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第一个十年

原因:1.社会变革的推动

2.新式教育培养的一批青年学生或为读者群体和作者群体 3.白话文运动的成功 4.西洋小说的影响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写实小说 (一)问题小说

1.概念:产生于“五四”前后,冰心、王统照、叶圣陶等,指用小说形式探索人生问题,同时也思考社会,带有哲理意味的小说。

2.冰心的《斯人独憔悴》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文学研究会的倡导将“问题小说”引向高潮。 3.原因:(1)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

(2)当时作家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受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

4.代表作家及作品:冰心,处女作《两个家庭》,从《超人》开始回答问题。 卢隐,《海滨故人》带有现代知识女性的反叛精神。 王统照,突出“爱与美”,关心下层人民,《沉思》《微笑》。 (二)写实派小说

1.人生派小说——显示出了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倾向 2.代表人物: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3.艺术风格:严谨的现实主义,语言朴实 (三)乡土小说 1.概念:指故乡农民或小市镇的生活为题材,着力于风土人情的描绘,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代表作家:台静农,许钦文,许杰等 3.特点:(1)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日益衰败的一种感慨 (2)描绘的是小人物的悲剧 (3)描绘故乡的风土人情 (4)具有散文化特色 5.意义:(1)扩大了小说的题材领域,使小说从描写知识分子的狭窄生活变为广泛的中国农村社会现实,使作家目光从自身转到下层

(2)创作方法主要运用客观写实的手法,作品更具真实性。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

——自我抒情小说(浪漫抒情小说) 1.概念: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和生活、心理的描写

2.代表作家:郁达夫(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赤裸裸的写性和灵肉的冲突) 3.小说的基本思想:(1)“五四”以后青年追求个性解放 (2)鲜明表达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 (3)大胆率直性苦闷的描写 4.艺术特征:(1)自我的写真

(2)感伤的抒情——情绪的倾诉 (3)结构的散文化

(4)文笔语言流利清新,富有色彩与节奏感 第四章 通俗小说

四大说部“鸳鸯蝴蝶派”:徐枕亚《玉梨魂》,张恨水《啼笑因缘》,李涵秋《广陵潮》,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恺然)《江湖奇侠传》(现代武侠小说鼻祖)

一、言情小说 1.徐枕亚,《玉梨魂》(中国第一部以寡妇恋爱为题材的小说 2.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开启中国封建家族批判题材),被誉为中国大仲马。

二、社会小说:李涵秋《广陵潮》,平江不肖生《留东外史》 三、历史小说:周瘦鹃《秋海棠》 四、武侠小说:赵焕亭《奇侠精忠传》 五、侦探小说:程小青,孙了红,俞天愤

第五章 郭沫若

一、生平:原名郭开贞,,浪漫主义作家。 二、思想发展:1.泛神论 2.浪漫主义

3.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三、《女神》 1.艺术想象力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与形象体系是建筑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的。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 2.形象特征:壮阔性(如《凤凰涅槃》等)) ;奇异性(如《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 ; 飞动性(如《光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3.时代精神:(1)表达了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2)反抗、叛逆与创造净胜的歌唱 (3)爱国情思的抒发 4.艺术成就:(1)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2)采用内在感情的强化

(3)语言上,广泛运用古今大量典故,并带有强烈主观色彩 四、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星空》彷徨期,《瓶》爱情诗,《前茅》→《恢复》诗风的转变(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尝试,但缺乏鲜明的艺术个性) 五、《屈原》 1.思想:(1)舍身报国的爱国思想

(2)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 (3)宣扬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 2.《屈原》历史剧特点:(1)以历史来影射当时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 “实事求似”的原则 (2)成就 壮美的悲剧精神 激烈的浪漫主义诗情 第六章 新诗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 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作诗如做文”的具体内容为: 1、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2、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笔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

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二、早起的白话诗

1.早期的白话诗:胡适《尝试集》,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他》,周作人

2.胡适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的艰难过程。

3.早期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

(3)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 4.艺术特点:(1)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的大量出现 (2)强烈的主观意志 5.贡献、价值及局限:(1)明白而平凡

(2)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其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均在此。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1.这一批诗人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着手进行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的《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2.“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历史青春期的特色”。 3.“小诗体”: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受、感觉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

四、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 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1.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2.提出的主张:(1)“理性节制情感”美学原则

(2)形式格律化(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代表诗人:闻一多,东方主义文化与受西方影响的现代感受交织,《死水》

徐志摩,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雪花的快乐》

朱缃,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美的诗人,《采莲曲》 五、“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提出

1.“纯诗”概念: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强调“色”、“音”感觉交错。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在深层上,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沟通)”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2.历史地位:主要在“又一次历史的反拨”上。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1.蒋光慈的《新梦》(1925年出版)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2.无产阶级诗歌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 3.无产阶级诗歌强调诗歌(文学)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

4.由于注重于理性理想的灌输,无产阶级诗歌必然加重议论成分,感情的抒发更加直陋,想象也趋于平实,这些方面于早期白话诗相通的。

第七章 散文 1.“随感录”:标志现代杂文的建立,承担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任务。

2.“随感录”作家群: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钱玄同 3.朱自清、冰心散文的异同

(1)相同:都是抒情散文家,文字优美,风格清丽,成为现代白话文体典范。 (2)不同:1)冰心善于抒情,朱自清善于描写

2)文体上:冰心多以思想的情绪抒发为中心,形成“冰心体”但也有刻意雕饰 和夸张的痕迹以及单调感;朱自清更注重结构的严谨,脉络的清晰。

3)语言上:冰心善于将文言文,白话文,西文杂糅在一起;朱自清更多的运用 细致锤炼的口语,并注重修饰 4.”语丝“派:鲁迅、周作人为主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