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及重金属离子的催化氧化),但具有污染性。⑵酚类防老剂;防护效果不好(作抗氧剂使用),废污染性,适用于浅色橡胶制品。⑶有机硫化物类防老剂。⑷其他类防老剂。
11.橡胶臭氧老化的特征是什么?
答:⑴ 橡胶的臭氧老化是一种表面反应。⑵ 未受拉伸的橡胶在臭氧环境中,和橡胶表面分子双键完全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类似喷霜状的灰白色脆膜,使其失去光泽。受拉伸的橡胶发生臭氧老化时表面形成龟裂,但此时橡胶的伸长或是所受应力必须高于它的临界应力。当低于临界值时则不会产生龟裂。⑶ 橡胶在产生臭氧龟裂时,裂纹的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
12.试解释将防老剂D与防老剂TNP并用时会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
答:会产生协同效应;应为防老剂D和TNP是按照两种不同的机理其防护作用的,所以在一起使用时会发生协同效应。 13.橡胶臭氧老化的物理防护方法有哪几种?
答:①覆盖或涂刷橡胶表面;②在橡胶中加入蜡;③在橡胶中混入耐臭氧的聚合物。
14.为什么链终止型防老剂和破坏氢化过氧化物型防老剂并用会产生协同效应? 答:破坏氢过氧化物型防老剂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氢过氧化物为非自由基,使作为自由基来源的氢过氧化物的链引发作用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从而减少了链断裂型防老剂的消耗,使其能在更长的时间内发挥抑制作用。同样,链断裂型防老剂可以有效的终止产生链传递的自由基,使氧化的动力学链长缩短,仅生成少量的氢过氧化物从而大大减慢了破坏氢过氧化物型防老剂的消耗。 15.试分析比较NR、CR、BR的耐臭氧老化性能?
答:与臭氧反应速率CR
16.试分析轮胎的胎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老化形式,根据所发生的老化形式应
选用何种防老剂?
答:由于轮胎受交变应力作用,所以应加入抗疲劳。还受日光暴晒,应加入抗氧剂和紫外光吸收剂。
17、下列防老剂属哪一类型,各有何特性? A D RD 4010 4010NA 264 2246 MB TNPP 答:A,D:属于苯基萘胺类;特性:有毒。
RD:属于酮胺类;特点:好的耐热氧老化,耐屈挠龟裂性;小毒性。 4010 4010NA:对苯二胺类衍生物;特点:防护作用效果全 264:受阻酚类;特点:耐久性差。
2246:受阻双酚类;特点:防护性能好,非污染性。
MB:硫醇基苯并咪唑;特点:与其它常用防老剂并用易产生协同效应,污染性小。 TNPP:亚磷酸酯类;特点:用于合成胶的稳定剂,防止胶在储存和加工是黏度升高。
第五章 增塑体系
1、非极性增塑剂和极性增塑剂的作用机理是否一样?有何不同?
答:不一样。不同点:非极性增塑剂分子按随机规律分布在橡胶大分子之间,削弱了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非极性增塑剂与橡胶基之间无显著能量作用时,这种削弱来源于简单的稀释,而极性增塑剂与极性橡胶的体系,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时,焓因素便成为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增塑剂按来源可分为几类?各举出两种(合成增塑剂举出四种)? 答:按来源可分为五类:(1)石油系增塑剂,例:三线油,操作油,凡士林等。(2)煤焦油系增塑剂,例:煤焦油,古马隆。(3)松油系增塑剂,例:松焦油,松香.(4)脂肪油系增塑剂,例:油膏,硬脂酸。(5)合成增塑剂,例:领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已二酸二辛酯(DOA)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三辛酯(TOP) 3、判定增塑剂与橡胶相容性原则是什么?什么是溶剂化作用?
答:原则是:溶解度参数相近 溶剂化作用:在用极性增塑剂增速极性橡胶时,由于极性橡胶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基因,增大了大分子链段之间的作用力,降低了大分子链段的柔顺性,使之难于在外力场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但当加入极性增塑剂时,增塑剂分子的极性部分定向排列于大分子极性部分,对大分子链段起包围隔离作用,通常称为溶剂化作用。
4、合成增塑剂按化学结构分几类?酯类增塑剂对橡胶物性有何影响?
