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9)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生版)

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2018年北京卷?节选)36.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16,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8分)

(2018年天津卷?节选)1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

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__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8分)

(2018年海南卷?节选)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我国对如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2017年高考真题〗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自然带的分布】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

3.【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017年北京卷)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读图题】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