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1?I。
?1(4)完全需求,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有关部门的完全需求量(即初始需求与完全消耗的总和),即完全需求量与最终产品量之比。计算公式为:B??I?A?4-6
直接消耗系数有什么特点?完全消耗系数有什么特点?
。
解答:直接消耗系数作为一种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其取值范围受到一定的约束,具有以下特点:(1)每个直接消耗系数必须是小于1的非负数。(2)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和必须是小于1的正数。直接消耗系数的以上两个取值特点,可以保证列昂节夫矩阵(I-A)为满秩的,这将进一步保证有关的投入产出模型存在有经济意义的解。完全消耗系数数值也是小于1的非负数,并且其值不小于对应的直接消耗系数。
4-7
完全消耗系数与完全需求系数有何异同?
解答:对本部门而言,完全需求是初始需求与完全消耗之和;对其他部门而言,完全需求就是完全消耗。从整体的角度看,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与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各自主对角线上的对应元素相差一个单位的本部门最终产品,而其他所有元素都是相同的。
4-8
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假定?
解答: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的成立有赖于两个重要的基本假定:一是“同质性”假定,二是“比例性”假定。 “同质性”假定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以特定的投入结构和工艺技术来生产特定的产品,且不同产品之间没有替代现象。从核算上讲,这一假定就是要求具备按纯部门(即产品部门)划分的各种投入和产出资料。“比例性”假定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某种投入与其产出成一定的比例,也即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线性函数”关系。投入产出分析所依据的数据资料应该是按“产品部门”划分的,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既不存在纯粹的产品部门,也不存在能够据以实际划分产品部门的分类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部门”其实只是一种满足给定分析要求的理论抽象,国民经济部门分类不可能直接划分出产品部门,或者,直接提供有关产品部门的投入与产出核算资料,因此需要作出这些假定。
4-9
编制纯部门投入产出表有哪些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什么?
解答:为了编制出符合分析要求的纯部门投入产出表,一般可以考虑两种方法,即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直接分解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全面调查搜集各企业的、各部门的投入产出资料,然后对有关资料按纯部门的要求逐一进行分解,最后由综合部门将分解得到的数据编制成所需的投入产出表。间接推导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以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产业部门的实际投入产出资料为基础,建立专门的U-V 型投入产出表;然后,依据该表的平衡关系,引入适当的工艺技术假定,运用数学方法推算出符合分析要求的投入产出表。
4-10 为什么要修订直接消耗系数?有哪些修订方法?
解答: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繁重,编制周期一般较长,五年期间还需要对有关系数和流量进行适当修订,以便延长原表的使用期限,或解决专门的预测分析问题。投入产出表修订的核心内容是直接消耗系数,修订的方法主要有数学方法和非数学方法两大类。
4-11 采用RAS-1法和RAS-2法修订投入产出表时,“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有哪
两种定义方式?其经济分析意义有何差别?
解答:RAS-1法是根据基期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及其他可获得的核算控制数据,建立适当的控制方程,求解出相应时段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并据以预测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中间流量的未来变化。RAS-2法直接从X0=Aq?0开始迭代,故比上述过程的计算来得简便。
作为一种机械的简单调整方法,它所给出的At和Xt与RAS-1法相同,但所得行、列乘数r和s则会有所不同,因为它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替代乘数和不能真实地刻划替代和制造因素对直接消耗系数的影响。
4-12 什么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作什么分析?
解答:影响力系数是根据完全需求系数矩阵的各列列和数据所确定的分析指标,该系数表示:某个产品部门对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力的相对水平。当系数大于1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