检测工业硫酸中硫酸质量分数,公差(允许误差)为≤±0.20%。今有一批硫酸,甲的测定结果为98.05%,98.37%;乙的测定结果为98.10%,98.51%。问甲、乙二人的测定结果中,哪一位合格?由合格者确定的硫酸质量分数是多少?

7.某试样经分析测得锰的质量分数为41.24%,41.27%,41.23%,41.26%。试计算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单次测得值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

8.钢中铬含量五次测定结果是:1.12%,1.15%,1.11%,1.16%,1.12%。试计算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分析结果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95%)。 9.石灰石中铁含量四次测定结果为:1.61%,1.53%,1.54%,1.83%。试用Q检验法和4

法检验是否有应舍弃的可疑数据(置信度为90%)?

10.有一试样,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经多次测定,结果为:35.10%,34.86%,34.92%,35.36%,35.11%,34.77%,35.19%,34.98%。根据Q检验法决定可疑数据的取舍,然后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置信度分别为90%和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1.若要求分析结果达0.2%的准确度,试问减量法称样至少为多少克?滴定时所消耗标准溶液体积至少为多少毫升?

12.按极值误差传递,估计HCl溶液浓度标定误差,称Na2CO3基准物0.1400g,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消耗HCl溶液22.10mL。

13、EDTA法测定水泥中铁含量,分析结果为6.12%、6.82%、6.32%、6.22%、6.02%、6.32%。根据Q检验法判断6.82%是否应舍弃。

14.用草酸标定KMnO4 4次标定结果为0.2041、0.2049、0.2039、0.2043mol/L 试计算标定结果的平均值、个别测定值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15.甲、乙两位分析者分析同一批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测得结果如下:

10

甲 20.48%、 20.55%、 20.58%、 20.60%、 20.53%、 20.55% 乙 20.44% 、20.64%、 20.56%、 20.70%、 20.78% 、20.52%

正确表示分析结果平均值、中位数、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6.用硼砂及碳酸钠两种基准物标定盐酸溶液浓度,标定结果如下: 用硼砂标定:0.1012、0.1015、0.1018、0.1021 mol/L

用碳酸钠标定:0.1018、0.1017、0.1019、0.1023、0.1021 mol/L

试判断P=95%时两种基准物标定HCl溶液浓度,如何表示结果?哪种基准物更好?

17.甲乙两位分析者,同时分析硫铁矿中含S量,若称样3.50g,分析结果报告为

甲 42.00% 41.00% 乙 40.99% 42.01% 试问哪份报告合理?

18.(1)将下列数据修约成两位有效数字。 7.4978;? 0.736;8.142;?? 55.5 (2)将下列数字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 83.6424;0.57777;5.4262×10-7;3000.24

19、某测定镍合金的含量,六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34.25%、34.35%、34.22%、34.18%、34.29%、34.40%,计算:

(1)平均值;中位数;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若已知镍的标准含量为34.33%,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20、分析某试样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重复测定6次,其结果为49.69%、50.90%、48.49%、51.75%、51.47%、48.80%,求平均值在90%,95%和99%的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21、用某法分析汽车尾气中SO2含量(%),得到下列结果:4.88,4.92,4.90,4.87,4.86,4.84,4.71,4.86,4.89,4.99。用Q检验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

习题二

一、

名词解释

1、滴定分析法:2、标准滴定溶液:3、等物质量的规则:4、化学计量点: 5、返滴定法(又称回滴法):6、置换滴定法: 7、基准物质:8、物质的量浓度: 9、滴定度: 10、滴定终点:11、终点误差: 二、填空题

11

1、根据化学反应的分类,滴定分析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滴定法。

2、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可用Na2CO3或硼砂为基准物质,若Na2CO3吸水,则标定结果__________;若硼砂结晶水部分失去,则标定结果__________;(以上两项填无影响、偏高、偏低)若两者均保存妥当,不存在上述问题,则选__________作为基准物好,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取纯的K2Cr2O75.8836g,配制成1000mL溶液,则此溶液的c﹙K2Cr2O7﹚为_______mol/L;C﹙1/6 K2Cr2O7﹚为_________mol/L;TK2Cr2O7/Fe为___________g/mL;TK2Cr2O7/Fe2O3为__________g/mL;TK2Cr2O7//Fe3O4______________g/mL。

4、滴定管在装标准溶液前需要用该溶液洗涤________次,其目的________。 5、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两种。 6、滴定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7、常用于标定HCl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碱滴定法测定Na2B4O7·10H2O,B,B2O3,NaBO2·H2O四种物质,它们均按反应式

B4O72-+2H+ +5H2O =4H3BO3进行反应,被测物与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使用碱式滴定管正确的操作是( )

A、左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近旁 B、左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近旁 C、右手捏于稍低于玻璃珠近旁 D、右手捏于稍高于玻璃珠近旁 2、酸式滴定管尖部出口被润滑油酯堵塞,快速有效的处理方法是( ) A、热水中浸泡并用力下抖 B、用细铁丝通并用水冲洗 C、装满水利用水柱的压力压出 D、用洗耳球对吸 3、如发现容量瓶漏水,则应( )

A、调换磨口塞 B、在瓶塞周围涂油 C、停止使用 D、摇匀时勿倒置 4、使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其下口插入液面以下( ) A 、0.5~1cm B、5~6cm C、1~2cm D、7~8cm

5、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降至管尖后,应等待( )以上。 A、5s B、10s C、15s D、20s

6、欲量取9mL HCL配制标准溶液,选用的量器是( ) A、吸量管 B、滴定管 C、移液管 D、量筒 7、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 )中。

12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试剂瓶

8、分析纯试剂瓶签的颜色为( )

A、金光红色 B、中蓝色 C、深绿色 D、玫瑰红色 9、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中,不用进行检验的指标是( ) A、阳离子 B、密度 C、电导率 D、pH值

10、一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为红色,其英文字母的缩写为( ) A 、G.R. B 、A.R. C 、C.P. D 、L.P.

11、下列不可以加快溶质溶解速度的办法是( ) A、研细 B、搅拌 C、加热 D、过滤 12、下列仪器中可在沸水浴中加热的有( ) A、容量瓶 B、量筒 C、比色管 D、三角烧瓶 13.浓盐酸、浓硝酸,必须在( )中进行。

A、大容器 B、玻璃器皿 C、耐腐蚀容器 D、通风厨 14、实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是由哪两种物质配制的 ( )

A、 K2Cr2O7和浓 H2SO4 B、 K2CrO4和浓 HCl C、K2Cr2O7 和浓 HCl D、K2CrO4和浓H2SO4

15、指出下列滴定分析操作中,规范的操作是 ( ) A、滴定之前,用待装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三次 B、滴定时摇动锥形瓶有少量溶液溅出 C、在滴定前,锥形瓶应用待测液淋洗三次

D、滴定管加溶液不到零刻度1cm时,用滴管加溶液到溶液弯月面最下端与―0‖刻度相切

16、15mL的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 ) A、15mL B、15.0mL C、15.00mL D、15.000mL

17、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理论变色点 C、滴定终点 D、以上说法都可以 18、滴定速度偏快,滴定结束立即读数,会使读数( ) A、偏低 B、偏高 C、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 D、无影响 19、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 )

A、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符 B、滴定反应不完全

13

C、试样不够纯净 D、滴定管读数不准确 20、滴定分析所用指示剂是( )

A、本身具有颜色的辅助试剂 B、利用本身颜色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外加试剂 C、本身无色的辅助试剂 D、能与标准溶液起作用的外加试剂 21、制备的标准溶液浓度与规定浓度相对误差不得大于( )

A、1% B、2% C、5% D、10% 22、 ( )时,溶液的定量转移所用到的烧杯、玻璃棒,需以少量蒸馏水冲洗3~4次。 A、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 B、缓冲溶液配制 C、指示剂配制 D、化学试剂配制

23、下列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正确的是( ) A、H2C2O4/2H2O放在空的干燥器中 B、NaCl放在空的干燥器中 C、Na2CO3在105~110℃电烘箱中

D、邻苯二甲酸氢钾在500~600℃的电烘箱中 24、下列物质不能在烘箱中烘干的是( )

A、硼砂 B、碳酸钠 C、重铬酸钾 D、邻苯二甲酸氢钾

25、用同一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溶液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溶液和HAc溶液浓度关系是 ( ) A、c(H2SO4)=c(HAc) B、c(H2SO4)=2c(HAc) C、2c(H2SO4)= c(HAc) D、4c(H2SO4)= c(HAc)

26、已知TNaOH/H2SO4=0.004904g/mL,则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A、0.0001000 B、0.005000 C、0.5000 D、 0.1000 2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28、称取3.1015g基准KHC8H4O4(分子量为204.2),以酚酞为指示剂,以氢氧化钠为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30.40mL,同时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0.01mL,则氢氧化钠标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A、0.2689 B、0.9210 C、0.4998 D、0.6107

29、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用KHP表示)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用它来标定0.1mol/L的NaOH溶液,宜称取KHP质量为 ( ) A、0.25g左右 B、1g左右 C、0.6g左右 D、0.1g左右

30、现需要配制0.1000mol/LK2Cr2O7溶液,下列量器中最合适的量器是 ( )

14

A、容量瓶 B、量筒 C、刻度烧杯 D、酸式滴定管

31、在CH3OH + 6MnO4- + 8OH- = 6MnO42- + CO32- + 6H2O反应中 CH3OH的基本单元是( )

A、CH3OH B、1/2 CH3OH C、1/3 CH3OH D、1/6 CH3OH

32、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

A、 KMnO4(A.R) B、K2Cr2O7(A.R.) C、Na2S2O3 ·5H2O(A.R) D、NaOH(A.R) 33、既可用来标定NaOH溶液,也可用作标定KMnO4的物质为 ( ) A、 H2C2O4· 2H2O B、 Na2C2O4 C、HCl D、H2SO4

34. 配制0.1mol L-1 NaOH标准溶液,下列配制错误的是( ) (M=40.01g/mol) A、将NaOH配制成饱和溶液,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放置至溶液清亮,取清液5ml注入1升不含CO2的水中摇匀,贮于无色试剂瓶中 B、 将4.02克NaOH溶于1升水中,加热搅拌,贮于磨口瓶中 C、 将4克 NaOH溶于1升水中,加热搅拌,贮于无色试剂瓶中 D、 将2克NaOH溶于500ml水中,加热搅拌,贮于无色试剂瓶中

35、用0.10mol/LHCl滴定0.10mol/L Na2CO3至酚酞终点,这里Na2CO3的基本单元数是 ( )

A、 Na2CO3 B、Na2CO3 C、1/3 Na2CO3 D、1/2 Na2CO3

36、基准物质NaCl在使用前预处理方法为( ),再放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 在140~150℃烘干至恒重 B、在270~300℃灼烧至恒重 C、在105~110℃烘干至恒重 D、在500~600℃灼烧至恒重

37、KMnO4法测石灰中Ca含量,先沉淀为CaC2O4,再经过滤、洗涤后溶于H2SO4中,最后用KMnO4滴定H2C2O4,Ca的基本单元为( ) A、Ca B、1/2 Ca C、1/5Ca D、1/3Ca

38、以0.01mol/L,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 Fe3+溶液耗去。K2Cr2O725.00ml,每mL 3+溶液含Fe(M=55.85g/mol)的毫克数( ) A、3.351 B、0.3351 C、0.5585 D、1.676

39、 7.4克Na2H2Y ·2H2O(M=372.24g/mol)配成1升溶液,其浓度(单位mol/L)约为( )

A、0.02 B、0.01 C、0.1 D、0.2

40、用基准物无水碳酸钠标定0.1000mol/L盐酸,宜选用( )作指示剂。 A、溴钾酚绿—甲基红 B、酚酞 C、百里酚蓝 D、二甲酚橙

41、将置于普通干燥器中保存的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的浓度,则盐酸的浓度将 ( )

15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

42、已知M(Na2CO3)=105.99g/moL,用它来标定0.1mol/LHCl溶液,宜称取Na2CO3为( ) A、0.5~1g B、0.05~0.1g C、1~2g D、0.15~0.2g 43、配制HCl标准溶液宜取的试剂规格是( )

A、HCl(A.R.) B、HCl(G.R.) C、HCl(L.R.)D、HCl(C.P.)