答:分八类:(1)领苯二甲酸酯类(2)脂肪二甲酸酯类(3)脂肪酸类(4)磷酸酯类(5)聚酯类(6)环氧类(7)含氯类(8)其他 酯类增塑剂对橡胶物性的影响:
<1>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随各种增塑剂用量的增大,橡胶物理机械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单伸长率和回弹性却有所提高
<2>对耐寒性和耐热性的影响:对耐寒性的影响与所用化学结构有关,环状结构分子降低了硫化胶的耐寒性,具有亚甲基直链结构的脂肪酸酯类赋予硫化胶良好的耐寒性。耐热性噢诶放应采用高沸点,低挥发性的增塑剂,聚酯类增塑剂耐热效果更好。
<3>对橡胶耐溶剂性的影响:与增塑剂结构有关,含有烷烃直链结构的增塑剂易被饱和烷烃溶剂抽出,所以耐溶剂型差,而含有芳香基火酯基的极性增塑剂,不易被饱和烷烃类抽出,所以耐溶剂性好。
第十一章 塑炼 第十一章 塑炼
1.什么叫塑炼?其目的意义何在?是否每种生胶都要塑炼?
答:塑炼就是设法使生胶的高弹性去掉或减少,使之由原来的强韧的高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而富有可塑性的状态,完成这一转变的工艺加工过程为生胶的塑炼工艺,生胶塑炼的目的是获得必要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以满足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模压、注射、胶浆、和发泡胶料制造等各种加工过程的工艺性能要求,不是每一种生胶都要塑炼混炼工艺一般要求塑炼胶门尼粘度在60左右,对于生胶的初始可塑度已能满足加工性能要求的生胶,一般不需要再进行塑炼加工,可直接进行混炼。
2.为什么能用机械塑炼的方法来提高橡胶的可塑性?
答:机械塑炼法是利用机械的高剪切力作用使橡胶大分子链破坏降解而获得高塑性。
3.氧对生胶塑炼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痒既可以作为大分子自由基的活性终止剂,使机械力作用生成的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而稳定,又可以直接引发大分子链发生氧化反应而裂解,因此氧在橡胶机械塑炼过程中起着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和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的双重作用。
4.温度对生胶塑炼有何影响?为什么NR在115℃下塑炼效果最差?
答:低温下机械塑炼效果随着塑炼温度升高而减小,高温下,机械塑炼效果随着苏联温度升高而急剧地增加,当温度在15℃左右的范围时,由于机械剪切力作
用很小,橡胶大分子和氧的化学反应活性也不高,所以总的机械塑炼效果最小。 5.开炼机塑炼时的操作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点?
答:开炼机塑炼时操作方法有包辊塑炼法,薄通塑炼法,化学增塑塑炼法 包辊塑炼法:优点:塑炼操作和胶料的停放管理比较简单方便。缺点:塑炼时间长,效率低,最终能获得的可塑度也较低,不适用于塑炼胶可塑度高的生胶塑炼。 薄通塑炼法:优点:胶料散热快,冷却效果较好,机械塑炼效果大,塑炼胶可塑度均匀,质量高,能达到任意塑炼程度。缺点:胶料的可塑度要求越高,需要通过辊距的次数也越多。
化学增塑塑炼法:可采用化学塑解剂增加机械塑炼效果,提高塑炼生产效率并节约能耗。缺点:化学塑解剂应以母胶形式使用,并应适当提高开炼机辊温。 6.用开炼机和密炼机塑炼各有何优缺点?
答:开炼机:缺点: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操作危险性大,不适于现代化大规模生产。
优点:开炼机塑炼温度低,塑炼胶可塑度均匀,胶料耐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较好,动态下生热性较小,机台容易清洗,交换胶料灵活,另外设备投资较节省,所以适用于塑炼胶质量要求高,胶料品种变化多和生产批量小的加工。 密炼机:优点:胶料在密炼机中收到机械剪切作用比开炼机大得多,加上高温下剧烈的热氧化裂解作用使密炼机的塑炼速度和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密炼机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劳动强度低,操作安全。缺点:密炼机塑炼温度高,操作不慎易发生过混现象,高温塑炼的胶料质量较差,可塑度也不均匀,加之排胶不规则,所以须配备专用补充加工设备进行补充塑炼和压片。
7.用开炼机塑炼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它们对塑炼有何影响?
答:1.容量 容量大小取决于设备规格与生胶种类,容量过大,辊距上方积存胶苏亮过多,不仅散热困难,胶温升高,降低塑炼效果,而且使单位时间内胶料通过辊距次数减少,生产效率下降,同时会加大操作劳动强度。容量过小也会降低塑炼生产效率。2.辊距 辊速与速比一定时辊距越小,机械塑炼效果越大,同时因胶片减薄,冷却效果改善又进一步提高了机械塑炼效果。3.辊速与速比 辊距一定时,提高开炼机滚筒转速或速比会增大胶料机械剪切作用,提高塑炼效果,一般在1.15~1.27范围内,但速比过大又会是生胶升温过快,反过来降低机械塑炼效果,并加大塑炼过程能耗,速比过小也会降低机械塑炼效果与生产效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