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而与此同时代的中关村却呈现出高度信息化的趋势。同一时代,既有最先进的、最现代的一些技术结构、工具,也有比较落后甚至非常落后的形态。由于这样的经济结构,我国选择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生产力结构、社会技术结构。)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有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早在1984年他就指出:“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

1985年他又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怀疑和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走向全面私有化,进而转向资本主义。严重的历史教训表明,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就会动摇。离开公有制为主体,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经济。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就要吃掉社会主义。“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含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

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种优势不但体现在量上,也体现在质上。当然这种优势是相对于全国总量而言,并不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可以确保党和国家能够有效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如只需要控制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

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特征 (1)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其特征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统一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即所谓的全民所有制经济。我国目前的全民所有制财产包括全国的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草原、荒地、滩涂和其它自然资源,绝大部分的邮电、银行、铁路、公路、机场,以及国有的工厂、农场、商店等等。

(2)集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其特征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中广泛存在,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各种经济成分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征是:其中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社会主义劳动者合作经济,劳动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入股,共同劳动和经营,按股分红的合作经济组织,即股份合作制;企业联合体或企业集团,包括国有制企业之间、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国有制企业与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以及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由公有制经济控股的股份制经济组织,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4.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下可以是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独资经营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承包、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

邓小平说过:“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

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总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1)企业生产资料归私人支配,生产经营由私人进行管理和决策;(2)除个体经济外,一般都以雇佣劳动为基础;(3)依法纳税后,企业的经营成果归企业自主支配。

2.为什么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和外商独资经济健康发展,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原因:第一,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既能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增加社会产品,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第二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第三,国家还可以从中得到税收,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1)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个别资产阶级分子可能会出现,但不会形成一个资产阶级。”

(2)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在确保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并不是由国有经济所占份额的多寡决定的。只要共产党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有效地防止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无论国有经济成分是多少,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有保证的。”

4.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

一是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四是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五是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六是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提出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总量持续高速增长,但经济总量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开始逐步显现。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己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2、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6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体现了质与量的统一。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坚决克服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调整结构、促进协调发展、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深化改革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4、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作出了重点部署。(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6)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改革。(8)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在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创新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日本专利约为中国的100倍,美国约4.3倍,韩国约1.8倍。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这些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在30%以下.而我国目前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只在39%左右.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达50%以上. 此外,这些国家获得的三方专利占世界总数的绝大多数。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