44、欲配制 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度为12moL/L的浓盐酸( ) A、0.84mL B、8.3mL C、1.2mL D、 12mL

45、将浓度为5mol/L NaOH溶液100mL,加水稀释至5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为( )moL/L。 A、1 B、2 C、3 D、4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器皿中,需要在使用前用待装溶液荡洗三次的是( ) A、锥形瓶 B、滴定管 C、容量瓶 D、移液管 2、下列测定过程中,哪些必须用力振荡锥形瓶( )

A、 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混和碱 B、 间接碘量法测定Cu2+浓度 C、 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硫酸浓度 D、 配位滴定法测定硬度 E、莫尔法测定水中氯

3、在以 CaCO3 为基准物标定 EDTA 溶液时,下列哪些仪器需用操作溶液淋洗三次( )

A、 滴定管 B、 容量瓶 C、 移液管 D、 锥形瓶 4、下列溶液中哪些需要在棕色滴定管中进行滴定( ) A、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碘标准溶液 D、硝酸银标准溶液

5、 下列溶液中,需储放于棕色细口瓶的标准滴定溶液有( ) A、AgNO3 B、Na2S2O3 C、NaOH D、EDTA

6、被高锰酸钾溶液污染的滴定管可用( )溶液洗涤。 A、 铬酸洗液 B、 碳酸钠 C、 草酸 D、 硫酸亚铁 7、( )见光易分解,应盛装在棕色瓶中。

A、KMnO4 B、盐酸 C、碘标准溶液 D、烧碱 E、AgNO3 8、测定石灰中的钙含量,可以用( ) A、EDTA 滴定法 B、 酸碱滴定法 C、 重量法 D、草酸盐-高锰酸钾滴定法 9、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16

A、 固体 NaOH(G、R、) B、 浓 HCl(G、R、) C、 固体 K2Cr2O7 (G、R、) D、 固体 KIO3(G、R、 ) 10、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 B、 把AgNO3标准溶液贮于橡胶塞的棕色瓶中 C、 把Na2S2O3标准溶液储于棕色细口瓶中

D、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时,滴定速度要快些 11、下列基准物质中,可用于标定EDTA的是( ) A、无水碳酸钠 B、氧化锌 C、碳酸钙 D、重铬酸钾 12、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 A、 稳定 B、 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 C、 易溶解 D、 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13、指出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 A、KMnO4 B、 NaOH C、 H2SO4 D、 H2C2O4 ·2H2O 14、下列哪些物质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 A、 K2Cr207 B、 Na2S2O3·5H2O C、 I2 D、无水Na2CO3 15、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 ( )

A、反应必须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完全(达99.9%)以上;没有副反应 B、反应速度迅速

C、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D、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16、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A、无水碳酸钠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硼砂 D、二水草酸 E、碳酸钙 17、配制0.1mol/L HCl标准溶液,可选用( )等方法。 A、先粗配0.1mol/L HCl溶液,用无水碳酸钠基准标定 B、先粗配0.1mol/L HCl溶液,用硼砂标定

C、先粗配0.1mol/L HCl溶液,用标准的0.1mol/LNaOH溶液标定 D、量取经计算的浓盐酸体积后,加入定量的水稀释,直接配制 18、标定 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 )

A、 无水碳酸钠 B、 硼砂 C、 草酸 D、碳酸钙 五、判断题

1、使用吸管时,决不能用未经洗净的同一吸管插入不同试剂瓶中吸取试剂。

17

2、纯水制备的方法只有蒸馏法和离子交换法。

3、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用试剂溶液进行润洗。 4、移液管移取溶液经过转移后,残留于移液管管尖处的溶液应该用洗耳球吹入容器中。

5、容量瓶既可以风干,也可以在烘箱中干燥。 6、玻璃容器不能长时间存放碱液。 7、圆底烧瓶不可直接用火焰加热。

8、滴定管内壁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划伤内壁,影响体积准确测量。 9、天平室要经常敞开通风,以防室内过于潮湿。 10、容量分析一般允许滴定误差为1%。 11、滴定管属于量出式容量仪器。 12、称量瓶烘干时要盖紧磨口塞。

13、使用滴定管进行操作,洗涤、试漏后,装入溶液即可进行滴定。 14、碱式滴定管加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后需等待1~2min后才能读数。 15、移液管洗涤后,残液可以从上管口放出。

16、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此时必须要充分振荡,但不可倒转。

17、容量瓶、滴定管和移液管均不可以加热烘干,也不能盛装热的溶液。 18、天平的分度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19、配制硫酸、磷酸、硝酸、盐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20、在实验室中浓碱溶液应贮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 21、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需使用基准试剂。 22、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23、用量筒量取4.5mL浓HCl ,加水稀释至500mL,即为0.1000mol/L标准液。 24、将20.000克Na2CO3基准物质准确配制成1升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886mol/L。

25、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是基准物质。 26、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用吸量管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

27、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

28、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29、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

18

30、用NaOH标准溶液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NaOH溶液因贮存不当吸收了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31、用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的基准试剂H2C2O4 ·2H2O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NaOH溶液测定某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则结果偏低。 32、用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的基准试剂Na2CO3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若用此HCl溶液测定某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也偏高。

33、分析纯的NaC1试剂,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

34、滴定终点与反应的化学计量点不吻合,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 35、标准溶液是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

36、以硼砂标定盐酸溶液时,硼砂的基本单元是Na2B4O7 ·10H2O。 37、物质的量浓度会随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变化。 38、―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的基本单元多少的物理量。 39、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是mol。

40、摩尔质量是1mol物质的质量,其单位是g/mol。 41、滴定度Ts的单位是g/mL,s代表被测物的化学式。

4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43、配制浓度要求不太准确的溶液时,使用量筒比较方便。 44、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是一致的。 45、1mol NaOH等于40g氢氧化钠。

46、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47、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0.1%,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六、简答题

1.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有什么的要求 ? 2、基准物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七、计算题

1、欲配制1mol/L的NaOH溶液500mL,应称取多少克固体NaOH? 2、将4.18g固体Na2CO3溶于75.0mL水中,求Na2CO3浓度是多少?

3、称取基准物Na2CO3 0.1580g,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消耗HCl体积24.80mL,计算此HCl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4、称取0.3280g H2C2O4 ·2H20标定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25.78mL,求NaOH浓度。

19

5、称取铁矿石试样ms=0.3669g,用HCl溶液溶解后,经预处理使铁呈Fe2+状态,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消耗K2Cr2O7体积28.62mL,计算以Fe、Fe2O3、Fe3O4表示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c(1/6K2Cr2O7)=0.1200mol/L] 6、计算下列溶液的滴定度,以g/mL表示:

(1)0.2615mol/L HCl溶液,测定Ba(OH)2和Ca(OH)2 (2)0.1032mol/L NaOH溶液,测定H2SO4和CH3COOH

7、称取草酸钠基准物0.2178g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用去KMnO4溶液体积25.48mL,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8、用硼砂(Na2B4O7·10H2)0.4709g标定HCl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消耗HCl溶液25.20mL,求HCl溶液浓度。

9、已知H2SO4质量分数为96%,相对密度为1.84g/mL,欲配制0.5L0.10mol/L的H2SO4溶液,试计算需H2SO4多少毫升?

10、称取CaCO3试样0.2500g,溶解于25.00mL0.2006mol/L的HCl溶液中,过量的HCl用15.50mL0.2050mol/L的NaOH溶液进行返滴定,求此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1、应称取多少克邻苯二甲酸氢钾以配制500mL0.1000mol/L的溶液?再准确移取上述溶液25.00mL用于标定NaOH溶液,消耗NaOH溶液体积24.84mL,则NaOH溶液浓度是多少?

12、称取0.4830gNa2B4O7 ·10H2基准物,标定H2SO4溶液的浓度,以甲基红作指示剂,消耗H2SO4溶液20.84mL,求c(1/2 H2SO4)和c(H2SO4)。

13、分析不纯的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0.2500mol/L的HCl标准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用0.2012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溶液,消耗NaOH溶液5.84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4、测定氮肥中NH3的含量。称取试样1.6160g,溶解后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将产生的NH3导入40.00mLc(1/2H2SO4)为0.1020mol/L的H2SO4标准溶液吸收,剩余的H2SO4需17.00mL0.09600mol/L的NaOH溶液中和,计算氮肥中NH3的质量分数。

15、称取大理石试样0.2303g溶于酸中,调节酸度后加入过量的(NH4)2C2O4溶液,使钙沉淀为CaC2O4。过滤、洗净,将沉淀溶于稀H2SO4中。溶解后用c(1/5KMnO4)为0.201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30mL,计算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6、用0.2369g无水碳酸钠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消耗22.35mL盐酸溶液,试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7、中和30.00mL NaOH溶液,用去38.40mL c(1/2 H2SO4)=0.1000mol/L的酸溶液,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8、量取0.102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30.00mL,加50mL无CO2的蒸馏水及2滴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消耗盐酸30.52mL。同时量取

20

50mL无CO2的蒸馏水作空白实验,消耗盐酸0.02mL,计算该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9.称取3.1015g于105~110℃下烘干至质量恒定的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80ml无CO2的蒸馏水中,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耗NaOH溶液30.40mL,同时作空白实验,消耗NaOH溶液0.01mL,试计算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0.称取基准物碳酸钠1.6098g,在800℃灼烧成为Na2CO3后,用水溶解并稀释100.0mL,准确吸取25.00mL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30.00mL,计算HCl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21.市售盐酸的密度为1.18g/mL,HCl含量为37%,欲用此盐酸配制500mL0.1mol/L的HCl溶液,应量取市售盐酸多少毫升?

22.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方能配成0.5000mol/L的溶液?

