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铜矿采矿毕业设计 - 图文

山岩体周围发育有多组断裂构造。复向斜与断裂构造构成该区总体构造格局。控矿构造主要为接触带和断裂构造,其中以本矿床最为典型。

1、褶皱

新屋里复向斜:轴向北东约50°。矿床位于复向斜的北西翼。由于岩体侵入复式向斜中段产生侧向推挤,使矿区内地层扭曲变陡,产状变化较大,时而直立或倒转。总体上南部倾向北及北东、中部倾向北西及南东,北部倾向南东。倾角一般都在70~80°之间。而近接触带岩层产状与接触带总体产状基本一致。复式向斜的三个次级褶皱,凤凰山向斜,仙人冲背斜、元宝山向斜均发育在核部三叠系地层中,向中深部渐趋消失。区内小型褶皱也很发育,主要分布于近岩体的三叠系灰岩中。

2、断裂

断裂构造在本区内是主要控矿构造之一,断裂活动期次多,持续时间长。后期断裂或切割早期断裂,或沿早期断裂叠加形成断裂构造复合现象。主要控矿断裂有:北西向断裂、东西向断裂和北北西向断裂。

a.北西向断裂:为复式向斜的伴生横张断裂,多分布在向斜的两翼,走向在310~340°之间,倾角一般较陡。矿床规模较大的北西向断裂位于岩体的西南侧,是由多条北西向断裂构成的断裂带,该断裂带既控制了岩体西南侵入边界,又与侵入接触构造复合控制了主矿体Ⅰ、Ⅱ号赋存部位。成矿后,该断裂继续活动,并被正长斑岩脉、辉绿岩脉充填,后期岩脉及断裂活动均切穿矿体。

b.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于凤凰山岩体的南北两侧,控制了岩体的南北边界,主要再现为中小型褶皱带和挤压破碎带。在矿床内,根据本次-300米中段资料,Ⅱ号矿体在36线至35线之间断开,其南段矿体向东延长至35线与341线之间的大理岩中,与北段接触带矿体并列,形成Ⅱ号矿体分枝。矿石类型为角砾状矿石。该矿体成矿后,东西向断裂继续活动,在35线-180米、-240米中段,又被东西向破碎带切开。故认为Ⅱ号矿体受此断裂控制,该断裂在成矿后期继续活动。

c.北北西向断裂:该断裂与北东东向断裂为一组共轭断裂,在区内北北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均被后期岩脉,如正长斑岩、辉绿岩等充填,是Ⅲ、Ⅳ号矿体的主要控矿断裂。

d.Ⅱ号矿体底板破碎带: 在36线ZK3613孔,37线-300米、-360米中段

ZK3710、ZK3711孔,38线-300米、-360米中段,39线-240米中段均有所见,此破碎带一般紧密附于矿体,其产状与矿体一致,倾向西南,倾角70°左右,宽约7米左右。 三、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分布较广,主要有岩珠和岩脉两类,形成于燕山晚期(同位素年龄测定为133百万年),从穿插关系看,岩脉形成较岩珠晚。

岩珠(凤凰山花岗闪长岩岩体):分布于凤凰山——新屋里一带,新屋里复向斜的核部。平面呈一椭圆形。系早白垩世(黑云母氩钾法测定为133×106年)侵入于向斜轴部三叠系石灰岩中。北部接触线较为平直,其余三部均呈不同程度的弯曲。接触面绝大部分向外倾,西及西南部向岩体内倾,形成多台阶超覆接触。岩体内岩石类型较多,其中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其次,石英闪长岩约占三分之一左右。后者分布于岩体中部及边缘,前者居于后者之间,呈渐变关系。岩体组成平均矿物成份,斜长石53~55%,钾长石12~17%,石英15~26%,暗色矿物主要有黑云母、角闪石,占6~16%,一般后者多于前者,局部变异反常;副矿物有磁铁矿、榍石、磷灰石等。岩石为等粒或似斑状结构,粒度多在1毫米以下。岩体边缘不仅见有围岩包体而且具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金属硫化物矿化。

岩体西部向西突出之弧形接触带,为矿床所在地段。接触面作急剧倾斜,北段趋近直立,部分微向西倾;南段浅部倾向岩体,深部倾向转向围岩。该地段岩体发育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并似有先后侵入之迹象。

岩脉:该区分布的岩脉广泛,但规模均不大,均为裂隙充填。按岩性可分为闪长岩岩脉,正长斑岩岩脉和辉绿岩岩脉。其侵入顺序可根据穿插关系定为:第一次为闪长岩岩脉;第二次正长斑岩岩脉;最后为辉绿岩岩脉。 四、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花岗闪长岩侵入三叠系碳酸盐中,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形成宽度不一的变质带。矿床产于此变质带中,就其空间分布和原岩岩性可将变质带分为内变质带和外变质带。内带由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和内矽卡岩构成;外带由外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以及大理岩构成。

