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6)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请在图(b)画出反应体系中c(SO2)随时间t变化的总趋势图。
(a) (b)
p4(CO2)27.(1)高温 (24 (3)C
p(CO) (4)如果气相中SO2和CO2两种气体的浓度之比随时间发生变化,则表明两个反应同时发生 (5)A、B、C
(6) [解析] (1)反应Ⅰ是一个熵增焓增的反应,由ΔG=ΔH -TΔS知,只有在高温下反应Ⅰ的ΔG才有可能小于0,反应才具有自发性。(3)由于反应Ⅰ是吸热反应,故反应Ⅰ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高于反应物,A、D项排除;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说明反应Ⅰ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比较大、活化能低于反应Ⅱ,反应Ⅰ的中间产物所具有的能量低,B排除。(4)因反应Ⅱ中没有SO2生成,故若监测过程中,SO2、CO2浓度比保持不变,说明只发生反应Ⅰ,若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Ⅰ、Ⅱ同时进行。(5)加入的石灰石分解可生成CO2,这有利于两个反应的平衡向左进行,从而可减少SO2的生成,A项可行;由图像知,初始的CO浓度越大、温度低些时,CaS的含量越高,依硫守恒知,此条件下生成的SO2较少,B、C项可行,D项不可行。(6)因反应Ⅰ的速率大于反应Ⅱ的速率,故开始时体系内c(SO2)是快速增大的,随着第Ⅱ个反应中生成的CO2的增加,SO2的百分含量又会降低,当达到平衡时其百分含量会保持不变,由此可绘制出相应的图像。
(2013福建卷)11.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其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
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右图中△H1=△H2+△H3
D.以CO和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4OH——2e—=CO32—+2H2O 【答案】C
(2013海南卷)5.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 △H1 2 H2(g)+ O2(g)= 2H2O(g) △H2 C(s)+ O2(g)=CO2(g) △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 + O2(g) +6N2(g)的△H为 A.12△H3+5△H2-2△H1 B.2△H1-5△H2-12△H3 C.12△H3-5△H2 -2△H1 D.△H1-5△H2-12△H3 [答案]A
[2013高考?重庆卷?6]已知:P4(g)+6Cl2(g)=4PCl3(g) △H=a kJ?mol—1 P4(g)+10Cl2(g)=4PCl5(g) △H=b kJ?mol—1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1,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
B.可求Cl2(g)+ PCl3(g)=4PCl5(g)的反应热△H C.Cl-Cl键的键能为(b-a+5.6c)/4 kJ?mol—1 D.P-P键的键能为(5a-3b+12c)/8 kJ?mol—1 答案:C
(2013上海卷)9.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见 A. 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HCl→NH4Cl+CO2↑+H2O-Q 答案:B
(2013山东卷)12.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