23. T(NaOH/ HCl) =0.003462 g/mL HCl溶液,相当于物质的量浓度c(HCl)为多少?

24.称取含铝试样0.2000g溶解后加入c(EDTA)=0.02082mol/L的EDTA标准溶液30.00mL。控制条件使Al3+与EDTA配位完全,然后以c(Zn2+)=0.02000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Zn2+标准溶液7.20mL。计算Al2O3的质量分数。

25.含S有机试样0.4710g,在氧气中燃烧,使S氧化为SO2,用预先中和过的H2O2将SO2吸收,全部转化为H2SO4,以 (KOH)=0.1080mol/L的K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0mL。求试样中S的含量。

习题三

一、名词解释

1、酸碱滴定法:2、滴定曲线:3、酸碱质子理论:4、酸度:5、酸的浓度:6、分布系数:7、分布曲线:8、缓冲溶液:9、缓冲容量10、滴定突跃:11、酸性溶剂:12、盐的水解:13、非水滴定:14、指示剂:15、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二、填空题

1、用0.2000mol/L溶液滴定0.1000mol/L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____________个突跃范围。(酒石酸的pKa1﹦3.04,pKa2﹦4.37)

2、用0.2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00mol/LNaOH和Na3PO4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____________个突跃范围。

3、已知某一标准NaOH溶液吸收CO2后,有0.2%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溶液测定的HAc浓度时,会使分析结果偏_________百分之_________。 4、列出下列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

浓度为c﹙mol/L﹚(NH4)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浓度为c(mol/L)NH4H2P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NH3-CH2COOH的共轭碱是________;C6H5OH的共轭酸是___________。

6、已知柠檬酸的pKa1~pKa3分别为3.13,4.76,6.40。则pKb2=________pKb3=_________。

7、当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_________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_________,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_______单位。

8、六亚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NH3的pKb=4.76,其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

9、H2C2O4的pKa1﹦1.2,pKa2﹦4.2。当pH=1.2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当[HC2O4-]达最大值时的pH=_________。

10、H3PO4的分别为pKa1~pKa3 2.12,7.20,12.4。今将50mL0.2000mol/L.H3PO4和60mL0.2000mol/L.Na3PO4混合并稀释至200 mL,该溶液的pH=_____,是否为缓冲溶_________?

11、用0.10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NH3溶液(pKb=4.74)时,突跃范围为6.3~4.3。若用0.10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某碱B(pKb =3.76)时,突跃范围是_________。

12、在化学分析中标准曲线,一般以标准溶液浓度作为________量,被测量的物理量作为________量,它们的关系基本都为________关系,并且只________有变量,因此属于________回归。

13、溶液中离子活度与浓度的关系式是________,活度系数与溶液中各种离子的________有关,也与各种离子的________有关。

14、用已知准确浓度的盐酸溶液测定NaOH含量,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盐酸溶液称为溶________液,该滴定的化学计量点时的pH应为________,滴定终点的pH范围是3.1~4.4,此两者之差称为________,此误差为误________差(正或负)。 15、滴定某弱酸,已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为pH=5.3,该滴定的突跃范围应在pH________。

16、在测定纯碱中的Na2CO3含量时,滴定至终点前需要加热煮沸2min,是为了________。

17、今有某Na2CO3试样,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c(H2SO4)=Amol/L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耗去BmL。Na2CO3的称样量为Wg,现已知Na2CO3的摩尔质量为106.0g/mol,则 ________。

18、以HCl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氨水,分别以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酚酞和V甲基橙,则它们的关系为。________。

19、有一碱液样品,可能是NaOH、Na2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溶液,今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若取同样量的该碱液,用同一HCl标准溶液滴定,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体积为V2,试由下列关系判断碱液的组成:

22

(1)当V1=V2时,组成:________ (2)当V2=2V1时,组成:________ (3)当V1<V2<2V1时,组成:________ (4)当V1=0,V2>0时,组成:________

20、强酸滴定的突跃范围受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因此一般要求碱的电离常数与浓度的乘积(cKb)应________。符合此条件,滴定才有明显的突跃范围,才有可能选择指示剂。

21、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1×10-2、Ka2=1×10-6、Ka3=1×10-12。用NaOH标准滴定溶

液滴定该酸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指示剂。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 22、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质子的传递作用,称为水的________作用,这个作用的平衡常数在25度时等于________。

23、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相互转变的一对酸碱,称为________。它的Ka与Kb的关系是________。

24、在非水滴定中,可以利用溶剂的________效应测定各种酸或碱的总浓度,也可以利用溶剂的________效应分别测定各种酸或碱的含量。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能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苯酚 B、氯化氨 C、醋酸钠 D、草酸

2、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HCl滴定0.01mol/LNaOH时pH突跃范围是( ) A、9.7~4.3 B、8.7~4.3 C、8.7~5.3 D、10.7~3.3

3、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则应呈现( )

A、紫色 B、红色 C、黄色 D、无色

4、测定某混合碱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比继续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多,说明该混合碱的组成为( ) A、Na2CO3+NaHCO3 B、Na2CO3+ NaOH C、NaHCO3 + NaOH D、Na2CO3 5、pH=5和pH=3的两种盐酸以1:2体积比混合,混合溶液的pH是( ) A、3.17 B、10.1 C、5.3 D、8.2

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值最高的是 ( ) A、Na2CO3 B、 NaAc C、 NH4Cl D、 NaCl

7、用盐酸溶液滴定Na2CO3溶液的第一、二个化学计量点可分别用( )为指示剂。

23

A、甲基红和甲基橙 B、酚酞和甲基橙 C、甲基橙和酚酞 D、酚酞和甲基红 8、在1mol/L HAc溶液中,欲使氢离子浓度增大,可采取下列何种方法( ) A、加水 B、加NaAc C、加NaOH D、0.1mol/L HCl 9、能直接进行滴定的酸和碱溶液是 ( )

A、0.1mol/L HF (Ka=6.8×10-4) B、0.1mol/L HCN (Ka=4.9×10-10) C、0.1mol/L NH4Cl (Kb=1.8×10-5) D、0.1mol/L NaAc (Ka=1.8×10-5) 10、与0.2mol/L的HCl溶液100mL,氢离子浓度相同的溶液是( ) A、0.2mol/l的H2SO4溶液50mL B、0.1mol/L的HNO3溶液200mL C、0.4mol/l的醋酸溶液100mL D、0.1mol/L的H2SO4溶液100mL 11、下列溶液稀释10倍后,pH值变化最小的是 ( ) A、1mol/LHAc B、1 mol/L HAc和0.5mol/LNaAc C、1mol/L NH3 D、1mol/L-NH4CI

12、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醋酸中的乙酸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 A、酚酞 B、甲基橙 C、甲基红 D、甲基红-次甲基蓝 13、欲配制pH=5.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 A、 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l D、KH2PO4-Na2HPO4 14、HAc-NaAc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公式为 ( )

A、C、

D、

B、

15、欲配制pH=10.0缓冲溶液应选用的一对物质是( ) A、HAc(Ka=1.8×10-5)~NaAc B 、HAc~NH4Ac C、NH3H2O (Kb=1.8×10-5)~NH4CI D、KH2PO4-Na2HPO4

16、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 )

A、NaOH + Na2CO3 B、Na2CO3 + NaHCO3 C、NaHCO3 D、Na2CO3

17、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8.0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14.98mL,那么溶液中存在 ( )

24

A、NaOH + Na2CO3 B、Na2CO3+ NaHCO3 C、NaHCO3 D、Na2CO3

18、下列各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溶液后,其中不是缓冲溶液的是 ( ) A、NaHCO3 和Na2CO3 B、NaCl和 NaOH C、NH3和NH4Cl D、HAc和NaAc 19、在HCl滴定NaOH时,一般选择甲基橙而不是酚酞作为指示剂,主要是由于( ) A.甲基橙水溶液好 B.甲基橙终点CO2影响小 C. 甲基橙变色范围较狭窄 D.甲基橙是双色指示剂

20、 在酸碱滴定中,选择强酸强碱作为滴定剂的理由是( ) A、 强酸强碱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B、使滴定突跃尽量大 C、加快滴定反应速率 D、使滴定曲线较完美

21、NaOH 溶液标签浓度为0.3000mol/L,该溶液从空气中吸收了少量的CO2 ,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标定,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 ) A 、 高 B、低 C 、 不变 D、 无法确定

22、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单位:mol/L)相同,则何者碱性最强( ) A、 CN-(KHCN=6.2×10-10) B、 S2-(KHS-=7.1×10-15,KH2S=1.3×10-7) C、 F-(KHF=3.5×10-4) D 、 CH3COO-(KHAc=1.8×10-5)

23、以NaOH滴定H3PO4(ka1=7.5×10-3, ka2=6.2×10-8, ka3=5.0×10-13)至生成Na2HPO4时,溶液的pH值应当是 ( ) A、7.7 B、8.7 C、9.8 D、10.7

24、下列弱酸或弱碱(设浓度为0.1mol/L)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 A、氨水(Kb=1.8×10-5) B、苯酚(Kb=1.1×10-10) C、NH4+ D、H3BO3(Ka=5.8×10-10) 25、用c(HCl)=0.1 mol/L HCl溶液滴定c(NH3)=0.1 mol/L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为 ( )

A、等于7.0; B、小于7.0; C、等于8.0;D、大于7.0。 26、用NaOH溶液滴定下列( )多元酸时,会出现两个pH突跃。 A、H2SO3 (Ka1=1.3×10-2、Ka2=6.3×10-8) B、H2CO3 (Ka1=4.2×10-7、Ka2=5.6×10-11) C、H2SO4 (Ka1≥1、Ka2=1.2×10-2) D、H2C2O4 (Ka1=5.9×10-2、Ka2=6.4×10-5)

27、用0.1000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2C2O4时,有几个滴定突跃?应选用何种指示剂( )

A、二个突跃,甲基橙( ) B、二个突跃,甲基红( ) C、一个突跃,溴百里酚蓝( ) D、一个突跃,酚酞( )

25

28、 NaOH滴定H3PO4以酚酞为指示剂,终点时生成 ((H3PO4:Ka1=6.9×10-3Ka2=6.2×10-8Ka3=4.8×10-13

, )

A、 NaH2PO4 B、 Na2HPO4 C、 Na3PO4 D、 NaH2PO4 + Na2HPO4

29、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含有Na2CO3 的NaOH标准溶液,用该标准溶液滴定某酸以酚酞为指示剂,则测定结果 (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0、某酸碱指示剂的KHn=1.0×10-5,则从理论上推算其变色范围是 ( ) A、4-5 B、5-6 C、4-6 D、5-7 四、多项选择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 )是酸。

A、NH4+ B、NH3 C、HAc D、HCOOH E、Ac- 2、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

A、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B、缓冲溶液的pH值C、缓冲溶液组分的浓度比 D、外加的酸量E、外加的碱量

3、双指示剂法测定精制盐水中 和 的含量,如滴定时第一滴定终点 标准滴定溶液过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的测定结果是偏高 B、 的测定结果是偏低 C、只影响 的测定结果 D、对 和 的测定结果无影响 E、 和 的测定结果都是偏高

