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

第一,我们知道,中央银行作为政府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其目标是稳定币值、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条件的,即央行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第二,央行保持一定独立性的理由大致是:(1)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应具有连贯性,不应受到政治的干扰;(2)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币值,如果受政府完全控制,将会成为政府推行通货膨胀的工具;(3)中央银行的业务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其操作方式不应受到任何干扰;(4)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的地位不同,所以在考虑一些经济政策时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第三,由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央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就越好,而整个宏观经济就更趋于稳定增长。

第四,对应我国的情况,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央行的独立性还比较低,这主要反映:(1)中国人民银行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央行的负责人由总理任命,且负责人的任期与普通的政府部长相同;(2)在我国“权力分立”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央行往往也不会也不能与政府的政策相悖。因此,央行制定和实施的货币政策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今后我们期望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呈现较好的效果,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给予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多的自由。 案例讨论

你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保持相对独立性吗?为什么?

案例3: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内需,推动英国经济增长。 案例适合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案例内容

2001年英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2.2%,虽然略低于预算设定的2.25%-2.75%的增长目标,但是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中的增长幅度仍属最高。这种情况一改以前历次全球性衰退中英国经济总是最差的历史,使英国人在发达国家中感觉良好。

回顾2001年英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显而易见,在维持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和内需三驾马车中,旺盛的内需是减缓英国经济降速的主要支撑因素。房地产市场一直是英国经济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上升势头,2001年这个市场进入了新一轮上涨周期,全年平均上涨幅度达到10%。英国的零售业也强劲不衰,物价指数平稳。2001年最后4个月,英国许多零售部门都达到月增长15%或高于15%的

21

水平。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销售量超过1989年230万辆的高峰,达到240万辆。

这些得益于英国央行2001年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2001年,在通货膨胀率较低的背景下,英国央行连续7次降息,把利率从6%调低到4%,不足1990年(15%)的三分之一,为38年来的最低水平。基本利率的连续下调,延缓了制造业的衰退速度,支持了脆弱的股市信心,更大大刺激了各类消费信贷,从而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热情。 案例评析

本案例是央行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有效需求的成功例子。与日本的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而造成倾向政策失效的情况相比,英国的扩张性货币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上述的案例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英国于2001年实施的货币政策之所以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利率的降低成功地刺激了消费。在英国消费信贷门槛较低的前提下,各个商业金融机构为争取客户展开激烈竞争。2001年下半年,一些信贷银行甚至实行零利率,信用卡消费成为主要购物手段。不论是大超市,还是小店铺,80%以上的零售商店都可以用信用卡购物,这既方便了消费者进行消费,也刺激了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低失业率是托起消费热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2001年英国的就业机会一直在不断增加,从而弥补了制造业推动的就业岗位。截至2002年3月,英国领取救济金的人数只占劳动力总的3%,约96.6万人。与此同时,工资增长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水平。以2001年年中的情况为例,仅公共部门的平均工资就比2000年同期高5.3%,这是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幅度。由于人们对收入增长的前景看好,因此消费信心得以保持。

第二,英国2001年强劲的内需有效地抑止了经济严重下滑,比较平稳的增长又奠定了内需旺盛的基础,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一结论对于我国尤有借鉴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来自国内市场的需求构成了总需求的很大部分。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这主要是与出口的大幅缩减有关。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政府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扩大出口;另一方面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

第三,我们从英国的成功经验中看到,刺激内需的手段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还需要相应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因此,增加就业,同时提高人们的收入,让人们感到自己更“富有”,会使人们扩大消费和投资。对应到我国的情况来看,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民由于负担较重,收入较低,其消费一直未能实现较大的增长。这对我国的内需增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减轻农民的负担,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可喜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如

22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农业问题时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民减轻负担48亿元。从今年起,在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今年农业税率降低可使农民减轻负担70亿元。为支持农村税费改革,今年中央财政将拿出396亿元用于转移支付。要加快推进县乡机构等配套改革。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和调控,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今年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种粮农民。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保护农民利益。”如果这些政策能真正诸实施并起到效果,相信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必将对我国“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案例讨论

1、英国的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 2、为什么日本在对付衰退的过程中会发生货币政策失效?

案例4: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 案例适合

我国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 案例内容

1997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例如,从2001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面长达14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整个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在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趋势。这种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几个行业,而有些产业例如农业的投资还严重不足。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96.6%、121.9%和92.9%,2004年第一季度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增长又分别达到107.2%、101.4%和39.3%,而农业投资增长率只有0.4%。其原因有几个:一是1998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必然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各地搞“政绩工程”;三是我国经济市场

23

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从2003年来看,全年贷款2.8万亿元,广义M2增长达20%,这显然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度货币信贷增长。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提出2004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指标,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信贷增长近20%,广义货币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都高于预期目标。 案例评析

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产等几个行业投资增长如此迅猛,后患无穷。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这种盲目投资,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带来重要原材料和煤电油的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扩张,这种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扩张,只会和社会消费越来越脱节,造成经济结构扭曲,各部门间严重失衡,从而经济将从“大起”转向“大落”从“通胀”转变为“通缩”;二是形成严重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6%,投资项目中有38%来自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39%来自银行贷款;电解铝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48%来自银行贷款。这三个行业供需状况又如何呢?预计到2005年,我国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水泥产量将达10亿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能力超过900万吨,这些产品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例如,2005年全国电解铝消费需求量预计为600万号吨水平,供过于求50%。严重的供过于求带来的损失都会形成银行的呆账和坏账。

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作出了调控决策。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前几年我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7——1998年实行了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并一再降低存款利率。这样,各行业包括上述投资过热的那些行业,不但有了极宽松的贷款环境,而且借贷成本极为低廉,这无疑为这些行业进行盲目投资放开了资金的水龙头。要收紧这个水龙头,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惟独尚未用提高利率的办法,这是考虑到种种因素,包括发达国家目前利率水平很低,如我国提高利率显然会使国外资金流入套利而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包适提高利率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比较高)以及使股市更加雪上加霜等。为此,央行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定准备率(2003年9月21日起,原来6%的法定准备率提高到7%,2004年4月25日起,再把准备率从7%提高到7.5%)。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建立再贷款浮动制度,2004年3月25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