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90、“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91、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观点 A.唯物论 B.唯心论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9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93、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
A.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C. 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D.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94、在联系问题上,唯心主义者否认联系的(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必然性 9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而形而上学则( )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 C.从否认联系到否认运动、变化和发展 D.只承认运动,否认联系和发展 96、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这是( )
A. 否认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D.形而上学绝对主义的观点 97、唯物辩证法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是( )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改变的 C.可以任人创造的 D.完全与人无关的 9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
A. 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99、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 A.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100、“割下来的手就不再是人手”这句话体现了( )
A.形而上学片面的、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01.“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即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9
102、“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这是( )
A.唯物辩证法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心辩证法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103、事物的联系和运动的关系是( )
A.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B.先有运动、后有联系 C.运动构成联系 D.联系构成运动 10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B.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D.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105、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
A.高于唯物辩证法 B.抛弃了唯物辩证法 C.代替了唯物辩证法 D.丰富了唯物辩证法 106、发展的实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