4、下列各混合溶液。具有 pH 的缓冲能力的是( ) A、 100ml 1mol/L HAc + 100ml 1 mol/L NaOH B、 100ml 1mol/L HCl + 200ml 2 mol/L NH3H2O C、 200ml 1mol/L HAc + 100ml 1 mol/L NaOH D、 100ml 1mol/L NH4Cl + 100ml 1 mol/L NH3H2O

5、下列这些物质中,不能用标准强碱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 盐酸苯胺( C6H5NH2的 Kb =4.6×10-10 ) B、 (NH4)2SO4 ( NH3H2O的Kb =1.8×10-5)

C、 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的 Ka =2.9×10 -6 ) D、 苯酚( Ka=1.1×10-10 ) 6、下列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HCO3- 和 CO32- B、 H2S 和 HS- C、 HCl 和 Cl- D、 H3O+ 和 OH-

26

7、在下列溶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 A、弱酸及其盐溶液 B、弱碱及其盐溶液

C、高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溶液 D、中性化合物溶液 8、非水滴定中,常用的滴定剂是( ) A、盐酸的乙酸溶液 B、高氯酸的乙酸溶液

C、氢氧化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D、甲醇钠的二甲基甲酰胺溶液

9、用0.1mol/L NaOH滴定0.1mol/L HCOOH(pKa=3.74)。对此滴定适用的指示剂( )

A、 酚酞 B、 溴甲酚绿 C、 甲基橙 D、 百里酚蓝

10、下列关于判断酸碱滴定能否直接进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弱酸的电离常数Ka〈10-9时,可以用强碱溶液直接滴定

B、 当弱酸的浓度c和弱酸的电离常数Ka的乘积cKa≥10-8时,滴定可以直接进行

C、 极弱碱的共轭酸是较强的弱酸,只要能满足cKa≥10-8的要求,就可以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D、 对于弱碱,只有当cKa≤10-8时,才能用酸标准溶液直接进行滴定 11、下列溶液的pH值小于7的是( )

A、 (NH4)2CO3 B、 Na2SO4 C、 AlCl3 D、 NaCN

12、已知某碱溶液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现以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耗去HCl溶液V1mL,继而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又耗去HCl溶液V2mL,则V1与V2的关系不应是( ) A、 V1= V2 B、 2V1= V2 C、V1<V2 D、V1= 2V2 13、H2PO4-的共轭碱不应是( )

A、 HPO4- B、 PO43- C、 H+ D、 H3PO4 五、判断题

1、H2SO4是二元酸,因此用NaOH滴定有两个突跃。 2、盐酸和硼酸都可以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3、强酸滴定弱碱达到化学计量点时pH>7。

4、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大多是弱酸或弱碱,所以滴加指示剂的多少及时间的早晚不会影响分析结果。

5、K2SiF6法测定硅酸盐中硅的含量,滴定时,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6、邻苯二甲酸氢钾不能作为标定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基准物。

7、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含量,已知试样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盐酸的体积V1>V 2,则混合碱的组成为Na2CO3 + NaOH。

27

8、酸碱滴定曲线是以pH值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愈大,滴定的突跃范围愈小。

9、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的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10、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 11、酚酞和甲基橙都有可用于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12、酸碱滴定中有时需要用颜色变化明显的变色范围较窄的指示剂即混合指示剂。

13、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两性物质。

14、某碱样为 NaOH 和 Na2CO3 的混合液,用 HCl 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 HCl 溶液 V1 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 HCl 溶液 V2 ml 。 V1 与 V2 的关系是V1 < V2。

15、 30毫升0.005mol/L H2SO4的pH值是2。

16、 0.1mol/L HAc-NaAc缓冲溶液的pH值是4.74(Ka=1.8×10-5)。 17、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18、 缓冲溶液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能起缓冲作用。 19、 酸式滴定管活塞上凡士林涂得越多越有利于滴定。 20、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条件是CKa≥10-8。

21、1L溶液中含有98.08g H2SO4,则c(1/2 H2SO4)=2mol/L。 22、双指示剂就是混合指示剂。

23、在50mL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中,加入20mLc(NaOH)=1mol/L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

24、H2C2O4的两步离解常数为Ka1=5.6×10-2,Ka2=5.1×10-5,因此不能分步滴定。 25、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荷数越高,则离子强度越大,离子活度越小。 26、酸碱滴定法测定有机弱碱,当碱性很弱时(Kb<10-8)可以采用非水溶剂。 27、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28、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29、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的特点是变色范围窄、变色敏锐。

30、在滴定分析过程中,当滴定至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达到终点。 31、酸碱滴定中,滴定剂一般都是强酸或强碱。

32、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CO2的蒸馏水。

33、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34、在酸碱滴定中,用错了指示剂,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28

35、酸碱物质有几级电离,就有几个突跃。

36、用双指示剂法分析混合碱时,如其组成是纯的Na2CO3则HCl消耗量V1和V2的关系是V1>V2。

37、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就等于酸的浓度。 六、简答题

1、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2、根据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3、找出下列物质中相应的共轭酸碱对,并用质子理论分析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为最强酸?哪种物质碱性最强?

HAc、HF、HCl、NH4+、(CH2)6N4、NaAc、NH3、CO32-、HCO3-、H3PO4、F-、H2PO4-、Cl-、(CH2)6N4H+

4、什么叫质子条件?它与酸碱溶液[H+]计算公式有什么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质子条件。

(1)HCOOH 、(2)NH3 、(3)NaAc 、(4)NH4NO3 、(5)NaH2PO4 。

5、何谓滴定突跃?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6、若用已吸收少量水的无水碳酸钠标定HCl溶液的浓度,问所标出的浓度偏高还是偏低?

7、若使硼砂未能保存在相对湿度60%,而是存放在相对湿度30%的容器中,采用该硼砂标定HCl溶液时,所标定的浓度是偏高还是偏低? 8、非水滴定法有什么特点?所使用的溶剂主要有几类?

9、用非水滴定法测定醋酸钠、乳酸钠、苯甲酸、吡啶,应分别选用何种溶剂? 10、如何选择缓冲溶液? 11、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12、什么叫混合指示剂? 13、什么叫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14、影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是什么? 15、满足什么条件时就能用强酸(碱)分步进行滴定? 16、如何配制无 的NaOH标准溶液?

17、为什么氢氧化钠可以滴定醋酸不能滴定硼酸? 七、计算题

1、计算pH=5.0时0.1mol/L的HAc溶液中Ac-的浓度。 2、计算pH=5.0时0.1mol/L的H2C2O4中C2O42-的浓度。 3、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29

(1)0.05mol/L的NaAc 查表:Ka(HAc)= 1.8×10-5 (2)0.05mol/L的NH4Cl 查表:Kb(NH3)= 1.8×10-5 (3)0.05mol/L的H3BO3 查表:Ka(H3BO3)=5.7×10-10 (4)0.1mol/L的NaCl

(5)0.05mol/L的NaHCO3 查表:Ka1(H2CO3)=4.2×10-7;Ka2(H2CO3)=5.6×10-11 4、若配制pH=10.0的缓冲溶液1.0L,用去15mol/L的NH3水350mL,问需要NH4Cl多少克?

5、计算下列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的pH值,并指出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1)0.2000mol/L的NaOH滴定20.00mL 0.2000mol/L的HCl (2)0.2000mol/L的HCl滴定20.00mL 0.2000mol/L的NaOH (3)0.2000mol/L的NaOH滴定20.00mL 0.2000mol/L的HAc (4) 0.2000mol/L的HCl滴定20.00mL 0.2000mol/L的NH3

6、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的甲酸溶液时,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应选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滴定突跃为多少?

7、称取无水碳酸钠基准物0.1500g,标定HCl溶液,消耗HCl溶液体积25.60mL,计算HCl溶液的浓度为多少?

8、用硼砂基准物标定HCl(约0.05mol/L)溶液,消耗的滴定剂约20~30mL,应称取多少基准物?

9、称取混合碱试样0.6800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8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V1=23.00mL,然后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消耗HCl溶液V2=26.80mL,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试样中各组分的含量。 10、称取混合碱试样0.6800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体积V1=26.80mL,然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消耗HCl溶液体积V2=23.00mL,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1、采用KHC2O4·H2C2O4 ·2H2O基准物质2.369g,标定NaOH溶液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9.05mL,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12、某试样2.000g,采用蒸馏法测氮的质量分数,蒸出的氨用50.00mL0.5000mol/L的H3BO3标准溶液吸收,然后以溴甲酚绿与甲基红为指示剂用0.05000mol/L的HCl溶液45.00mL滴定,计算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

13、准确称取硅酸盐试样0.1080g,经熔融分解,以K2SiF6沉淀后,过滤,洗涤,使之水解成为HF,采用0.1024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所消耗的体积为25.54mL,计算SiO2的质量分数。

14、于0.1582g含CaCO3及不与酸作用杂质的石灰石里加入25.00mL,0.1471mol/L的HCl溶液,过量的酸需用10.15mL的NaOH溶液回滴。已知1mL的NaOH溶液相当于1.032mL的HCl溶液。求石灰石的纯度及CO2的质量分数。

30

15、欲检测贴有―3% H2O2‖的旧瓶中H2O2的含量。吸取瓶中溶液5.00mL,加入过量Br2,发生如下反应: H2O2 + Br2=2H++2Br-+O2,作用10min后,赶去过量的Br2,再以0.3162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反应产生的H+,需17.08mL,达到终点,计算瓶中H2O2的质量浓度(以g/100mL表示)。

16、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HOOCCH2C6H4COOH,其摩尔质量M=180.16g/mol。现称取试样0.2500g,准确加入浓度为0.1020mol/L的NaOH标准溶液50.00mL,煮沸10min,冷却后需用浓度为0.05050mol/L的H2SO4标准溶液25.00mL滴定过量的NaOH(以酚酞为指示剂)。求该试样中乙酰水杨酸的质量分数。

17、计算0.1mol/L的NH4Cl溶液的pH。 18、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0.0500mol/L的HCl溶液;(2)5.00×10-7mol/L的HCl溶液; (3)0.2000mol/L的HAc溶液;(4)4.00×10-5mol/L的HAc溶液; (5)0. 300mol/L的H3PO4溶液; 19、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0.0500mol/L的NaOH溶液;(2)5.00×10-7mol/L的NaOH溶液; (3)0.2000mol/L的NH3H2O溶液;(4)4.00×10-5mol/L的NH3H2O溶液; 20、依据碳酸盐溶液中H2CO3、HCO3-和CO32-的分布系数,若浓度C为0.2mol/L,上述各型体在pH

为4.0、9.0时的平衡浓度各为多少?

21、若溶液中HAc、NaAc、和Na2C2O4浓度分别为0.50、0.50和1.0×10-4mol/L,计算此溶液中C2O42-的平衡浓度。 22、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C(HCl)=2.0 10-7mol/L (2).C(NaOH)=1.0 10-5mol/L (3).C(Hac)=1.0 10-4mol/L (4).C(NaAc)=0.1mol/L (5).C(Na2CO3)=0.10mol/L

23、计算下列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 (1)pH1.00 + pH3.00(2)pH3.00 + pH8.00 (3)pH8.00 + pH8.00(4)pH3.00 + pH8.00 24、计算下列物质的缓冲溶液的pH值. (1).C(HAc)=1.0mol/L C(NaAc)=1.0mol/L (2).C(HAc)=0.10mol/L C(NaAc)=0.10mol/L (3)C(NH3)=1.0mol/L C(NH4Cl)=1.0mol/L

(4).C(Na2HPO4)=0.025mol/L C(NaH2PO4)=0.025mol/L L 25、下列溶液加水稀释10倍,计算稀释前后PH值变化△PH.