内变质带:

a.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受交代变质作用后,形成少量透辉石、石榴子石等矽卡岩矿物,但仍保留原岩结构及其主要矿物成份斜长石、石英等。内与花岗闪长岩,外与内矽卡岩渐变过渡关系。

b.内矽卡岩:与前述岩石区别在矽卡岩矿物透辉石、石榴子石居多,仅局部残留原岩—花岗闪长岩的结构及其副矿物磷灰石、榍石等。

外变质带:

a.外矽卡岩:原岩为薄~中层状石灰岩、中~厚层状石灰岩、页片状不纯石灰岩与钙质页岩互层的岩石。视其交代变质改造程度,变质后岩石结构,构造由内向外可综合分为四类:块状细~中粒石榴子石矽卡岩,块状致密~细粒石榴子石矽卡岩,条带状细~中粒石榴子石矽卡岩,条带状致密~细粒石榴子石矽卡岩。在矿床范围内后两类在万迎山广泛分布;前两类多见于虎形山地段。

b.矽卡岩化大理岩: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石榴子石、透辉石等矽卡岩矿物。

c.大理岩:为石灰岩热变质产物。

以上各带均有不程度矿化,其中以外矽卡岩矿化最强。主要为铜矿化和铁矿化,但在整个矿床中分布不均匀。在水平方向上,大致以321线为界,321线以北矿体主要为铜矿化,铁矿化微弱;321线以南铜、铁矿化均较强。在垂直方向上,上部铜矿化较强;中下部铁矿化增强,铜矿化减弱。 五 、矿体特征

药园山铜矿床赋存于凤凰山岩体西及西南接触带中,铜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中、下统石灰岩(已变质为大理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带上。受断裂及接触带控制,其走向自南向北由南东转向北东,略呈一弧形。经过矿山开采及勘探,探明矿体总数为83个,其中主矿体4个,由南到北依次编号为I、II、III、IV,小矿体仍采用原321队勘探报告的编号(以后经生产勘探不存在的除外)。开采过程中发现的新矿体沿用原顺序向后续编,各主要矿体的地质特征见表2-1:

药园山铜矿床主矿体地质特征简表 表2-1

矿体 编号 分布范围 形态 走向 倾向 倾角 长度 厚度 标高 备注

I号 41~32线 似板状 北西 北东 透镜状~II号 39~28线 似板状 III号 35~30线 似板状 北西 似板状 北东转~透镜状 北西 北西 大 70°~90° 480m 12.1m +100~-320m 各矿体 上部皆为变化40°~595m 28m 90° 近直立 282m 9.1m +74~ 氧化铜矿-600m +139~ -410m 石多被民采及陷落 IV号 31~12线 不定 71°~90° 1000m 8.6m +133~ -145m 已采完 小矿体:全矿床累计探明小矿体共有79个,其中-360m水平以下生产过程中探获18个小矿体。小矿体除(40)号、(68-1)号、(86)号、(95)、VI号,规模稍大外,其余规模均小,长度多在50m以下,厚度1-30m不等,一般均在10m以下,倾向上延伸一般不超过60m。小矿体的形态多为透镜状、脉状,产状与邻近的主矿体一致。产于角砾状花岗闪长岩中的呈不规则囊状。

现保有资源/储量主要是-240米以下Ⅱ、Ⅲ号主矿体和-360米以下18个小矿体,-360米~-440米开拓后矿体有所变化。各矿体特征叙述如下:

Ⅱ号矿体:为盲矿体,总体形态为弯曲的透镜状至似板状,走向西偏北,沿走向向北逐渐变薄,至281线与271线之间尖灭,至深部-500米以下矿体变薄变贫。矿体最大埋深为700米,最小埋深为340米,矿体可见膨胀收缩现象。根据坑道和钻孔揭露,矿体内频繁出现晚期岩脉和破碎带,其规模不大,仅部分切割矿体,矿体无明显位移,对矿体形态有一定影响。

Ⅱ号矿体-360米以下部分,分布于281线与40线之间,走向长580米,斜深平均151米,见矿厚度平均15.66米,走向上矿体在37线厚度最大,39线最小,总体上在走向上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倾向上上部较厚,往深部逐渐变薄,厚度变化系数为78%,属较稳定型。

Ⅲ号矿体:位于矿床的30线~35线,赋存标高,自+139米~-410米,总体形态为似板状,走向北西,倾角近直立,沿走向长282米,厚1~21米,平均9.1米,形态较稳定,矿体除在33~30线浅部为正长斑岩破坏外,其他地段矿体内无破碎带及晚期岩脉。 六、矿床成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