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方案

上周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两篇散文,文采横溢,交相辉映:一篇是 雄浑的洞庭湖景色,一篇是秀丽的琅琊风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千古绝唱”。这两篇散文,都以写景见长,堪称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在课外看过许多资料的基础上,谁能说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基本结论:

①两篇文章在写景在时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岳阳楼记》写“霪雨霏霏”的天气,有阴风,有浊浪,白天“樯倾楫摧”,夜晚“虎啸猿啼”,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景象;写“春和景明”的日子,天光、碧水、沙鸥、锦鳞、芷兰、皓月,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皎洁, 是一片欢乐明快的景象。《醉翁亭记》写景抓住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的特点。用“日出而林霏开”写早晨,用“云归而岩穴瞑”写傍晚,写出了一天中景色的变化;用野花幽香写春天,用绿树成荫写夏天,用风高霜洁写秋天,用水落石出写冬天,抓住了景物的季节特征。

② 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岳阳楼记》在描写了阴天的景色之后,发出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叹息之情;描写了晴天的景色之后,又表达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之情。《醉翁亭记》在写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之后,也发出了“乐亦无穷也”的陶醉之情。

那么,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基本结论:

①两篇文章在写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岳阳楼记》写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浓;《醉翁亭记》写琅琊风光,却比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阳楼记》写景,都是四个字一句,非常整齐;《醉翁亭记》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很整齐。

③范仲淹写景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欧阳修写的却是自己眼前的实景。

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出于表达主题的需要。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两篇文章又都是在受贬降职时写的。这两篇文章在主题上有什么异同点?

基本结论:

①两位作者都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他们表达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与民同悲,与民同乐。

②两篇文章的侧同点不同。范仲淹抒发的是一种“忧”情,欧阳修表达的是一种“乐”意。读了《岳阳楼记》,总觉得范仲淹胸怀旷达,抱负远大;读了《醉翁亭记》,总觉得欧阳修有种自我陶醉而又排遣谪居苦闷的感觉。

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率军阵守边关,屡立战功;任参知政事时,又进行过政治改革。他不仅是一位诗文大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所以,他思想中忧国忧民的成份很重,思想境界也很高;欧阳修虽也做过官,但一生主要是写作,只是一位文学家,却称不上政治家,在“与民同乐”的背后,也寄托了自己被贬以后的抑郁之情。

总结:

山光湖色心浩茫,各领风骚亭楼上。

1、“或异二者之为”一句中“二者”指 。“为”的意思是 ,文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

·迁客骚人 心理活动 “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其喜洋洋者矣。”

2、《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都是抒情散文。试比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

·同的方面:《岳阳楼记》提出“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可贵的。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一 、文章特色 1、文体相同 三篇都是“记”,记,是一古代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为了记述事物的文章,但是在记事的同时写景、抒情、议论。三篇文章都是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妙文,但同中有异。《桃花源记》则侧重叙事和写景,以武陵渔人发现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为线索,极力描写桃林之奇异、桃源之优美、民风之淳朴、生活之安定。借以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岳阳楼记》则是先叙作文来由,接着极力铺陈洞庭的雄伟壮观和悲喜二景,并且由景入情、最后才以“嗟乎”引发议论,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和忧乐观。《醉翁亭记》又不尽相同,借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在山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而这其中又以写景为主,三篇文章都以优美的文字,创造了优美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 2、骈散结合

三篇文章的作者虽然隔了七八百年,但是流诸笔端的风格却大同小异,三篇文章的语言,都是典型的骈散结合,《桃花源记》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林,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写桃源。《岳阳楼记》大量运用骈句,如“衔远山,吞长江”、“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的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细细推敲,三者在骈散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桃花源记》,还是以散言为主,而《岳阳楼记》在骈文上算得是经典,《醉翁亭记》全文共用了二十一个“也”,将长句短句夹杂开来,读时让人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恣。这正是欧阳修所倡导的“用古文改造骈文,骈、散既分流又相互融合,骈文散文化”的主张。 二 、人生际遇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未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作为“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的陶渊明却不容于这个社会,只有“罢官弃置去”,归隐田园,种豆赏菊醉酒写诗读史以自娱,保全自己那菊花般的高洁的情操。范仲淹、欧阳修生活在“风吹雨”、“雨打萍”、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外有夏和金的年年入侵,内则“官僚机构臃肿、军队数量增加、百姓负担加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作为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的范仲淹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却也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诬陷他与滕子京、

富弼、欧阳修等人结交朋党,这使得原本就没有主见的宋仁宗下诏废弃了“庆历新政”,于是范仲淹等人先后被逐出朝廷,贬落他乡。滕子京被到岳州作知府,范仲淹被到邓州作知州,欧阳修被到安徽滁县作太守。在比较中可以看出陶渊明、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不如意者,都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都是天涯沦落人,都是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无奈者。稍微不同的是陶渊明是自动离职、范仲淹欧阳修是被迫离职。 三 、人生态度

三位作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但是他们所持的人生态度却不尽相同。陶渊明完全是恪守着儒家的“达者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把自己个人的节操、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所以他“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采取一种消极的方式来远离那个肮脏的官场、逃避这个黑暗的社会,借酒醉来麻木自己,眼不见,心为静,他在纵情山水与酒的同时留下了许多的诗歌,开创了“田园”诗风。而范仲淹、欧阳修则和他不同,就算是被斥被贬,他们仍是无怨无悔的关心着国家与百姓,官越做越小了,但是还有一个小官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一个地方就要让一个地方的百姓谋福利,滕子京让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在邓州“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开仓赈灾、兴修水利,欧阳修让滁县政治清明,并能与民同乐。可以说陶渊明是“独善其身”, 范仲淹欧阳修等是始终把眼光关注着百姓。尤其是范仲淹始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丝毫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

初中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一、阅读时可从文体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例如《马说》和《爱莲说》,都是古代的一种体裁,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马说》借题发挥,通过封建社会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爱莲说》通过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下列文章:《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他们的体裁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有“传记”(《五柳先生传》)。“记”“说”“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桃花源记》《惠子相梁》故事性强,想像丰富。《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以上作品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五柳先生传》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这些文章都可从内容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 二、可从主人公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例如,可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与《出

师表》中的诸葛亮有何异同。学生通过讨论,很快明确:两个人都是谏臣,都忠心耿耿,都有远见卓识;不同的是,一个是讽谏,用暗示、比喻的方法提建议;一个则是直谏,用表文的方式直接向君主提建议。初中文言文中以写人篇为主的文章有:《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五柳先生传》,以上作品都是人物传记,有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也有自传(《五柳先生传》)。《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都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的性格。《陈涉世家》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表现在他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诸葛亮洞悉时事,高瞻远瞩表现在他与刘备论天下形势时。这几篇文章又都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陈涉世家》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唐雎不辱使命》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对话描写也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的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以上这些文章都可从分析主人公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

三、可从景物入手比较文章的内容。例如《三峡》和《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写景抒情的文章。《三峡》描写了三峡壮丽秀美的三峡风光,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则描写了优美的庭中月景,抒发了作者宁静淡泊、旷达乐观的心情。初中描写山水的散文有:《山市》《三峡》《答谢钟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这些作品都是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通过描写奇山异水,自然景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记承天寺夜游》是“记”。《答谢钟书书》《与朱元思书》是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秀丽的山水景物。尽管文体有所不同,但都是叙事、写景、状物的成分居多,而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操和抱负。其中《三峡》《答谢钟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均是清新的山水小品,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之作,艺术性较高而思想性不强。它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特点。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虽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情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岳》《醉》两篇作品则更是流传千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