31

(1).0.01mol/L HCl (2).0.1mol/L NaOH (3).0.10mol/LHAc与0.10mol/LNaAc (4).1.0mol/LNH3与1.0mol/LNH4Cl

26、一含有Na2CO3、NaHCO3及其他惰性物质样品,欲测Na2CO3、NaHCO3含量,双指示剂法,称取0.3010g,用酚酞指示剂时滴定消耗0.1060mol/LHCl20.10m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时,消耗HCl共计47.70ml,计算Na2CO3、NaHCO3 含量。

27、有机物中氮含量测定(克氏定氮法),称样0.2000g用25.00ml0.1mol/LHCl标准溶液吸收氨,过量HCl用0.1000mol/L NaOH 标准溶液回滴,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NaOH标准溶液8.10ml ,计算样品中氮的含量。

28、称取H2C2O4 ·2H2O晶体5.000g,加水溶解稀至250.0mL,移取25.00mL,用0.5000mol/LNaOH15.00mL滴定之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成浅粉色,计算晶体中H2C2O42H2O的含量。

29、含NaOH和Na2CO3的试样0.7225 g,溶解后稀释定容为100mL。取20.00mL试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135 mol/LHCl26.12mL滴定至终点,另取一份20.00m试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20.27mL滴至终点,计算试样中NaOH和Na2CO3的各自含量。

30、某试样含有NaOH和Na2CO3,称取0.5895g,用酚酞作指示剂,以

0.3000mol/L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变色用去24.08 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滴定,又用去HCl 12.02 mL,求试样中NaOH和Na2CO3的含量。 31、欲测化肥中氮含量,称样品1.000g,经克氏定氮法,使其中所含的氮全部转化成NH3,并吸收于50.00mL、0.5000mol/L标准HCl溶液中,过量的酸再用0.5000mol/L 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1.56mL,求化肥中氮的含量。 32、某含磷样品1.000g,经溶解处理后将其中磷沉淀为磷钼酸铵,再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20.00mL溶解沉淀,过量的NaOH用0.2000 mol?L-1HNO37.50mL滴定至酚酞褪色,计算试样中P2O5含量。

33、测定N、P、K复合肥,称取试样0.7569g,置于定氮仪中蒸馏,使试样中的N以NH3的形式蒸出,再用c(1/2 H2SO4)=0.2002mol/L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50.00mL吸收,剩余的硫酸用0.1004mol/L的NaOH溶液返滴,消耗20.76 mL,试计算该批复合肥中氮的含量。

34、称取混合碱试样0.6839g,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HCl溶液23.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又耗去HCl溶液26.81mL,求混和碱的组成及各组分含量。

35、称取硫酸铵试样1.6160g,溶解后稀释于250mL容量瓶中,吸取25.00mL于蒸馏装置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进行蒸馏,蒸出的氨以50.00mL、0.05100mol/L的硫酸溶液吸收,剩余的硫酸以0.09600mol/L的NaOH标准滴定溶液返滴,消耗氢氧化钠27.90 mL。计算试样中硫酸铵及氮含量。

36、为使c(HCl)=1.003mol/L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的毫升数的3倍恰好等于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问需要称取样品多少克?

32

37、150mL 1mol/L的HCl与250mL 1.5mol/L的NH3H2O溶液混合,稀释至1L。计算溶液的pH。

38、欲配制1L pH=10.00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现有250mL 10mol/L的NH3H2O溶液,还需称取NH4Cl固体多少克? 39、欲配制pH为3.00和4.00的HCOOH-HCOONa缓冲溶液1L,应分别往200mL0.20mol/L的HCO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1.0mol/L的NaOH溶液?

40、20g六亚甲基四胺,加浓HCl(按12mol/L计)4.0mL,稀释至100mL,溶液的pH值是多少?此溶液是否是缓冲溶液?

41、用0.2000 mol/L的Ba(OH)2滴定0.1000 mol/L的HAc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等于多少?

42、计算用0.1000 mol/L的NaOH滴定0.1000 mol/L的HCl在pH=4.00时的终点误差?

43、计算用0.1000 mol/L的的NaOH滴定0.1000 mol/L的HCOOH在pH=9.00时的终点误差?

44、某混合碱试样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称取该试样0.3019g,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用去0.1035mol/L的HCl溶液20.10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液,继续以同一HCl溶液滴定,一共用去HCl溶液47.70mL。试判断试样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45、称取Na2CO3、NaHCO3的混合试样0.7650g,加适量的水溶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HCl溶液50.00mL。如改用酚酞为指示剂,用上述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时,还需消耗多少毫升HCl? 4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工业硫酸的含量,称取硫酸试样1.8095g,配成250mL的溶液,移取25mL该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1233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9.34mL,试计算该工业硫酸的质量分数。

47、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称取试样5.000g,用HF酸溶解处理后,用4.0726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8.42mL,试计算该硅酸盐中SiO2的质量分数。

48、标定甲醇钠溶液时,称取苯甲酸0.4680g,消耗甲醇钠溶液25.50mL,求甲醇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49、测定钢铁中的碳含量,称取钢铁试样20.0000g,试样在氧气流中经高温燃烧,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入含有百里香酚蓝和百里酚酞指示剂的丙酮-甲醇混合吸收液中,然后用浓度为0.1503mol/L甲醇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该溶液30.50mL,试计算该钢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习题四

一、

名词解释

33

1、配位滴定:2、配合物: 3、配合物的稳定常数:4、EDTA的酸效应曲线:5、金属指示剂:6、配合物的酸效应:7、配合物的酸效应系数:8、副反应系数:9、指示剂的僵化现象:10、氧化还原掩蔽法 : 二、填空题

1、在1.0*10-3mol/L铜氨溶液中,其中游离氨的浓度为1.4*10-2。平衡时[Cu(NH3)32+]﹦_________mol/L,[Cu(NH3)42+]﹦_________ moL/L。(Cu2+~NH3络合物的lgβ1~lgβ4分别为4.30,8.0,11.0,13.3)

2、含有0.01000mol/LMg2+-EDTA络合物的pH=10的氨性溶液中,[Mg2+]=_________mol/L,[Y4-]=_________mol/L。(LgKMgY﹦8.7;pH =10,lgαY(H)﹦0.45 ) 。

3、在含有酒石酸和KCN的氨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Pb2+,Zn2+混合溶液中的Pb2+。加入酒石酸的作用是_________,KCN的作用是_________。 4、含有Zn2+和Al3+的酸性混合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_________;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_________。

5、采用EDTA为滴定剂测定水的硬度时,因水中含有少量的Fe3+、Al3+,应加入_________作掩蔽剂,滴定时控制溶液pH=_________。

6、已知Ag+--NH3络合物的lgβ1=3.2,lgβ2=7.0。当Ag+--NH3络合物溶液中的[Ag(NH3)+]﹦[Ag(NH3)2+]时,pNH3﹦_________;当[Ag(NH3)+]为最大时,pNH3﹦_________。

7、EDTA酸效应曲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溶液的pH越大,则_________越小。

8、Ca2++与PAN不显色,但加入CuY后即可指示滴定终点。今于含Ca2+的碱性试液中加入CuY和PAN后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显_________色;当以滴定EDTA至终点时的反应为_________,显_________色。

9、EDT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配位滴定常用水溶性较好的________来配制标准滴定溶液。

10、EDTA的结构式中含有两个________和四个________,是可以提供六个________的螯合剂。

11、EDTA与金属离子相键合,形成稳定性较强的具有________,具有这种环形结构的配合物称为________。

12、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不论金属离子是几价,绝大多数都是以________的关系配合。

13、EDTA配合物的有效浓度是指________而言,它随溶液的________升高而________。

14、EDTA和金属指示剂EBT分别与Ca2+,Mg2+形成配合物,其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

1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34

16、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以EDAT直接滴定Pb2+、Zn2+等离子时,终点应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

17、当EDTA的酸效应系数为1时,则表示EDTA的总浓度为________。 18、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19、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时,有时要加入掩蔽剂X来掩蔽干扰离子N,则掩蔽剂必须符合KNX________KNY和KMX________KMY以及掩蔽剂本身须________。

20、用EDTA滴定Ca2+、Mg2+总量时,以________为指示剂,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________。滴定Ca2++时,以________为指示剂, 溶液的pH必须控制在________。

21、配位滴定曲线突跃范围长短主要决定于________和________。

1.6.7×10-4,3.3×10-4 2.7.6×10-4,2.7×10-4 3.辅助络合剂,掩蔽剂;4.作缓冲剂,控制溶液的pH;作掩蔽剂,掩蔽Al3+的干扰。5.三乙醇胺,10;6.3.8,3.5;7.lgααy(H)) ~pH,αy(N)

8.CuY﹢Ca2++PAN﹦CaY﹢Cu-PAN,红;Cu-PAN +Y = CuY+PAN,浅绿 9.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氨氮,羧氧,配位原子。11.多个五元环的配合物,螯合物。12. 1:1。13. [Y4-],酸度,降低。14. CaY>MgY>MgIn>CaIn。15.利用掩蔽剂增大配合物稳定性的差别,控制溶液酸度。16.紫红,亮黄。17. CY 18. 酸效应 ,配位效应。19. >,<,无颜色。20. EBT, 10, 钙指示剂, 12;21. C(M) ,

三、单项选择题

1、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的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

A、Mg2+量 B、Ca2+量 C、Ca2+、Mg2+总量 D、Ca2+、Mg2+ 、Fe3+、Al3+总量 2、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 )

A、lgcMK′MY≥8 B、lgcMKMY≥8 C、lgcMK′MY≥6 D、lgcMKMY≥6 3、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 ) A、lgcK'MY ≤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

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 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4、EDTA 滴定 Zn2+ 时,加入 NH3-NH4Cl可( ) A、防止干扰 B、控制溶液的pH值

C、使金属离子指示剂变色更敏锐 D、 加大反应速度

5、取水样100mL,用C(EDTA)=0.020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4.00毫升,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用CaCO3 mg/L表示) A、20mg/L B、40 mg/L C、60 mg/L D、80mg/L

35

6、配位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A、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B、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C、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与C的混合色 7、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C、 pH值愈大,酸效应系数愈大

D、酸效应系数愈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愈大

8、以配位滴定法测定Pb2+时,消除Ca2+、Mg2+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配位掩蔽法 B、控制酸度法 C、沉淀分离法 D、解蔽法 9、 EDTA的有效浓度[Y]与酸度有关,它随着溶液pH值增大而(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0、 EDTA法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钙硬度是在pH=( )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A、4-5 B、6-7 C、8-10 D、12-13

