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质》-地质构造-断裂带-文字全电子版

可达65°~70°。

1.F3断裂

F3断裂从大头岭西北麓至西面的人民公园附近消失。断裂走向北东50°~60°,倾向北西,倾角48°~65°,长3.7km,宽2.4~20m。沿前震旦系发生断裂,在深圳市烟厂、翠田工业村一带,经钻孔揭露,断裂带夹有下中侏罗统断块,长约550m,宽150m,平面和剖面均呈楔形体,构造岩主要有片理化岩和糜棱岩化岩石,并见少量压性角砾岩,断裂性质表现为压性正断层。

2.F4断裂

F4断裂北东段沿爱国路附近延伸,往南西经深南中路与宝安路交汇点,至深圳河边水质净化厂一线,由西往东断裂走向北东50°,逐渐弯转至北东35°,形成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45°~70°。长7.6km,宽2~12m,断裂切割了前震旦系、下中侏罗统、早白垩世花岗岩。构造岩有碎裂岩、压碎岩和硅化角砾岩,在文锦中路与中兴路交接处至东门附近,下中侏罗统与前震旦系呈断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下盘,后者位于断裂上盘,显示逆断层性质。在人民路至广深铁路线一带,断裂出现分叉现象,该处将花岗岩与前震旦系变质岩接触线、下中侏罗统与前震旦系变质岩分界线切割错断,显示反时针滑动性质,断裂具多次活动特点。

3.F5断裂

F5断裂开始于东园路新龙坊附近,往南西经太平洋商贸大厦,至鹿丹村一带穿人深圳河。走向约北东60°,倾向北西,倾角55°~65°,沿走向呈舒缓波状。长1.8km,宽5~8m,断裂切过了下中侏罗统及前震旦系变质岩,在湖贝路一带二者呈断层接触,断裂上盘为前震旦系变质岩,下盘为下中侏罗统。构造岩有糜棱岩、压碎岩和角砾岩,显示逆断层性质。

4.F6断裂

F6断裂起始于东深供水局西侧,往南西经凤凰山南坡,到深南东路附近出现分叉现象,至船步路渔民村附近穿入深圳河。断裂走向北东40°~60°,略呈弧形向东南方向凸出,倾向北西,倾角70°~75°。长5.2km,宽3.5~20m,断裂东北段前震旦系变质岩与混合花岗岩呈断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上盘,后者在断裂的下盘;在凤凰山西南坡钻孔揭露出下中侏罗统断块,夹于该断裂与相邻F7断裂之间。在穿过文锦中路进入深南东路之前断裂出现分叉,其中分支断裂一直通往金陵大厦,而主断裂则继续穿过嘉宾路,经过文华广场、东方大厦并延伸至渔民村。断层破碎带以糜棱岩为主,上部夹构造岩块及角砾岩,下部碎

裂岩为主,断裂性质显示先挤压后拉张的特点。

5.F7断裂

通过对深圳水库溢洪道两侧活动断裂及地面裂缝的稳定性研究和评价工作,经地表调查、钻探和槽探揭露,发现F7断裂起始于深圳水库溢洪道西岸,往南经谷对岭,然后经黄贝岭北坡,至春风路东侧一带。断裂走向由南往北从北东50°逐渐弯转为北东10°左右,断裂长2.8km,宽15~22m不等,分支复合,形态复杂。断裂由北往南切过了前震旦系变质岩和混合花岗岩、下中侏罗统。在深圳水库溢洪道西侧通过钻孔和探槽揭露,F7断裂穿行于前震旦系变质石英砂岩、条纹状混合岩及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之中,并出现由千糜岩、糜棱岩组成的韧性剪切带,同时还叠加碎裂岩和角砾岩组成的脆性断裂带。在碎裂混合岩中,显微镜下见矿物呈定向排列,被纵横交错的裂纹切割,部分为方解石细脉或薄膜充填,并发生破碎位移现象,石英强烈波状消光,长石变晶面弯曲,云母片晶呈弓状。构造岩中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及高岭土化。采用物探浅层地震、地质雷达、电法剖面勘查发现沿断裂均有异常,主断裂宽大于10m,破碎充水,往北西倾斜,倾角60°。沿断裂带及其旁侧构筑的建筑物,如美术展览馆的水泥地板、墙壁、停车场地面、道路均出现地面裂缝,主要一组走向北东10°,可见长20m。地面裂缝宽约0.5~2mm;另一组走向近东西向(北东80°),可见长14m,宽约1~2mm。其形成除受断裂的影响外,主要受溢洪道修建时开挖边坡以及水库静、动水压力的诱发因素有关,属于环境地面裂缝类型。

6.F8断裂

F8断裂位于F9断裂北西侧。北东段(F203以北),据黄贝岭人工露头、浅层地震反射波异常和钻孔剖面控制点连接;南西段(F203以南)与α卡放射性异常点、物理电法异常点ZK3-1钻孔和罗湖大厦基坑揭露点连接。通过深圳水库溢洪道两侧活动断裂及地面裂缝稳定性研究和评价,发现F8断裂北段延伸至水库溢洪道东岸,往南西经谷对岭南坡麓,穿过沿河北路进入黄贝岭东南坡,抵达文锦路中学一带。断裂切过前震旦系变质岩、混合花岗岩、下中侏罗统等岩层,地表宽30m左右,往两端渐次变窄尖灭。钻孔揭露的构造岩垂直厚度为33.83~40.44m。断裂走向由南往北为北东55°转为北东10°,略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50°~75°。长5.6km,宽6~30m,断裂北段溢洪道东侧,经地表调查和钻孔揭露,断裂穿过的前震旦系变质岩为黑云母石英片岩、含炭质板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构造岩有糜棱岩、碎裂岩及角砾岩。通过物探浅层地震沿断裂均发现异常,航空照片亦具典型的线性构造。经对黄贝岭F8断裂进行了微量位移监测,并对地质构造特

