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图像各波段之间相关度很高时,应进行主组分分析处理,选择其中区分地质体、水文现象能力强的组分进行合成。
d. 岩性波谱特征近似时,为了区分岩性可采用比值增强处理。 8.2.7 线状影像增强和提取,一般采用单向滤波模进行处理。 8.2.8 图像信息增强,图像信息增强包括以背景影像图制作为目的的和以提高计算机自动分类精度为目的的两种,前者包括反差增强、边缘增强、彩色增强、彩色变换增强(数据融合),后者需进行多重图像处理(如比值运算、差值运算、K-L变换等),保留主要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波段的相关性,达到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根据实际特点,方法的选择应有所侧重。数据融合是本项目的基本方法。数据融合:是指将不同类型传感器或同一传感器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空间配准,将各数据的优势或互补性有机结合起来产生新数据的技术过程。融合兼有两种目的,一是用于信息的提取,要求原始数据的处理不得产生光谱扭曲,以利于建立解译标志,减少判读的不确定因素;二是用于背景图制作,要求图像清晰、色彩鲜艳。目前融合方法主要有HIS 变换、Brovey 变换、主成份变换、线性加权乘积、加法等方法,以HIS 变换较常用。 8.2.9 遥感解译的主要内容
a、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
b、断裂及隐伏断裂、隐伏构造的位臵及其富水的可能性; c、泉点、泉群、泉域、地下水溢出带出露位臵、地表水体以及旱片、涝片分布;
20
d、表层岩溶带的分布、类型;
e、碳酸盐岩为主的各类岩性的分布范围;
f、水体污染源,工业与生活废物堆放场地的分布。
8.2.10 遥感解译一般以目视平面(立体)观测为主。若条件允许,应力求进行人机交互解译。遥感解译应从地质研究程度高、水文地质资料丰富的地区开始,从区域性宏观解译逐渐向局部性微观问题研究过渡,从直观水文地质信息提取逐渐向复杂因素组成的地质体的信息提取过渡,从定性水文地质信息提取向定量信息提取过渡,循序渐进、反复解译,逐步深化、提高区域水文地质认识。遥感解译应贯穿于设计确认之后到最终资料整理之前的水文地质工作过程中。一般在设计确立之后进行区域解译和初步解译,在正式进行野外水文地质填图之前完成详细解译。
8.2.10 提交1:5万水文地质遥感综合解译图和解译说明书及同比例遥感图像。 8.3 地球物理勘探
8.3.1 目的是在有供水前景或地下水资源结构不清的地段,查明隐伏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带、地下水富集带,并确定含水层的厚度、埋深、富水性情况,以及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面起伏形态,为确定孔位和地下河的位臵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8.3.2 测线应质量垂直于断裂构造、地层及地下河走向布设,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地形影响和其它干扰因素的影响。同一测线至少有两种方法对比解释、互相验证,注重新方法与常规方法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勘探工作质量。
8.3.3 应根据不同地层的地质条件、物性条件及拟解决的地质问题,
21
选择有效的物探方法,要尽可能采用效果好的新技术新方法,如地质雷达、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核磁共振等等。物探方法选用参见下表。
适宜于不同工作目的的物探方法
工 作 目 的 物 探 方 法 查明基岩埋深及基岩面起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浅层地震、地质雷达、综合伏形态 测井 判定隐伏断裂的位臵、产状 音频大地电场法、电测深法、电剖面法、静电α卡法、磁法、浅层地震法、自然电场法 了解地下岩溶发育情况、埋电剖面法、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地质雷达、激藏条件及富水性特征 发激化法、音频大地电场法、EH8电导率成像系统、核磁共振、自然电场法、无线电波透视等
8.3.4 对于物性前提不明的地区,在布臵物探之前,应先开展适量的有效性试验工作。物探解释成果一般应有钻探验证资料。
8.3.5 野外工作结束并经上级验收后,必须及时提交物探报告和相应的图件(包括实际材料图、平面图、剖面图及地质推断解译成果图)。 8.3.6 各类方法的操作程序与解译方法参照相关的规范规程。 8.4 钻探
8.4.1 目的是为了查明隐伏岩溶发育的深度、含水层的岩性、埋深、厚度、特征,验证物探异常等,为岩溶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8.4.2 应充分研究利用已有的物探、勘探钻孔和机井资料,依据需要补充布臵勘探钻孔,尽可能减少钻探工作量。
8.4.3 每个钻孔必须目的明确,尽量做到一孔多用,如采样、测井、抽水试验,必要时可留作监测等。在严重缺水区,钻探布臵可考虑探采结合,以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8.4.4 勘探钻孔深度要求:一般应揭露具有供水意义的主要含水层或
22
含水构造带,孔深120~150米。同时,应有少量深200~300米的控制性深孔,了解岩溶发育和地下水富水性的垂向变化情况。 8.4.5 钻孔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开孔口径172mm以上,下入试验工具段孔径不小于130mm,终孔口径不小于110mm。
b. 原则上采用清水钻进,遇破碎带必须用泥浆钻进时,终孔后要用清水严格洗孔,直至返清水为止,再进行相关试验。
c. 钻进过程中应记录钻具自然下落和自然减压的起止深度,测定溶洞的顶底板埋深,了解洞内充填物情况和充填程度。
d. 岩石采取率:完整基岩70%以上,破碎带40%以上,溶洞充填物不得低于50%。
e. 严格做好第四系覆盖层的止水工作。
f. 做好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校正、孔斜测量以及岩芯缩减保留等工作。其它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和《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执行。
8.4.6 钻孔竣工后,必须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钻孔施工设计书、岩芯编录表(含岩芯照片)、钻孔地质柱状图、简易水文观测记录、测井曲线、钻孔综合成果图、钻孔质量验收书等。 8.5 抽水试验
8.5.1 目的是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获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了解含水层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确定抽水试验影响范围。
8.5.2 一般采用单孔稳定流法试验,反向抽水,按三个落程进行,稳定时间分别为8、8、16小时。当水量很小或水位降不下时,可作一次降深,但稳定时间不小于24小时。
8.5.3 抽水试验在稳定时间内应达到涌水量和水位稳定,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得有持续下降或上升的趋势。水位波动范围的误差一般不能超过平均降深值的1%,涌水量波动值不能超过平均流量的3%。试验过程中,要密切注意附近水点、地面及建筑物变化情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