11、 用EDTA测定SO42-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直接滴定 B、间接滴定 C、返滴定 D、连续滴定 12、产生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因为 ( ) A、 指示剂不稳定 B 、MIn溶解度小 C、KˊMIn < KˊMY D、KˊMIn> KˊMY 13、产生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因为 ( ) A、指示剂不稳定 B、MIn溶解度小 C、KˊMIn < KˊMY D、KˊMIn > KˊMY

14、配合滴定所用的金属指示剂同时也是一种 ( ) A、掩蔽剂 B、显色剂 C、配位剂 D、弱酸弱碱 15、使MY稳定性增加的副反应有 ( )

A、 酸效应 B、 共存离子效应 C、 水解效应 D、 混合配位效应

16、在Fe3+、Al3+、Ca2+、Mg2+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的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A、沉淀分离法 B、 控制酸度法 C、 配位掩蔽法 D 、 溶剂萃取法 17、水硬度的单位是以CaO为基准物质确定的,10为1L水中含有( ) A、1gCaO B、0.1gCaO C、0.01gCaO D、0.001gCaO

18、配位滴定中,使用金属指示剂二甲酚橙,要求溶液的酸度条件是 ( )

36

A、pH=6.3~11.6 B、pH=6.0 C、pH>6.0 D、pH<6.0

19、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金属离子M,若要求相对误差小于0.1%,则要求( )

A、CM KˊMY≥106 B、CM KˊMY≤106 C、 KˊMY≥106 D、 KˊMYαY(H)≥106

20、 配位滴定中加入缓冲溶液的原因是 ( )

A、 EDTA配位能力与酸度有关 B、 金属指示剂有其使用的酸度范围 C、 EDTA与金属离子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H+ D、 KˊMY会随酸度改变而改变 21、测定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 )消除的。

A、控制酸度法 B、配位掩蔽法 C、氧化还原掩蔽法 D、沉淀掩蔽法 22、 与配位滴定所需控制的酸度无关的因素为 ( )

A、金属离子颜色 B、酸效应 C、羟基化效应 D、指示剂的变色 23、EDTA与金属离子多是以( )的关系配合。 A、1:5 B、1:4 C、1:2 D、1:1 四、多项选择题

1、对于酸效应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利用酸效应曲线可确定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低酸度 B、利用酸效应曲线可找出单独滴定某种金属离子时所允许的最高酸度 C、利用酸效应曲线可判断混合金属离子溶液能否进行连续滴定

D、绘制酸效应曲线时,金属离子的浓度均假设为0.02mol/L(以滴定终点的溶液体积计)

E、酸效应曲线代表溶液的pH值与溶液中MY的绝对稳定常数的对数值(lgKMY)以及溶液中EDTA的酸效应系数的对数值(lgα)之间的关系 2、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增大滴定剂的浓度 B、控制溶液温度 C、控制溶液的酸度 D、利用掩蔽剂消除干扰 3、EDTA直接滴定法需符合( )

A、 c(M)K’MY≥10-6 B、 c(M)K’MY≥c(N)K’NY

C、c(M)K’MY/ c(N)K’NY ≥105 D、 要有某种指示剂可选用 4、某EDTA滴定的pM突跃范围很大,这说明滴定时的( )

A、 M的浓度很大 B、 酸度很大 C、 反应完成的程度很大 D、 反应平衡常数很大

5、在EDTA滴定中,下列( )能降低配合物MY的稳定性。

37

A、 M的水解效应 B、 EDTA的酸效应 C、 M的其他配位效应 D、 pH的缓冲效应

6、EDTA滴定Ca2+离子的pCa突跃本应较大,但实际滴定中却表现为很小,这可能是由于滴定时( )

A、 溶液的pH值太高了 B、 被滴定物浓度太小了 C、 指示剂变色范围太宽了 D、 反应产物的副反应严重了

7、在EDTA(Y)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指示剂(In)的应用条件是( ) A、In与MY应有相同的颜色 B、In与MIn应有显著不同的颜色

C、In与MIn应当都能溶于水 D、MIn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且K’MIn>K’MY E、MIn应有足够的稳定性,且K’MIn〈〈 K’MY。

8、由于铬黑T不能指示EDTA滴定Ba2+,在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时,常用下列何种滴定法测定钡量( )

A、沉淀掩蔽法B、返滴定法C、置换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E、直接滴定法 9、 EDTA 的副反应有 ( )

A、 配位效应 B、 水解效应 C、 共存离子效应 D、 酸效应 五、判断题

1、配位滴定法中指示剂的选择是根据滴定突跃的范围。

2、 EDTA的酸效应系数与溶液的pH有关,pH越大,则酸效应系数也越大。 3、在配位反应中,当溶液的pH一定时,KMY越大则K’MY就越大。 4、金属指示剂是指示金属离子浓度变化的指示剂。 5、造成金属指示剂封闭的原因是指示剂本身不稳定。

6、若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反应速度慢,则一般可采用置换滴定方式进行测定。

7、EDTA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值),溶液的pH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该金属离子了。

8、金属指示剂In,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MIn,当[MIn]与[In]的比值为2时对应的pM与金属指示剂In的理论变色点pMt相等。

9、用EDTA进行配位滴定时,被滴定的金属离子(M)浓度增大,lgK MY也增大,所滴定突跃将变大。

10、用EDTA法测定试样中的Ca2+和Mg2+含量时,先将试样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为5.5~6.5,并进行过滤,目的是去除Fe3+、Al3+ 等干扰离子。 11、表观稳定常数是考虑了酸效应和配位效应后的实际稳定常数 12、 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滴定时终点没有出现。

13、在配位滴定中,若溶液的pH值高于滴定M的最小pH值,则无法准确滴定。

38

14、配位滴定中,溶液的最佳酸度范围是由EDTA决定的。

15、铬黑T指示剂在pH=7~11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16、滴定Ca2+、Mg2+总量时要控制pH≈10,而滴定Ca2+分量时要控制pH为12~13。若pH=13时测Ca2+则无法确定终点。

17、采用铬黑T作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为蓝色变为紫红色。 18、配位滴定不加缓冲溶液也可以进行滴定。

19、酸效应曲线的作用就是查找各种金属离子所需的滴定最低酸度。 20、只要金属离子能与EDTA形成配合物,都能用EDTA直接滴定。 21、在水的总硬度测定中,必须依据水中Ca2+的性质选择滴定条件。 22、钙指示剂配制成固体使用是因为其易发生封闭现象。

23、配位滴定中pH≥12时可不考虑酸效应,此时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与绝对稳定常数相等。

24、EDTA配位滴定时的酸度,根据lgCM K’MY≥6就可以确定。 25、一个EDTA分子中,由2个氨氮和4个羧氧提供6个配位原子。 26、掩蔽剂的用量过量太多,被测离子也可能被掩蔽而引起误差。

27、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时,不论金属离子的化学价是多少,一般均是以1∶1的关系配合。

28、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常用方法有:控制溶液酸度和利用掩蔽的方法。 29、在配位滴定中,要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须满足lgKMY-lgKNY ≥5。 30、能够根据EDTA的酸效应曲线来确定某一金属离子单独被滴定的最高pH值。 31、在只考虑酸效应的配位反应中,酸度越大形成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 32、水硬度测定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的NH3 ·H2O-NH4Cl溶液,其目的是保持溶液的酸度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 六、简答题

1、EDTA和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

2、配位滴定中什么是主反应?有哪些副反应?怎样衡量副反应的严重情况? 3、配合物的绝对稳定常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引入条件稳定常数?

4、试比较酸碱滴定和配位滴定,说明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能够被准确滴定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

6、配位滴定的酸度条件如何选择?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7、酸效应曲线是怎样绘制的?它在配位滴定中有什么用途?

39

8、金属离子指示剂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金属离子指示剂使用时要求一定的pH范围。

9、什么是配位滴定的选择性?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有哪些? 10、配位滴定的方式有几种?它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1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

12、 使用金属指示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3、如何选择配位掩蔽剂? 14、影响配位滴定突跃的因素? 七、计算题

1、根据EDTA的各级解离常数,计算pH=5.0和pH=10.0时的lgαY(H)值,并与表4-3比较是否符合?

2、分别含有0.02mol/L的Zn2+、Cu2+、Cd2+、Sn2+、Ca2+的五种溶液,在pH=3.5时,哪些可以用EDTA准确滴定?哪些不能被EDTA滴定?为什么? 3、当pH=5.0时,Co2+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水解等副反应)?当Co2+浓度为0.02mol/L时,能否用EDTA标准滴定Co2+?

4、在Bi3+和Ni2+均为0.01mol/L的混合溶液中,试求以EDTA溶液滴定时所允许的最小pH值。能否采取控制溶液酸度的方法实现二者的分别滴定? 5、用纯CaCO3标定EDTA溶液。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溶液,吸取25.00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待标定的EDTA溶液滴定,用去24.50mL。

(1) 计算EDT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计算该EDTA溶液对ZnO和Fe2O3的滴定度。

6、在pH=10的氨缓冲溶液中,滴定100.0mL含Ca2+、Mg2+的水样,消耗

0.01016mol/L的EDTA标准溶液15.28mL;另取100.0mL水样,用NaOH处理,使Mg2+生成Mg(OH)2沉淀,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10.43mL,计算水样中CaCO3和MgCO3的含量(以ug/mL表示)。

7、称取铝盐试样1.250g,溶解后加入0.05000mol/L的EDTA溶液25.00mL,在适当条件下反应后,以调节溶液pH为5~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

0.02000mol/L的Zn2+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EDTA,消耗Zn2+溶液21.50mL,计算铝盐中铝的质量分数。

8、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的含量。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到250.0mL,移取溶液25.00 mL,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用

0.01024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计算试样中氯化锌的质量分数。

9、称取含Fe2O3和Al2O3的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以磺基水杨酸做指示剂,以0.02008mol/L的EDTA 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15.20mL,再加入上述EDTA溶液25.00mL,加热煮沸使EDTA与Al3+反应完全,调节pH=4.5,

40

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mol/L的Cu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试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10、欲测定有机试样中的含磷量,称取试样0.1084g,处理成试液,并将其中的磷氧化成PO43-,加入其它试剂使之形成MgNH4PO4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溶解于盐酸中并用NH3-NH4Cl缓冲溶液调节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需用0.01004mol/L的EDTA21.04mL滴定至终点,计算试样中磷的质量分数。 11、移取含Bi3+、Pb2+、Cd2+的试液25.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1时用0.02015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0.28mL。调节pH=5.5,继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30.16mL。再加入邻二氮菲使与Cd2+-EDTA配离子中的Cd2+发生配合反应,被置换出的EDTA再用0.02002mol/L的Pb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0.15mL,计算溶液中Bi3+、Pb2+、Cd2+的浓度。

12、称取0.5000g煤试样,灼烧并使其中的S完全氧化转移到溶液中以SO42-形式存在。除去重金属离子后,加入0.05000mol/L的BaCl2溶液20.00mL,使之生成BaSO4沉淀。再用0.02500mol/L的EDTA溶液滴定过量的Ba2+,用去20.00mL,计算煤中S的质量分数。

