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与团队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C、更多人员参与 D、社会互动减少

7.采用电子头脑风暴法,所有成员可同时产生想法,在交流中具有平等性,这体现了电子头脑风暴法( )的优点。

A、匿名性 B、社会互动减少 C、更多人员参与 D、思想平行而入 8.利用电子头脑风暴法,即使参与者不在同一个地方也能够相互交流,这体现了电子头脑风暴法( )的优点。

A、广泛性 B、同步性 C、匿名性 D、权威性 9.如果小型团队利用电子头脑风暴法开会,收效不一定高。这体现了电子头脑风暴法的( )的缺点。

A、效率受规模限制 B、社会互动减少 C、权威损失 D、缺乏赞许

10.关于电子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思想平行而入 B、有更多人员参与 C、社会互动增加 D、效率受规模限制 (三)练习题分析

练习题答案:1、B;2、D;3、B;4、A;5、B;6、C;7、D;8、B;9、A;10、C; 其中第1、2、3、4、6、题是从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角度考核;第5、7、8、9、10题是从理解的角度考核。

三、考核知识点:GSK30 学习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开始学习的特点

(一)教材索引

参见“个人上”第29页。 (二)练习题

1.按照KOLB学习周期,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四个阶段,不属于这四个阶段的是( )。

A、获得经验 B、反思

C、认真分析 D、理论化和应用

2.按照KOLB学习周期,学习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四个阶段中前两个阶段最重要 B、学习可以从四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阶段开始

C、任何一个单独的阶段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经验学习过程 D、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是很自然的过程

3.按照KOLB学习周期,从获得经验阶段开始学习,首先应该( )。 A、从书本中学习理论知识 B、实践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 C、从做过的事情中得出结论 D、对做过的事情进行反省 4.根据KOLB学习周期,“从书本或课程中得到相关知识,然后决定怎样应用理论进行实践”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获得经验 B、反思 C、应用 D、理论化 5.根据KOLB学习周期,“从实际出发考虑应该怎样做,然后对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最后进行理论化思考”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应用 B、反思 C、理论化 D、获得经验

5

6.根据KOLB学习周期,“总结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研究,然后将所有的信息汇总,从中得出结论,接下来决定应该怎样应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实践”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应用 B、反思 C、理论化 D、获得经验 7.根据KOLB学习周期,“首先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在实践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情,然后根据刚做过的事情进行反思”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获得经验 B、反思 C、理论化 D、应用

8.根据KOLB学习周期,进行经验思考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获得经验 B、反思 C、理论化 D、应用

9.根据KOLB学习周期,从经验中总结规律、得出结论,总结经验教训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获得经验 B、反思 C、理论化 D、应用

10.根据KOLB学习周期,用理论化的成果指导行动是从( )阶段开始学习。 A、获得经验 B、反思 C、理论化 D、应用 (三)练习题分析

练习题答案:1、C;2、A;3、B;4、D;5、A;6、B;7、A;8、B;9、C;10、D; 其中第1、3题是从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角度考核;第2、4至10题是从理解的角度考核。

四、考核知识点:GSK01 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机会

(一)教材索引

参见“个人上”第32页。 (二)练习题

1.小刘最近经常与一些有经验的同事或专家在一起,通过观察、提问和试验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是学习机会中的( )。

A、委托培训 B、岗位轮换 C、远程学习 D、工作伙伴 2.由于业务需要,公司计划把小贺从销售部调到行政部,为了尽快进入新的角色和适应新的工作任务,他采用( )的学习方式最合适。

A、委托培训 B、研讨会 C、工作观摩或工作伙伴 D、远程学习

3.王经理经常安排员工下班后去参加培训班学习,这属于( )。 A、委托培训 B、工作观摩 C、脱产学习 D、岗位轮换 4.李先生觉得自己工作技能不高,希望通过正式的学习形式提高自己的技能,不属于正式的学习形式的是( )。

