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 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 如:参观,访问,游览

参观:强调实地的看。+ 单位,厂区

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 (有人的)单位 游览:游玩。+ 名胜、风景区

例:讨论,商量

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 老师们正在“讨论”教学计划 我们正在“商量”事儿 我们“商量”好了

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

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语义侧重: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 适用范围: 讨论:大,正式,重要;

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

用法: 展开讨论:宾语 商量:不能作宾语 例:成绩,成就

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取得很大“成就”

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是 语义侧重: 成绩:一般的事 成就:重大的事 搭配词语不同:

词性不同: 成绩:名词

成就:动词,名词 回答问题的方法:

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

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

3)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入手,色彩也可谈 (4)反义词

1)绝对反义词:如:生,死;动,静

2)相对反义词:如:大,小;多,少;好,坏 (5)词汇的组成:

1)基本词汇:A。稳定;B。能产;C。全民常用 2)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

3)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复习重点:词和语素的区别:253页 单纯词,合成词:258页

基本义,转义:275页 同义词的差别:288页

第四章 语法

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1.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词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2.语法的性质: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41

3)民族性。 3.语法单位: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 词组 > 语素

词可以 = 句子 词组可以 =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 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二、词类

1.划分的标准 </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