13、称取锡青铜试样(含Sn、Cu、Zn和Pb)0.2643g,处理成溶液,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其中所有重金属离子均形成稳定的EDTA的配合物。过量的EDTA再pH=5~6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Ac)2标准溶液回滴。再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少许固定NH4F使SnY转化成更稳定的SnF62-,同时释放出EDTA,最后用0.01163mol/L的Zn(Ac)2标准溶液滴定EDTA,消耗Zn(Ac)2标准溶液20.28mL。计算该铜合金中锡的质量分数。

14、测定25.00mL试液中的镓(Ⅲ)离子,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25mL浓度为0.05mol/L的Mg-EDTA溶液时,置换出的Mg2+以EBT为指示剂,需用0.05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10.78mL滴定至终点。计算(1)镓溶液的浓度;(2)该试液中所含镓的质量(g)。

15、欲测定某试液中的Fe2+、Fe3+的含量。吸取25.00mL该试液,在pH=2时用浓度为0.01500mol/L的EDTA滴定,消耗15.40mL,调节pH=6,继续滴定,又消耗14.10mL,计算其中Fe2+、Fe3+的浓度(mg/mL)。

16、称取0.5000g粘土试样,用碱熔后分离SiO2,定容250.0mL。吸取100mL,在pH=2~2.5的热溶液中,用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以0.02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Fe3+,消耗5.60mL。滴定后的溶液在pH=3时,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调pH=4~5,煮沸,用PAN作指示剂,以CuSO4标准溶液(每毫升含纯CuSO45H20 0.00500g)滴定至溶液呈紫红色。再加入NH4F,煮沸后,又用CuS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CuSO4标准溶液24.15mL,计算粘土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17、将镀于5.04cm某惰性材料表面上的金属铬(ρ=7.10g/cm3)溶解于无机酸中,然后将此酸性溶液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该试液,调节pH=5后,加入25.00mL的0.02010mol/L的EDTA溶液使之充分螯合,过量的EDTA用0.01005mol/L的Zn(Ac)2溶液回滴,需8.24mL可滴定至二甲酚橙指示剂变色。该惰性材料表面上铬镀层的平均厚度为多少毫米 ?

41

18、用下列基准物质标定0.02mol/LEDTA溶液,若使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消耗在30mL左右,分别计算下列基准物的称量范围。 (1) 纯Zn粒; (2) 纯CaCO3; (3) 纯Mg粉; 19、条件稳定常数计算

(1) pH =10 EDTA与Mg2+形成配合物时计算lgK’MgY (2) pH =8 EDTA与Ca2+形成配合物时计算lgK’CaY (3) pH =5 EDTA与Zn2+形成配合物时计算lgK’ZnY

(4) pH =10 NH3=0.1mol/L时,EDTA与Zn2+形成配合物时计算lgK’ZnY 20、单一离子与混合离子滴定,介质酸度选择。

若EDTA滴定等浓度下述单一离子,EDTA浓度0.01mol/L,计算准确滴定介质最高酸度与最低酸度。

(1) Bi3+ (2) Cd2+ (3) Al3+ (4) Mg2+ (5) Zn2+

(6) Ca2+ (7). Bi3+—Pb2+ (8). Fe3+ —Al3+—Ca2+—Mg2+

21、水泥成分分析,称样1.000g溶解后。定量移入250mL容量瓶中,准确移取22.00mL进行滴定,在pH=2介质中异黄汲水杨酸为指示剂,以0.0200mol/LEDTA

3+

滴定Fe,消耗EDTA30.00mL,然后加入上述溶液25.00mL加热煮沸,在pH=5介质以XO为指示剂,用0.02000mol/LCu2+标准溶液滴定Al3+,消耗5.00mL,再调pH=10氨性介质EBT为指示剂,EDTA滴定Ca2+-Mg2+,消耗EDTA45.00mL,用NaOH沉淀Mg2+后,以钙指示剂指示终点,EDTA滴定Ca2+消耗EDTA=10.00mL,计算样品中Fe2O3 、Al2O3 、CaO 、MgO含量。

22、今将2.318g合金样品溶于热HNO3中,析出沉淀经灼烧称量0.3661g测Sn。溶液定量移入500mL容量瓶中,。移取50.00mL,pH=2介质0.0500mol/LEDTA滴定Bi,消耗EDTA11.20mL,调节pH=5~6六次甲基四胺介质,仍以XO为指示剂,EDTA滴定Pb+Cd消耗10.80mL,再加入邻二氮菲与Cd生成配合物吸出等量EDTA,用0.04630mol/LPb(NO3)2标准溶液滴定EDTA到终点,消耗Pb(NO3)2 6.15mL测得Cd量,分别计算Sn、Bi、Cd、Pb含量。

23、称取Zn、Al合金试样0.2000g,溶解后调至pH=3.5,加入50.00mL、

0.05132mol/LEDTA煮沸,冷却后加入乙酸缓冲溶液调至pH=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5000mol/L标准ZnSO4溶液滴定至由黄变成红色,用去5.08mL。再加定量NH4F,加热至40℃,用上述ZnS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70mL,计算试样中Zn和Al的各自含量。

24、测定硫酸盐中的SO42-。称取试样3.000 g,溶解后,配制成250.0mL溶液,吸取25.00mL,加入c(BaCl2)=0.05000 mol/LBaCl2溶液25.0mL。加热沉淀后,用0.02000mol/LEDTA滴定剩余Ba2+ ,消耗EDTA溶液17.15mL,计算硫酸盐试样中SO42- 的质量分数。

25、分析Cu-Zn-Mg合金,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配成100.00mL试液,移取25.00mL,调PH=6.0,用PAN作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滴定Cu2+ +和Zn2+ 用去37.30mL。另移取25.00mL调至pH=10,加KCN,掩蔽Cu2+ 和Zn2+

42

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至终点,用去4.10mL,然后再滴加甲醛以解蔽Zn2+ ,再用EDT滴定,又用去13.40mL,计算试样中Cu2+ 、Zn2+ 、Mg2+ 的各自含量。

26、分析Pb、Zn、Al合金时,称取合金0.4800g,溶解后,用容量瓶准确配制成100mL试液。吸取25.00mL试液,加KCN将Zn2+ 掩蔽。然后用c(EDTA)=0.02000mol/L的EDTA滴定Pb2+ 和Mg2+ ,消耗EDTA溶液46.40mL;

2+

继续加入二巯基丙醇(DMP)掩蔽Pb ,使其置换出等量的EDTA,再用

c(Mg2+)=0.01000mol/LMg2+ 标准溶液滴定置换出的EDTA,消耗Mg2+ 离子溶液22.60mL;最后加入甲醛解蔽Zn2+,再用上述EDTA滴定Zn2+ ,又消耗EDTA溶液44.10mL。计算合金中Pb、Zn、Mg的质量分数。

27、移取含Bi3+ 、Pb2+ 试液50.0mL各两份,其中一份以XO为指示剂,用0.01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25.0mL,于另一份试液中加入铅汞齐,待Bi3+ 置换反应完全后,用同一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0.0mL,计算试液中的Bi3+ 、Pb2+ 浓度各为多少? 28、称取含硫试样0.3010g,处理为可溶性硫酸盐,溶于适量水中,加入BaCl2溶液30.00ml,形成BaSO4沉淀,然后用c(EDTA)=0.02010mol/L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Ba2+ ,消耗10.02ml。在相同条件下,以30.00mLBaCl2溶液做空白试验,消耗25.00ml的EDTA溶液。计算试样中硫含量的质量分数。 29、用纯Zn标定EDTA溶液,若称取的纯Zn粒为0.5942克,用HCl溶液溶解后转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吸取该锌标准溶液25.00mL,用EDTA溶液滴定,消耗24.05mL,计算EDTA溶液的准确浓度。

30、称取含钙试样0.2000g,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吸取此溶液25.00mL,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在pH=12.0时用0.02000 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EDTA19.86 mL,求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1、测定合金钢中Ni的含量。称取0.500g试样,处理后制成250.0mL试液。准确移取50.00mL试液,用丁二酮肟将其中沉淀分离。所得的沉淀溶于热HCl中,得到Ni2+试液。在所得试液中,加入浓度为0.05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30.00mL,反应完全后,多余的EDTA用c(Zn2+)=0.02500mol/L标准液溶液返滴定,消耗14.56mL,计算合金钢中试样的质量分数。

32、称取的Bi、Pb、Cd合金试样2.420g,用HNO3溶解后,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成溶液。移取试液50.00mL,调pH=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

c(EDTA)=0.02479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消耗EDTA25.67mL。再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将pH调至5,再以上述EDTA滴定,消耗EDTA溶液24.76mL。再加入邻二氮菲,此时用c(Pb(NO3)2)=0.02479 mol/L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消耗6.76mL。计算合金试样中Bi、Pb、Cd的质量分数。

33、称取含氟矿样0.5000g,溶解后,在弱碱介质中加入0.1000mol/LCa2+标准溶液50.00mL,Ca2+将F-沉淀后分离。滤液中过量的Ca2+,在pH=10.0的条件下用0.05000mol/LEDTA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20.00mL。计算试样中氟的质量分数。 34、锡青铜中Sn的测定。称取试样0.2000g,制成溶液,加入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使共存Cu2+、Zn2+、Pb2+的全部生成配合物。剩余的EDTA用0.1000mol/LZn(Ac)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不计消耗体积)。

43

然后加入适量NH4F,同时置换出EDTA(此时只有Sn4+与F-生成SnF62-),再用Zn(Ac)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2.30mL,求锡青铜试样中Sn的质量分数。 35、取干燥的Al(OH)3凝胶0.3986g,处理后在250mL容量瓶中配制成试液。吸取此试液25.00mL,准确加入0.05000 mol/LEDTA溶液25.00mL,反应后过量的EDTA用0.05000mol/LZn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15.02mL,计算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习题五

一、 名词解释

1、氧化还原滴定:2、电极电位:3、标准电位:4、条件电极电位:5、诱导反应:6、自身指示剂:7、显色指示剂 :8、高锰酸钾法:9、重铬酸钾法: 10、碘量法: 1.氧化还原滴定: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进行的滴定。 2.电极电位:电极与溶液接触时所产生的电位差。

3.标准电位: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时的电极电位。

4. 条件电极电位:它是在一定的介质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均为 1 mol/L时的电极电位。

5.诱导反应:这种因某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而促进另一种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诱导作用,反应称为诱导反应。 6. 自身指示剂:以滴定剂本身颜色指示滴定终点。

7.显色指示剂:种指示剂本身并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滴定剂或被测定物质发生显色反应,而且显色反应是可逆的,因而可以指示滴定终点。 8.高锰酸钾法:利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还原性物质的滴定分析法。 9.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为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0.碘量法: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二、填空题

1、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填A,B,C,D)

(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还原速率被加速_________。 (2) MnO4 -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_________。 (3)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_________。 A.催化反应 B.自动催化反应 C.副反应 D.诱导反应

2、向20.00mL0.1000mol/L的Ce4+溶液分别加入15.00mL及25.00mL0.1000mol/L的Fe2+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为_________及_________。(

