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栽培技术

新开垦的中大型果园,要规划好大、小道路和防风林带,以方便管理和防台风。丘陵山地按等高线种植,或先筑成梯田后种植,防止海南经常下大雨、暴雨而造成水土严重流失。

二、种植

分春植和秋植两个时期。春植以清明前后最好。秋植在立秋至处暑最好。定植时要掌握在新梢萌发前或老熟后进行,以免影响成活和引起新梢枯死,可选阴天或下午种植。

种植的密度依地势和土质而定,地势低、土质瘦瘠则较密,反之则疏。一般株行距为4×6米、6×7米。采用三角形种植方式。

植穴要求深宽各80~100厘米,挖穴时将表土和心土分别放置曝晒一段时间后,先回表土,后回心土。基肥用塘泥、人畜粪肥、石灰和过磷酸钙等,每穴下肥50~100公斤。下肥时注意与穴土混合均匀,防止浓度过高造成烂根。

龙眼最好做到带土定植,起苗前1~2天灌水,使苗圃地土壤湿透,使起苗时泥团完整。起嫁接苗时,以苗为中心,将起苗器从苗株两侧直插入土,用大铁槌大力敲打深插入土中,摇动起苗器,然后把起苗器与苗连根带泥一同拨起,剪去过长主根,打开起苗器便成为带有圆筒形泥团的龙眼苗。用薄膜袋或薄膜将整个泥团包好,再用绳子把薄膜扎紧,就成为供种植的带土袋装苗。种前剪去部分叶片,远途运输、数量大,不便带泥土的,应在挖苗前灌跑马水,用长齿锄在离根较远处,锄断主根,把苗撬起,减少损伤细小侧根,剪去嫩枝、嫩芽,保留老叶8~10片,把小叶剪去一半,分级把苗20~25株一捆扎实,将根部沾上混有高美施腐殖剂、爱多收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黄泥浆,即用薄膜捆扎包裹。裸根苗具有运输方便的优点,适合春天种植。如遇干冷天气,剪去全部叶片,仅留30~40厘米主干,用塑料薄膜条,自

下向上覆瓦状包住主干,裸根苗种下也容易成活。

用塑料袋装经过假植一个月以上的龙眼苗,因根系损伤小,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以往栽植果树一般采取“挖坑——植树——浇水”的方法,现在更科学的方法是“挖坑——浇水——植树”。其道理是若龙眼栽植后浇水,当水量少时,下面的根系不易吸收到水分,太阳一晒,水分很快被蒸发,土壤发生干裂,并且,浇水使表土形成泥浆层造成土壤通气不良;灌水多时,则使根系伤口处于水的浸泡之中,影响伤口愈合,并造成伤口腐烂,影响生根和水分的吸收。而采用“挖坑——浇水——植树”这一新法裁植的果树,成活率可大大提高。其原因是:由于树根的下层土壤已经踏实,坑内水分,可通过下面土壤毛细管上升,使根系处于温度和湿度适中的土中;而树坑上层的土壤疏松,有利于气体交换和保水,具有省工和省时等优点。在不是特别干旱的条件下,栽植后,成活前一般不需要天天淋水,一个星期淋水一次,对于袋装苗的成活来讲是不成问题的。

种植前植穴回土要做成高约10厘米,宽约1米的土墩,此项工作在定植前2个月前做好,让土壤稍充实,并做成根盘,以利淋水,防止水土的流失。在其上开小穴种植,种植深度与原在苗圃深度相同,切忌埋过接口,造成接口腐烂。种植完毕要盖草,保持树盘疏松湿润,防止表土板结,有利降温,防止伤根。海南部分果农认为,在坡地、山区种龙眼容易受旱,因此要种得深,下雨时可蓄水,保持植穴湿润,这是不对的。由于种得深积水,植穴中缺乏空气,使根系活动能力降低,甚至窒息,使幼苗很难生长起来。由于植前植穴中土壤疏松,有机肥尚未腐烂,起土墩后,经过一年半载,土墩逐渐下沉,使幼苗植位与表土基本一致,幼苗生长容易。

龙眼种植时一定要下基肥,如果不重视下基肥,追肥又不及时,幼苗初期生长受挫,甚至停止生长,容易变成“小老苗”。这种苗老是长不起来,挖掉又可惜,管理又费劲。只有挖大穴,下足基肥,及时管理,才能使龙眼根深叶茂,早生快发,为早结丰产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施肥

1、幼年树施肥:幼树种下一个月开始长出新根后就可施肥,过早新根尚未长出,无法吸收肥造成浪费;过迟追肥,幼苗早期生长就会受挫。因此,第一次施肥要及时。但是,由于幼树根少,吸收能力弱,而枝梢发生次数又较多,故要充分利用稀薄人粪尿,进行勤施薄施,可以促梢并促进根系发展和培育、扩大树冠。促梢肥的施用方法要讲究,施用量及其浓度,坚持由少到多、由稀到浓的原则。1~2年龄树要注意施好催梢肥、壮梢肥。抽梢前10~15天,每株树施人粪尿半桶,加50克尿素或100克复合肥;树叶转淡时,再施1/3桶粪水、氯化钾150克。这样,就能促使幼龄树每年都能抽发新梢五六次,达到有效地扩大树冠的目的。

2、结果树施肥:结果树通常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于采果前一周或采果后立即施重肥,约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70%。为促使秋梢萌发打下良好的基础。海南龙眼采果后就进入雨季,壮健的树,采果前枝梢先端腋芽已相当饱满,采果后半个月内,就萌发第一次梢。秋梢肥施得虫,则秋梢就早萌发,大约45~50天老熟,壮健的树,紧接着就抽第二次梢,这次梢是次年的良好结果母枝。如果第一次秋梢数量少且短,叶小而薄,是缺肥象征,应马上补施,促使萌发壮健的第二次秋梢。

第二次肥于小寒至大寒进行,以促进抽生壮健花穗,并促使开花结果良好。

第三次肥于立夏至小满疏果后施,农民称为“补肚肥”。这次肥对促进幼果发育,提高产量有直接作用,并有维持树势壮健,利于采果后萌发新梢。

3、根外追肥:在开花前、谢花后和幼果膨大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追肥1~3次,对于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长大和防治病虫为害,都有明显的效果。目前果农采取如下方法取得明显的效果:在龙眼开花前喷洒一次0.1%硼砂、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1000倍特多收混合液。在谢花后幼果出现时,喷洒一次0.1%硫酸美、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25ppm防落素,能减少落果,提高座果率。在龙眼挂果中后期,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1000倍特多收混合液,连喷3~5次,均匀喷湿叶片和果实,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此外,还有叶面宝、喷施宝、植丰素、高美施、爱多收和稀土等都是适合进行根外喷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根外喷施时,可以单独喷施,也可以与农药混施,总之,要因地制宜并和龙眼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这样做,能提高叶片和果实的营养水平,保持叶片浓绿不褪色,防止叶片黄化脱落,有效地保护树势,防止衰退,并减少落果、裂果。

4、施肥量:施肥的数量多少,要根据树的大小、树势强弱、结果多少而决定。采果前后要重施肥,每结50公斤果,则应下花生麸1.5公斤与粪水10~15公斤混合沤浸后施下,或者每株施入尿素1~1.5公斤、人粪尿50~100公斤。没有结果的树只补施结果树的1/3施肥量。第二次促花肥一般每株施尿素或复合肥0.5~1公斤,或粪水25~50公斤,第三次视结果量而定,每50公斤果约施尿素或复合肥0.5公斤。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