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儒 学 一、经 学
先秦时期广东还是蛮荒之地。秦朝统一岭南后,强令中原人南迁。中原人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进粤地,对粤地的汉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人语》中评价说,“盖越至始皇而一变”。在推动岭南汉化的过程中,真定(今属河北)人赵佗(?~前137)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建立南越国后,坚持“和辑百越人”的政策,“以诗礼化其民”,使粤地出现了“冠履聘娶,华风日兴,入汉以后,学校渐纮”的局面,故汉高祖刘邦称他治理岭南“甚有文理”。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以后,粤地开始向儒化过渡,屈大均称粤人之风“至汉武而再变”。粤地儒化,入粤汉官功不可没。汉中(今属陕西)人锡光、河内(今属河南)人卫飒、会稽(今属浙江)人许荆、内黄(今属河南)人栾巴等官员在粤地设庠序,立学校,教婚姻之道,训父子之恩,道之以礼,齐之以刑,遂使粤地教化大行,儒风日盛。
自汉武帝设五经博士以后,儒学开始进入经学化的时代。至王莽制定地方官学制度以后,粤地才出现一股经学热潮。先是两汉之际广信人陈钦、陈元和陈坚卿祖孙三代悄然崛起,以治《春秋》、《易》而为名家,故有“三陈”之称。继之而起的是番禺人董正、南海人黄豪和广信人士燮等。陈钦,字子佚,受学于黎阳人贾护,并得其传。王莽执政时,陈钦给王莽讲授《左氏春秋》,自撰《陈氏春秋》。陈元,字长孙,少传家学,为父书训诂,写成《左氏异同》(已佚)。他提议立《左氏春秋》博士,并与今文经学者范升等人反复辩难,终于得到光武帝刘秀的同意。戴璟在《广东通志》中称陈元“独能以经学振起一时,诚岭南之儒宗”。董正,字伯和,15岁通《毛诗》、《三礼》、《春秋》,遂以“学行”知名。黄豪,字子微,十六岁通《论语》、《毛诗》。20岁举茂才,寓居广信,教授生徒。士燮(137~226),字威彦,少时游学京城,受业于颍川人刘陶,耽研《春秋》,注解简练精微,古、今文《尚书》兼通,名闻京师。其弟士壹、士、士武皆学有所成,兄弟4人被时人称为“四士”。
东汉末年以后,由于中原战乱,北方一批儒家学者流往粤地,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北海郡人刘熙避地交州,往来于苍梧、南海之间,客授生徒数百人,著有《谥法》和《释名》。沛郡人薛综、南顿人程秉、南阳人许慈特来粤地师事刘熙。余姚人虞翻(164~233),字仲
1
翔,因触怒孙权而被流放到交州,住在故南越王赵建德旧宅,讲学不倦,门徒常达数百人,根据《孟氏易》,作《周易注》、《易律历》、《周易日月变例》。会稽人杨方任高凉太守,以诗礼化俗,著《五经钩沉》和《吴越春秋》。
魏晋以后,经学开始衰落,因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而粤地治经学者尚不乏其人。唐代人刘轲,字希仁,曲江人。著有《三传指要》、《翼孟子》等。宋代出现了林巽、潘预、冯元、王大宝等一批经学大师。林巽,字巽之,人称草范先生,海阳(今潮州)人,著《易范》八篇。潘预,字晋卿,博罗人。精于《易》,在番禺训迪诸生,“南州经学自是日盛”。冯元(975~1037),字道宗,南海人,与经学大师孙奭齐名。王大宝(1094~1170),字元龟,海阳(今潮州)人,著有《周易讲义》、《经筵讲义》等。
自陈钦、陈元父子提倡古文经学以后,古文经学在粤地经学中一直居于优势地位。陈钦、陈元、董正、黄豪、士燮等经学家所治经典,以古文经居多。粤地学者不仅推崇《左传》,还以“春秋”为名,以《左传》为断,编写岭南方志。王范,南海人,搜罗百粤典故,著《交广春秋》。黄恭,字义仲,南海人,作《王氏交广春秋补遗》,后复广为《十三州记》。屈大均针对粤人好《春秋》而在《广东新语·文语》中评论说:“始则高固发其源,继则元父子疏其委。其家法教授,流风余泽之遗,犹能使乡闾后进,若王范、黄恭诸人,笃好著书,属辞比事,多以春秋为名。此其继往开来之功,诚吾粤人文之大宗,所宜俎豆之勿衰者也。
今文经学首先在汉代兴起,不过粤地汉代治今文经学的学者并不多见。粤人更多的是接受今文经学精神的教育,从而渐被礼化,渐讲人伦,渐行孝道。直至三国时期,会稽籍今文经学大师虞翻来到岭南,才在粤地留下今文经学的印记。尽管粤地古代并未出现今文经学大师,但粤籍名宦却借助于今文经学思想为现实政治服务。从东汉的杨孚到唐代的张九龄,到宋代的余靖、李昴英,到明代的霍韬等,他们主要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受命改制”等今文经学思想。清初刘祖谟曾作《公羊释义》,但他不是专门治今文经学的。直至近代康有为、梁启超才专以治今文经为学,且将今文经学与变法改制联系在一起。“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继续宣扬今文经学思想,并主张定孔教为国教。梁启超则在30岁以后,抛弃了今文经学的思维模式,不再谈“伪经”、“改制”,也不赞成“保教”。
2
二、理 学
理学的先驱者韩愈和李翱都到过广东做官。韩愈(768~824)先后被贬为阳山令和潮州刺史,李翱摄循州文学。郭棐《粤大记》卷六有载:“广人得闻性学之奥,实二氏为开先焉。”区册,南海人。韩愈高弟。韩愈称他“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说,欣然喜,若有志于其间也”。赵德,学者称天水先生,揭阳人,韩愈弟子,称韩愈为“圣人之徒”。《广东新语·学语》认为“吾乡理学,自赵德先生始”。