44

3、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As2O3为基准物质标定I2溶液的浓度时,溶液应控制在pH为_________左右。 4、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时,有少K2Cr2O7量撒在天平盘上而未发现,则配得的标准溶液真实浓度将偏________;用此溶液测定试样中Fe的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__误差(填正或负),用它标定Na2S2O3溶液,则所得浓度将会偏

________;以此Na2S2O3溶液测定试样中Cu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误差(正或负)。

5、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

,则下列滴定

反应:2Fe3+Sn2+=2Fe2++Sn4+平衡常数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Fe2+)/c(Fe3+)为________。 6、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

;,则以Fe3+

滴定Sn2+至99.9%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滴定至100.1%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计量点前后电位改变不对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氧化还原滴定,在化学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约的长短与________两电对的________有关。它们相差越________,电位突约越________。

8、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大都是结构复杂的________,它们具有________性质,它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型具有不同的________。

9、直接碘量法是利用________作标准滴定溶液来直接滴定一些________物质的方法,反应只能在________性或________性溶液中进行。

10、间接碘量法分析过程中加入KI和少量H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KMnO4是一种强________剂,在酸性溶液中KMnO4与还原剂作用时可以获得________个电子而被________成________。反应中常用________来酸化。 12、利用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标定硫代硫酸钠一般可以选择为________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一般可以选择为________基准物。

14、氧化还原滴定中,采用的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5、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________转移的反应,比较复杂,反应常是分步进行,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因此,氧化还原滴定是,需注意________速度于________速度相适应。

16、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氧化还原滴定前,经常要把待测组分处理成一定的价态,这一步骤称为________。

18、高锰酸钾在强酸介质中被还原为________,在微酸,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还原为________,强碱性介质中还原为________。

45

三、单项选择题

1、碘量法滴定的酸度条件为( ) A、弱酸 B、强酸 C、弱碱 D、强碱

2、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盐溶液,滴定应该是( ) A、将草酸盐溶液煮沸后,冷却至85℃再进行 B、在室温下进行

C、将草酸盐溶液煮沸后立即进行 D、将草酸盐溶液加热至75—85℃时进行 3、以K2Cr2O7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时,滴定前加水稀释时是为了( ) A、便于滴定操作 B、保持溶液的弱酸性 C、防止淀粉凝聚 D、防止碘挥发 4、在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 A、 滴定开始时 B、滴定近终点时

C、滴入标准溶液近50%时 D、滴入标准溶液至50%后

5、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S2-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 ) A、MnO4-+S2-+4H+=MnO2+S↓+2H2O↓ B、2 MnO4-+5S2-+16H+=2Mn2++5S↓+8H2O C、MnO4-+S2-+4H+=Mn2++SO2↑+2H2O D、2 MnO4-+S2-+4H+=2 MnO42-+SO2↑+2H2O

6、用基准物Na2C2O4标定配制好的KMnO4溶液,其终点颜色是( ) A、蓝色 B、亮绿色 C、紫色变为纯蓝色 D、粉红色

7、用Na2C2O4标定高锰酸钾时,刚开始时褪色较慢,但之后褪色变快的原因( ) A、 温度过低 B 、反应进行后,温度升高 C、 Mn2+催化作用 D 、高锰酸钾浓度变小

8、间接碘量法若在碱性介质下进行,由于( )歧化反应,将影响测定结果。 A、S2O32- B、I- C、I2 D、S4O62-

9、已知EoCl2/Cl-=2.85V Eol2/I-=1.36V EoBr2/Br-=1.08V则还原能力次序为( ) A、Br->Cl->F- B、F-Br-Cl- C、Cl-

10、用 H2C2O4 ·2H2O标定 KMnO4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一般不超过( )以防 H2C2O4的分解。

A、60℃ B、75℃ C、40℃ D、85℃

11、为减小间接碘量法的分析误差,下面哪些方法不适用( ) A、开始慢摇快滴,终点快摇慢滴 B、反应时放置于暗处 C、加入催化剂 D、在碘量瓶中进行反应和滴定

12、当增加反应酸度时,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的是 ( )

46

A、Fe3+ B、I2 C、K2 Cr2 O7 D、Cu2+

13、重铬酸钾滴定法测铁,加入H3 PO4 的作用,主要是 ( )

A、防止沉淀 B、提高酸度 C、降低Fe3+/Fe2+电位,使突跃范围增大 D、防止Fe2+氧化

14、 重铬酸钾法滴定铁的操作中,加入HgCl2 ,主要是为了( ) A、氧化Fe2+ B、掩蔽Fe3+ C、除去H2 O D、除去过量SnCl2 15、 配制淀粉指示剂,加入HgI2 是为了( )

A、抑制细菌生长 B、加速溶解 C、易于变色 D、防止沉淀

16、重铬酸钾法中,为减小Cr3+的绿色影响终点的观察,常采取的措施是( ) A、加掩蔽剂 B、加有机溶剂萃取除去 C、加沉淀剂分离 D、加较多水稀释 17、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

A、KMnO4 溶液滴定H2 O2 B、KMnO4 法测定MnO2 C、碘量法测定 Na2 S D、溴量法测定苯酚 18、关于制备I2 标准溶液错误的说法是( )

A、由于碘的挥发性较大,故不宜以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 B、标定I2 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Na2 C2 O4 C、I2 应先溶解在浓KI溶液中,再稀释至所需体积 D、标定I2 溶液的常用基准试剂是As2 O3 19、 KMnO4 滴定 所需的介质是 ( ) A、硫酸 B、盐酸 C、磷酸 D、硝酸 20、 淀粉是一种 ( )指示剂

A、自身 B、氧化还原型 C、专属 D、金属 21、 标定I2 标准溶液的基准物是:( ) A、As2O3 B、K2 Cr2 O7 C、Na2 CO3 D、H2 C2 O4

22、用K2 Cr2 O7 法测定Fe2+,可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 ) A、甲基红-溴甲酚绿B、二苯胺磺酸钠 C、铬黑T D、自身指示剂 23、用KMnO4 法测定Fe2+,可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 ) A 、红-溴甲酚绿 B、二苯胺磺酸钠 C、铬黑T D、自身指示剂

24、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哪个( )(A、KIO3 (

) B、H2 O2 (

) )

47

C、HgCl2 ( ) D、SO3 2-( )

25、在1mol/L的H2 SO4溶液中, ; ;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 )

A、二苯胺磺酸钠(C、邻二氮菲-亚铁(

) B、邻苯胺基苯甲酸() 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

) )

26、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 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 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

27、碘量法测定CuSO4 含量,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下列叙述其作用错误的是 ( )

A、还原Cu2+为Cu+ B、防止I2 挥发 C、与Cu+形成CuI沉淀 D、把CuSO4 还原成单质Cu

28、间接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大高,将会( ) A、反应不定量 B、I2 易挥发

C、终点不明显 D、I- 被氧化,Na2 S2 O3 被分解 29、 在间接碘法测定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边滴定边快速摇动

B、加入过量KI,并在室温和避免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滴定 C、在70-80℃恒温条件下滴定 D、 滴定一开始就加入淀粉指示剂

30、以K2 Cr2 O7 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用0.02mol/LK2 Cr2 O7 滴定。设试样含铁以Fe2 O3(其摩尔质量为150.7g/mol)计约为50%,则试样称取量应为( ) A、0.1g左右 B、0.2g左右 C、1g左右 D、0.35g左右

31、间接碘量法测定水中Cu2+含量,介质的pH值应控制在( ) A、 强酸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强碱性

32、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Vc)的含量,Vc的基本单元是 ( ) A、 Vc B、 Vc C、Vc D、 Vc

33、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

A、蓝色恰好消失 B、出现蓝色 C、出现浅黄色 D、黄色恰好消失 34、( )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A、升华碘 B、KIO3 C、K2 Cr2 O7 D、KBrO3

48

35、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 ) A、碘的颜色 B、I-的颜色

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D、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 36、配制I2 标准溶液时,是将I2 溶解在( )中。 A、水 B、KI溶液 C、HCl溶液 D、KOH溶液 四、多项选择题

1、 在酸性介质中,以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时,对滴定速度的要求错误的是( )

A、滴定开始时速度要快 B、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开始时快,以后逐渐缓慢 D、始终缓慢进行

2、对于间接碘量法测定还原性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被滴定的溶液应为中性或微酸性 B、被滴定的溶液中应有适当过量的KI

C、近终点时加入指示剂,滴定终点时被滴定的溶液的蓝色刚好消失 D、滴定速度可适当加快,摇动被滴定的溶液也应同时加剧 E、被滴定的溶液中存在的Cu2+离子对测定无影响

3、用相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情况,它可以判断( ) A、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B、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C、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4、下列氧化物中,当增加反应酸度时哪些氧化剂的电极电位会增大( ) A、 I2 B、 KIO3 C、 FeCl3 D、 K2Cr2O7

5、在碘量法中为了减少I2的挥发,常采用的措施有( ) A、 使用碘量瓶 B、 溶液酸度控制在pH>8

C、 适当加热增加I2的溶解度,减少挥发 D、 加入过量KI 6、以下关于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产生特殊颜色的试剂称氧化还原指示剂

B、专属指示剂本身可以发生颜色的变化,它随溶液电位的不同而改变颜色 C、以K2Cr2O7滴定Fe2+,采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是紫红色褪去 D、在高锰酸钾法中一般无须外加指示剂

E、邻二氮菲-亚铁盐指示剂的还原形是红色,氧化形是浅蓝色 7、重铬酸钾法与高锰酸钾法相比,其优点有( ) A、 应用范围广B、K2Cr2O7溶液稳定C、K2Cr2O7无公害

49

D、K2Cr2O7易于提纯E、在稀盐酸溶液中,不受Cl- 影响

8、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时,应用新煮沸的冷却蒸馏水并加入少量的Na2CO3,其目的是( )

A、防止Na2S2O3氧化 B、增加Na2S2O3溶解度 C、驱除CO2 D、易于过滤 E、杀死微生物

9、硫代硫酸钠的标准溶液不是采用直接法配制法而是采用标定法,是因为( ) A、无水硫代硫酸钠摩尔重量小

B、结晶硫代硫酸钠含有少量杂质,在空气易风化和潮解 C、结晶的硫代硫酸钠含有结晶水,不稳定 D、其水溶液不稳定,容易分解 五、判断题

1、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2、 由于 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3、 间接碘量法要求在暗处静置,是为防止I-被氧化。

4、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5、间接碘量法加入KI一定要过量,淀粉指示剂要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6、使用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近终点时加入;使用间接碘量法滴定时,淀粉指示剂应在滴定开始时加入。

7、配好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后煮沸约10min。其作用主要是除去CO2和杀死微生物,促进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趋于稳定。 8、碘法测铜,加入KI起三作用: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9、配制KMnO4标准溶液时,需要将KMnO4溶液煮沸一定时间并放置数天,配好的KMnO4溶液要用滤纸过滤后才能保存。

10、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11、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12、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在HCl介质中进行。 13、标定KMnO4溶液时,第一滴KMnO4加入后溶液的红色褪去很慢,而以后红色褪去越来越快。

14、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15、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

16、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标定。

5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