A、委托培训 B、研讨会 C、开放式或远程学习项目 D、工作观摩

5.小张和小王在同一个生产车间上班,为了熟悉彼此的工作,学习对方的技能,而又不耽误自己的工作进度,他们可采用( )的学习形式。

A、远程学习 B、在职培训

6

C、岗位轮换 D、脱产学习

6.“在一旁观察别人的工作情况”属于非正式学习中的( )。 A、工作观摩 B、岗位轮换 C、训练与指导 D、工作伙伴

7.“在任务或项目中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支持”是非正式学习中的( )。 A、岗位轮换 B、工作伙伴 C、工作观摩 D、训练与指导

8.工作中常见的学习机会和形式有许多,其中不属于正式学习机会的是( )。 A、委托培训 B、工作观摩

C、研讨会 D、开放式或远程学习项目

9.工作中常见的学习机会和形式有许多,其中属于正式学习机会的是( )。 A、工作观摩 B、工作伙伴 C、研讨会 D、岗位轮换 10.“与他人交换岗位,并彼此承担对方的实际工作”,这属于非正式学习机会中的( )。 A、工作观摩 B、岗位轮换 C、训练与指导 D、工作伙伴 (三)练习题分析

练习题答案:1、D;2、C;3、A;4、D;5、C;6、A;7、D;8、B;9、C;10、B; 其中第8、9题是从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角度考核;第6、7、10题从知识点的理解角度考核;第1至5题是从知识点的应用角度考核。

五、考核知识点:GSK32 S、M、A、R、T五个方面

(一)教材索引

参见“个人上”第41页。 (二)练习题

1.SMART原则中字母与其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S——明确的,M——宏大的 B、M——可衡量的,A——可实现的 C、A——可达到的,R——可衡量的 D、R——可实现的,T——有时间规定的 2.SMART原则中字母与其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①S——明确的;②M——可衡量的;③A——可达到的;④T——有时间规定的。

A、①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SMART原则中字母与其含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 A、S——明确的 B、M——可实现的 C、A——可达到的 D、T——有时间规定的 4.SMART原则中字母与其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S——明确的 B、M——可实现的 C、A——宏大的 D、T——紧张的

5.SMART原则中字母与其含义,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S——明确的;②M——可衡量的;③A——宏大的;④T——可分级的。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6.SMART原则中的S代表( )。

A、明确的 B、可衡量的 C、可达到的 D、有时间规定的

7

7.SMART原则中的M代表( )。

A、明确的 B、可衡量的 C、可达到的 D、有时间规定的 8.SMART原则中的A代表( )。

A、明确的 B、可衡量的 C、可达到的 D、有时间规定的 9.SMART原则中的R代表( )。

A、明确的 B、可衡量的 C、可实现的 D、有时间规定的 10.SMART原则中的T代表( )。

A、明确的 B、可衡量的 C、可达到的 D、有时间规定的 (三)练习题分析

练习题答案:1、D;2、D;3、B;4、A;5、C;6、A;7、B;8、C;9、C;10、D; 第1至10题都是从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角度考核。

第二单元:时间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GSK14 活动跟踪表内容,如何使用

(一)教材索引

参见“个人上”第60页。 (二)练习题

1.关于活动跟踪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时间利用率 B、无效活动不用记录下来

C、会告诉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有用信息

D、是一种把一天的工作活动记录下来进行分析的表格 2.关于活动跟踪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聊天、喝茶、打电话等活动不用记录 B、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

C、整个过程时间要保持连续 D、有助于找到细节问题

3.活动跟踪表中不需要填写的内容是( )。 A、活动内容 B、时间 C、有效/无效 D、活动目的

4.刘经理总觉得时间过得快,虽然很忙但回想一周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对此,他可以通过( )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并找出自己工作的细节问题。

A、活动跟踪表 B、头脑风暴法 C、SMART原则 D、PEST法

5.小张忙碌一天后却不清楚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工作,为此他可以通过( )来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找出无效工作。

A、活动跟踪表 B、PEST法 C、头脑风暴法 D、SWOT分析法

6.利用活动跟踪表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习惯,填写活动跟踪表的最后一步是( )。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