(一)程朱学派传人
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周敦颐、张载、二程和朱熹都曾到过岭南。周敦颐(1017~1073)曾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广南东路刑狱,以“洗冤泽物”为己任。据宣统《东莞县志》所载,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和张载(1020~1077)三人于庆历年间一同至广南,并在东莞慧云寺“讲论终日”。他们的再传弟子罗从彦、胡寅、林光朝、张栻等到过岭南,且对广东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朱熹(1130~1200)到过潮州、韶州等地。
据《粤东名儒言行录》与《粤大记》所载,程朱理学在粤有一批传人。崔杰,号朴庵,东莞人,师从罗从彦,其学“以体认天理为宗”。梁观国,字宾卿,南海人,其学以“自治身心”为工夫。黄执矩,字才用,高要人,常从胡寅、张栻游,讲明“正道”。简克己,南海人,师事张栻数年,以“真知实践”为事。郑南升,字文振,潮阳人,朱熹弟子,其学以“常提掇起惺惺”为悟法。郭叔云,字子从,潮阳人,朱熹弟子,曾问朱子“格物”下手处,著《礼经疑》等。蔡齐基,字梦得,连州人,著《周易述解》。李用,字叔大,号竹隐,东莞人,著《论语解》宋末浮海至日本传学。
明代白沙、阳明心学在广东兴起,程朱理学在广东受到冲击,其影响力开始衰退。直到明代中叶以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出现了霍韬、黄佐、王渐逵、陈建、刘鸿渐等一批理学家。霍韬(1487~1540),字渭先,始号渭厓,南海人,著《象山学辨》、《议从祀
疏》、《程朱训释》、《渭厓集》。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香山(香山县在今中山市、珠海市一带。下同。)人,曾与王阳明辩“知行合一之旨”,王阳明叹为“直谅多闻之益友”,为学重“博约”,著有《泰泉集》、《春秋传意》、《广东通志》、《广西通志》、《理学本源》等。王渐逵(1498~1558),字鸿伯,号青萝,番禺人,提倡“实切之学”,著有《正学记》、《四书迩言》、《青萝集》等。刘鸿渐,字绍
3
嘉,学者称盘石先生,东莞人,著有《格物要》、《致知辨》、《省劝录》等。陈建(1497~1567),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人,与督学潘潢论“朱陆异同”,作《朱陆编年考》。后作《学蔀通辨》,以破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还著有《皇明通纪》、《治安要议》等。 清朝统治者继续奉程朱理学为官学,故在广东,尊程朱者不断,涌现了卢挺、冯成修、劳潼、曾受一、郑之侨、朱次琦、简朝亮、许瑶等理学名家。卢挺(1659~1741),字松士,东莞人,著有《四书宗注》、《孝经童说》、《家礼易知》等。冯成修(1702~1796),字达夫,号潜斋,南海人,汇编《养正要规》,著《学庸集要》、《人生必读书篡要》诸书。劳潼,字润芝,一字莪野,南海人。其学以“礼义”为指归,著有《四书择粹》、《孝经考异注》、《朱子学粹》等。曾受一(1711~1787),字正万,东安(今云浮市)人,提倡“明体达用”之学,著有《尊闻录》、《四书讲义》、《朱子或问》等。朱次琦
(1807~1881),字子襄,号稚圭,学者称九江先生,南海人,其讲学大旨,“无分汉宋”,以“修行读书”为务,著有《国朝名臣言行录》、《性学源流》等。简朝亮(1851~1933),字季纪,号竹居,人称简岸先生,顺德人,朱次琦弟子,维护程朱理学,对心学、汉学、今文经学和西学都提出了批评,主张以“四教五学”作为教学内容,著有《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读书堂集》、《读书堂答问》等。许瑶(约1810~1890),字澄斋,澄海人,其学以宋五子为归,著有《论语集说》、《孟子摘要》、《西园家藏》等。
(二)陆王学派传人
宋代心学的创始人陆九渊未到过岭南,据《粤大记》卷十四载,他有一位广东弟子,名陈去华。陈去华,南海人,曾游陆九渊之门,陆氏问“吾与点也”一段,陈去华屡以为理会未得,陆氏又使之据所见,陈去华方有所悟。陈去华之后,陆学在宋代和明初对岭南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直到白沙、阳明心学在岭南成为显学以后,陆九渊的名字才在岭南学者中得到传扬。薛侃在追随王阳明的同时,还请祀陆九渊于文庙。王阳明弟子方献夫称陆九渊为“再生孟子”。
《粤大记》卷六称浙江余姚人王阳明(1472~1528)曾总督两广,士人多游其门。其“心学”颇得一部分岭南学者的推崇。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粤闽王门学案》中称:“岭、海之士,学于文成者,自方西樵始,及文成开府赣州,从学者甚众。文成言:?潮在南海之涯,一郡耳。一郡之中,有薛氏之兄弟子侄,既足盛矣,而又有杨氏之昆季。其余聪明特达,毅然任道之器,以数十。?乃今之著者,唯薛氏学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