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课程作业: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为:案例1-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
要求:
1. 案例分析应围绕案例的主题展开,回答案例后面的讨论题;
2. 案例分析最好能运用参考书或阅读材料上的分析工具和模型,进行深入
的探讨;
3. 如能阐述有关案例的新情况,你的观点就更有份量 ,研究越充分; 4. 个人提前准备作业,作业一般至少要有两页,用小四号字符打印; 5. 上课第二天讨论,6-7人为一组,先进行小组讨论,选一代表随后向全班
陈述,并回答提问;
6. 评选最优小组,各环节表现将影响成绩评定。
案例1:美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变迁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各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很少给以限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多种业各。美国也是实行混业经营的。但是, 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共有一万多家金融机构宣布破产,信用体系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银行、证券的混业经营是引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认定商业银行只适宜经营短期的商业性贷款。为了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对金融系统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 美国于 1933 年通过了《格拉斯—斯帝格尔法》,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规定任何以吸收存款业务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得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性资产业务;任何经营证券业务的银行即投资银行,不得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不准经营代理证券发行、包销、零售、经纪等业务,不得设立从事证券业务的分支机构。其后,美国政府又先后颁布了《 1934 年证券交易法》、《投资公司法》以及《 1968 年威廉斯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加强了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分业经营的管制。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纷纷效仿。
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初期,是美国金融业的逐步融合阶段。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美国的金融市场,一些发达国家的所谓综合性商业银行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良好的经营信誉、优质的金融服务以及种类繁多的金融产品对美国金融
市场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保护本国银行业的利益,确保金融市场不出现大的动荡,美国政府在 1980 年和 1982 年先后通过了《取消存款机构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和《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案》等有关法律;放开了存款货币银行的利率上限,从法律上允许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适当融合。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时期。经过 80 年代金融改革,美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经济基础逐步消失,分业经营的制度也已经不断被现实所突破。到 90 年代初,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席卷全球。这段时间的银行业的并购浪潮大大改变了国际银行业的整体格局,并表现出不同于以往并购的一些新特点:一是银行业并购的规模、金额不断扩大;二是跨行业合并成为新的热点;三是跨国界并购越来越多。在这种国标金融环境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 1997 年初修改了《银行持股公司法》中的个别条例,建立更有效率的银行兼并和开展非银行业务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取消了许多对银行从事非银行业务的限制,商业银行能够更加自由地从事财务和投资顾问活动、证券经纪活动、证券私募发行以及一些其他非银行业务。更加至关重要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扩大了银行持股公司附属机构可以承销和交易证券的范围,并大大减少了可能降低这些业务收益的限制。 1999 年 11 月 12 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由美国创立,而后被许多国家认可并效仿的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时代宣告终结。在世界范围内,混业经营呈现勃勃生机,世界商业银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资料来源:杨长江 , 张波 , 王一富编著,《金融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 P139-141
问题:从美国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变迁来看,中国金融业应混业经营吗?
案例2: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与发展
2008年5月9-10日,上海召开了“2008首届陆家嘴论坛”,主题为“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上海如何加快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成为这次大会的真正焦点。从上海政府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来看,其旨意十分清楚,就是如何借高规格金融会议来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梦。
十分巧合的是,北京也在5月6日首次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还有深圳、广州、武汉、天津、大连、重庆等城市也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希望各自的城市也成了国家的或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据本地媒体报道,中国提出建立金融中心设想的城市多达90余家。
我们先得对什么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判断一个金融中心或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只有对这些问题一一梳理,那么我们才能对目前这种现象做一个清楚的解释。
一般来说,金融中心是一个特定城市和地区各类金融机构聚集的市场。它本质上承担的是金融中介功能,但这种中介功能又不同于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它主是为金融机构提供集中交易和清算的场所。而国际金融中心则是指有众多的外国投资者通过这个城市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积极、活跃地从事各种金融交易活动。而刘明康则认为,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
心需要拥有四个基本条件:创造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拥有一个对内、对外都十分开放的和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拥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有一个能够凝聚和聚集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机制。而任志刚则认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能单纯看数字,比如多少个机构或者是中介机构,而是看这个城市有没有更多的国际金融服务需求,即有没有更多国际投资者便利地进入这个城市进行各种各样金融交易。
