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是前置的,因此可以在句首出现,而作为连词它们总是中置的,是不会在句首出现的。 如:左边是连词 ,右边是介词 水仙跟腊梅都开了 小李和小王都是大学生 老师跟同学生一块儿去了

我(常)跟他借钱 小李(不)和小王讨论问题 他的脸色(简直)同纸一样白

(十四)助词

附在实词和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如: 的 着 了,后附主次都读轻声

1, 助词的语法功能, 2, 助词的分类

(1) 结构助词: 的 地 得 (定、状、补 标志)所

(2) 动态助词: 着(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了(完成或实现) 过(有过某种行

为或状态) 附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进行的状态。

(3) 比况助词:似的 一样 一般 (4) 其他助词:给 连 们 (5) 语气助词:啊、吗。呢。。。 3, 常用助词辨析

(1) 所 用在及物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 如 所见

(2) 给 用在主动或被动句中动词前,表示加强语气,如:我把他给打了 (3) 连: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强调

(4) 们:附在人的名词或代词后,表多数,一般表示人的名词后边用了\们\前边

不能再加表示确定数目的定语,例如不能说\三位先生们\二位代表们\不过,若这个定语是表示不定多数的,有时也可以加\们\例如作报告时使用的呼语常有\各位先生们,诸位朋友们\全体同学们\的说法

(十五)语气词

1, 语气词的特点

附着在句子的后面,有时也在句中表示语气,语气词之间可以叠用,如 真的么? 如: 的、了、么、呢、吧、啊 都是轻声 2, 语气词的分类

(1) 的 表示确实如此 了 表示已经如此或出现新情况 (2) 么 表示可疑 呢 表示不容质疑 吧 半信半疑 (3) 啊 表示增加感情色彩

3, 常用语气词辨析:了1(动态助词)了2(语气词)

(1) 了1只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了2则不受限制 (2) 了1只在句中出现,了2只在句尾 (3) 了1表示完成,了2表示变化 * 如:“他喝了1了2“,在这种句子中了1 可以紧缩掉

(十六)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啊、哎喂 噢 既非实词也非虚词

叹词经常位于句首,有时还可以活用为谓语,状语,定语,补语等句子成分。如:他嗯了一声,什么

话也没说.(谓语)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来.(状语)我听见电话传来喂喂的声音.(定语)一句话把他气得直哼哼.(补语)

(十七)象声词 用语音模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以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

如 砰 哗哗 丁零零,可单独使用,还可作状语,修饰谓语,如 机器轰轰响;还可以作定语 ,

如水哗哗的流 ;作谓语,如 战场上 炮声隆隆; 作补语 如:他把门砸得咚咚的。

(十八)词的兼类

1,什么是词的兼类

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或几类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判断兼类词的标准:

(1) 读音必须相同

(2) 意思要有联系,如名词花和动词花就不是兼类词 (3) 必须具备两类以上语法功能

17

(4) 必须机会均等

常见的兼类词

(1) 兼属名词和动词:病、爱、希望、工作、建议

(2) 兼属名词和形容词:理想、困难、经济、道德、科学

(3) 兼属形容词和动词:饿、麻烦、习惯、讲究、乱、哭、坚定、便宜 (4) 兼属形容词和副词:直、全、早、快

(5) 兼属介词和动词:在、朝、向、往、到、跟 (6) 兼属介词和连词:和 、跟、同、与等

3, 同音词与兼类词:同音词除了读音相同,意思毫无联系,而兼类词的意思之间有联系

三、句法结构

(一)什么是句法结构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结构关系就是句法结构关系,常见的

几种结构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关系、补充关系、主谓关系等 1,句法结构和语法关系

2,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语义结构:从语义角度出发,看组成句子时事物与事物之间、成分与成分之间所构成的语义属性,包括

结构方式和结构关系方面,其中语义结构关系主要是指成分所指之间的结合关系。语义结构关系和语法关系不同,从语义结构关系出发可以分析出:施事、动作行为、数量、受事等语义成分,而从语法角度,分出的是主语、谓语、定语等,两者并非一一对应,如主语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赵老师已经通知了 中的(赵老师)既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经常产生歧义的原因就是把两者一一对应。

(二)五种基本的句法结构

1,偏正结构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 1.1定语和“的”:修饰语为定语,中心语为名词 如 过去的历史(定中) 1.2状语的“地”:修饰语为状语、中心语为谓词性成分,如非常失望(定状) 2,述宾结构 表示支配关系

2.1述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 及物动词都可以作述语 (2) 能愿动词也构成述宾结构

(3) 体词性词语基本上都可以作宾语 (4) 可以有处所宾语、数量宾语

2.2述语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

宾语不一定只是受事,也有施事,常带着、了、过 2.3双宾语:有的动词可以带两个宾语,形成双宾语,

如:给他一本书 (述宾结构+宾语) 双宾语有两种类型:

(1) 两个宾语中没有准宾语,如 他问你什么?