从金融交易的一般特性来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必要条件是,一是金融交易的完整性。因为任何金融资产都包括了当前价格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任何一次金融交易,在完成交易的瞬间都会影响资产的价格与风险。完整的金融交易不仅要表现当前标的物的价格,而且也要表现在当前价格水平上对该资产未来不确定性的判断。因此,金融交易完整性包括了金融产品、期货交易及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二是金融交易的便利性。即金融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交易工具,以便方便投资者购买资产及规避风险。三是交易的透明性。因为金融资产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及金融持有人对其资产保值增缺乏应该的知识及信息。因此,交易的透明性才能保证金融交易的公平公正。
正因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样一般性及前提条件,我们来考查任何国际金融中心出现都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不是人为的结果,而且这种自然演进的过程往往是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联系在起的。
从全球金融资产配置的情况来看,到2006年底为止,全球金融资产已达到167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7%,是1995至2005年间年均增长8%的两倍。2006年,全球金融资产总量约为全球GDP的3.5倍,每天平均流量高达115万亿美元以上,约为全球每天平均商品贸易额的50倍。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进程中,随着全球金融资产持续增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比重不断扩大,这自然会产生各国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巨大需求。 但是从这些金融资产地区公布情况来看,目前全球金融资产呈现非均衡分布(2006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总共占了全球金融资产的73%,而此外的地区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仅27%),但在全球金融资产迅速增长的份额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则越来越大。比如,在过去的10年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一倍以上。其中,中国金融资产的增长贡献率占到新兴市场国家的1/2,其规模达到8.1万亿美元,约占新兴市场国家总额的1/3。因此,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交易需求,也可以引起发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性布局一次重大的调整。比如香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
2007年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除了伦敦、纽约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之外,香港与新加坡也遥遥领先于其他老牌的欧洲城市,而上海与北京也分别获得较前排名(分别为第24、36名)。不仅说明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所导致国际金融中心新格局,也说明了全球金融资产分布开始向亚洲地区转移。不过,除香港与新加坡之外,国内各城市与国际金融中心要求仍然相差很远。
在国内,无论是从历史的辉煌性,还是从中国近年的经济实力来看,这些都为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比如,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
其中金融期货正在准备上市交易;是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成为国内中外资金融机构的集聚地;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成为中国金融产品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
上海不仅具体地理和交通优势,具体辉煌的金融历史以及金融文化的环境,具有良好实体经济为支撑,因此,上海要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仅是一步之遥,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出现与摧毁,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要大得多。首先,在中国资本项没有开放的情况下,国内外的资金要自由流动根本就不可能。如果资金无法自由流动,那么国内外的资金要自由聚集是不可能。如果说,连资金的自由流动都不可能,特别是国外资金要自由流动不可能,那么目前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那只能是未来资本项完全开放后事情。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并非是如何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如何形成全国的金融中心或人民币的金融中心,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创造与交易的中心。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
其次,从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来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更希望体现国家干预、政府主导的新模式,如中央大力支持上海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甚至于要进一步把政府主导作用和干预效果的重点,放在国家层面的组织保障、中央政府的立法支持和政策倾斜上。比如,上海市政府负责人特别指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除了在规划上、政策上、服务上要遵循国际惯例提供相应支持外,在人文环境上要加快与纽约曼哈顿、香港中环等功能核心区的交流工作,推动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是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或中国资本项全面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要求仍然相差很大。因为,从GFCI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14项指标来看,比如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监管环境、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容易度、基础设施、客户的可获得性、公平公正的商业环境、政府回应、企业税制、运营成本、专业服务供应商的获取、生活质量、文化和语言、商业楼宇的质量及供应、个人税制等,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很大。还有,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还表现在人才资源缺乏及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不足上。对于前者,从数量上来说,纽约拥有77万金融人才,而且香港在35万,上海则不足20万。
更为严重的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缺乏。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交易的是信用,是给信用的风险定价。但是,就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来说,由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主导,那自然整个市场的信用要政府来担保。在政府对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不仅无法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场定价机制,无法确立金融市场公平公正交易平台,更无法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独立的第三方的法律及司法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建立起来是根本不可能。 总之,确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一项重大战略,但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确立同样是一个市场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不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否则以政府主导的国际金融中心即使出现也是起不到真正有效配置国内外金融资源的作用。
来源:易宪容博客,有删节
讨论问题: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什么优势?你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有何要求?相应地你对金融系统的服务有什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