17[17]

(2) 有一个是数量词充任的准宾语,如你叫他一声

3,述补结构

3.1述语与补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述语一般有单个动词或形容词充任,补语可以由单词或词组充任,如看完、唱得非常好 3.2补语的类型

(1) 结果补语 表示述语的结果的 由结果补语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不带“得”字,如,变好、

抬高

(2) 趋向补语 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形成的述补结构中间也不带“得”字,如 上、下、进、

出、来、去,分单纯与复合趋向补语两类

(3) 可能补语 动词和补语间插入“得”或“不”,表示能怎样或不能怎样,如 分得出 说不

完,包括两种表示方法:

A:~得 ~不得 吃得—吃不得 B:~得了 ~不了 走得了——走不了

(4)程度补语(状态补语) 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如 好得很 (5)介词结构作补语,表示时间或处所 如 一直等到昨天

3.3补语和宾语的 区别 17[17]

动量词和时量词组成的准宾语

18

(1) 补语一般为谓词性成分,宾语一般为名词性

(2) 都可以用量词短语充当,但表物量的是宾语,表动量的是补语,表时量的既可以是宾语

也可是补语,但表时点的是宾语,表时段的是补语;

(3) *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

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4) *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如:保证集体领导,而短语

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如唱得非常好。

(5) 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

问。

(6) 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如:把太阳晒;补语的位置

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3.4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区别:

(1)两种结构的肯定式同形,否定式不一样,如:写得好,写不好。可能补语肯定式:写得

好,否定式:写不好;状态补语的否定式为:写得不好——写得不怎么好

(2)这两种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也有区别。表示可能的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是“写得好写不

好?”,表示状态的述补结构的疑问形式是“写得好不好”。 问答形式 状态补语 可能补语 比 较 问 话 形 式 答 话 形 定 式 意 义 写的结果是好。 能够写好。 不 同 4,主谓结构 表示陈述关系 4.1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

(1) 作主语:多种词类都可以作 (2) 作谓语:动词(他回来了)、形容词(他热情高、决心大)、状态词性成分(每个房间

都干干净净);“的”字结构可直接作谓语,如他昨天来的

4.2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谓间语义关系较多 (3) 施事 和 动作 如:他回来了

(4) 受事 和 动作 如: 头发给剪掉了 (5) 有些无施事或受事 ,如水又深又绿

5,联合结构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几个部分组成,其间存在并列(中国和日本)、递进(会写并且会

用)、选择关系(回国还是不回国)

(三)其他句法结构

1,方位结构:方位词在名词后组成方位结构,表示处所、方位、时间,如树林里、操场上、春节前、

寒假后

2,介宾结构:介词加名词性结构组成如 用毛笔写字 3,“的”字结构:词语加上“的”组成的名词性短语;如你的比我的好;大学生中,肯吃苦的最受

欢迎

(四)几种特殊的句法结构

1,连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存在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关系,其间也没有关联词语

和语音停顿的谓词性成分连用组成。如: 去商店买东西(动|动)认识你很高兴(动|形)

和联合结构区别在于:联合结构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连谓不可

2,兼语结构: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在一起组成,其中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主谓短语的

主语,如 选他做班长 有人不同意 请他进来

19

简单式 扩展式 肯 定 否 简单式 扩展式 简单式 扩展式 写得好吗? 写得好不好? 写得好。 写得非常好。 写得不好。 写得不怎么好。 写得好写不好? (无扩展式) 写得好。 (无扩展式) 写不好。 (无扩展式) 不 同 不 同 相 同 不 同 不 同 不 同

3,连锁结构:前后两个谓词性词语靠某些有关联作用的虚词联系在一起,表示两件事再时间、逻辑、

程度上的关系,动作行为一般由一个主体发出。如 :一看就懂 看不懂就问 非去不可 下课再谈 越干越起劲

4,复指结构: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如“首都北京”,中国的首都就是北京,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两

个部分所指的是同一对象。“学问中国”不属于这种类型,因为“学问”和“中国”不是同一的对象。

(五)复杂的句法结构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IC 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常用

的分析方法

1,句法结构的层次性

整个短语不论多复杂,都由两部分构成 2,层次分析法的分析程序 从大到小,基本二分

(1) 理请整个短语结构层次

(2) 标明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 (3) 分到词为止 3,复杂结构的层次分析

(1) 结构原则 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都必须是能成立的词或短语 (2) 功能原则 切分后的两个直接成分间必须由语法关系,能直接组合 (3) 意义原则 切分后意义不变 4,歧义结构的层次分析

(1) 造成歧义原因:

A 结构层次不同 如 三个孩子的妈妈得到了奖金 B 结构关系不同 如 我们需要学习文件

18[18]

C 深层语义关系不同如 我在阳台上发现了那只鸟 (2) 歧义结构分析:

A 先对短语有个整体印象 B 做层次分析

C 若层次同,看词语间语法关系是否同

D 进一步语义分析 (施事、受事, 介词短语、副词语义指向两可的情况)

四、 句子

(一) 句子成分

1,句子的一般成分

1. 1主语 :谓语叙述的对象,大多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但谓语通常谓

形容词或判断词,如虚心使人进步 主语分类:(1)施事主语,相应的句子为主动句

(2)受事主语 被动句

(3)当事主语(中性主语)如,他丢了钱包

1.2 谓语 陈述主语,在主语后,回答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谓语分类:

(1) 动词谓语 (2) 形容词谓语

(3) 名词谓语,如 明天星期六

(4) 主谓谓语,谓语是主谓短语 如:她眼睛很大,皮肤很白; (5) 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

1.3宾语

(1) 受事宾语 如 洗衣服

(2) 施事宾语 如 来了一位新领导

(3) 其他宾语:表结果、工具、原因、目的、时间、处所 根据宾语分动词为: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如 喜欢 1.4定语

多层定语的一般顺序:评——形——源——量——年——属(归属) 18[18]

句子里实词和实词间的语义联系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