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在新开挖的监测巷道内,见断裂切过前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和下中侏罗统砂泥质碎屑岩,断层面倾向北西260°~290°,倾角29°~33°。断裂破碎带由断层泥、碎裂岩、硅化粉砂岩组成,断裂影响带最宽可达30m。通过对断层泥中石英矿物的显微构造分析,断裂主要活动期在第三纪以后至中更新世末期,断层以快速滑动的阶步状断口、放射状断口及平直擦痕为主,而缓慢滑动形成的研磨坑、弯曲擦痕仅占30%左右。据怡景路钻孔声波测井结果,断裂浅部声波纵波速为1090m/s,沿倾斜下延160m,其纵波速度为1600~2400m/s。

7.F9主断裂

F9断裂为罗湖断裂组的主断裂,是畲禾岭—横岗—罗湖主断裂南西方向的延续。断裂北东起始于深圳水库大坝西侧,往南东穿过沿河北路,继续沿南西方向延伸至沿河南路,西行经新都大酒店然后进入深圳河。总体走向由西往东,呈北东60°逐渐弯转为北东20°,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25°~70°。长7.5km,宽40~200m,断裂北段下石炭统测水组与前震旦系变质岩呈断裂接触,前者位于断裂下盘,后者处于上盘,在水库大坝两侧经钻孔揭露由西往东依次出现:混合岩—断层角砾岩—碎裂变质石英砂岩—糜棱岩(厚20m)—硅化绢云母千枚岩。其中混合岩、碎裂变质砂岩属前震旦系变质岩,硅化绢云母千枚岩为下石炭统测水组,断裂上盘向上逆冲具逆冲断裂性质;断裂南西段新都大酒店工程勘察发现,断裂走向北东70°,倾向北西,倾角65°,断裂上盘为下中侏罗统砂质凝灰岩,并有煌斑岩脉侵入,岩脉走向基本与主干断裂走向一致,断裂下盘为下石炭统测水组石英岩,向上逆冲属压性正断层性质。据钻孔揭露,自上而下为:下中侏罗统砂质凝灰岩—断层角砾岩—压碎岩,强烈挤压破碎岩—糜棱岩—压碎岩—下石炭统测水组石英岩。产状变化较大,大致以黄贝岭附近为转折点,沿走向由南西往北东逐渐变陡,沿倾向由上往下变缓,显示呈波状弯曲特征。断裂破碎带南西较窄,北东段宽,由破碎岩带、构造透镜体和糜棱岩带组成,糜棱岩带往往位于破碎岩带的下盘。在断裂的南西段(即老城区以南),钻孔中糜棱岩带与构造角砾岩带之间见有1~2.5m的断层泥。沿断裂有中酸性岩脉贯入,岩脉有破碎现象。

据钻孔揭露,断裂破碎带垂直厚度大于20~186.89m,构造岩自上而下大体是:破碎岩(包括裂碎岩、压碎岩和构造角砾岩)夹糜棱岩—糜棱岩(包括糜棱岩、千糜岩和糜棱岩化岩)—压碎岩、碎裂岩。断裂破碎带中的破碎岩多见于砂岩、花岗岩等硬质岩石中,角砾成分以近旁岩石为主,但亦见有糜棱岩等早期构造岩,多呈棱角至次棱角状,为泥质和硅质及部分碳酸盐胶结,一般较松散,声波纵波为低速层(v=1600~2850m/s)。压碎

岩的碎块,大者可达10~20mm,一般为2~5mm,具碎斑结构,裂碎岩多出现于压碎岩的上部和下部,与正常岩石多呈过渡关系,或在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体出现。

糜棱岩多呈灰绿色,部分为深绿色,结构较紧密,质地坚硬,主要矿物粒径都在0.1mm以下,部分达0.2~2mm,具定向排列的新生矿物以绢云母居多。具塑性剪切变形特征,矿物普遍具同构造重结晶,石英、长石、绢云母具不同程度的塑性压扁拉长定向排列,此外还见破劈理、压力影、波状消光现象。千糜岩主要见于破碎带的下部,表面形态似千枚岩,但与断裂带相伴产出,新生绢云母具定向排列,偶见残存的碎斑结构,矿物被明显压扁拉长,石英具波状消光。糜棱岩化岩石特征与糜棱岩相似,但变形程度稍弱,薄片中可见糜棱质和绢云母,常与千糜岩和糜棱岩相伴出现。断层角砾岩,角砾呈棱角状,并有磨圆状,胶结物为自身的破碎物质,具碎斑结构。破碎带普遍具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局部有硅化和碳酸盐化。断裂通过处地下水中含CO2达495mg/L。

由于断裂破碎带内多个明显的断裂面,而且无论是在剖面还是在平面上的展布,都显示破碎岩穿切或叠加于糜棱岩之上,表明断裂具早期以韧性剪切变形为主,晚期以脆性破裂变形为主的多期活动特征。

8.F10断裂

F10断裂位于F9断裂东侧,北东起于深圳水库大坝东侧,南西行到东方神曲至新秀村一带。发育于下石炭统测水组中,断裂上盘出现下中侏罗统断块,航空图像线性构造反映明显。断裂总体北东48°逐渐弯转为北东20°,呈向南东凸出的弧形,倾向北西,倾角40°~48°。长3.8km,宽2~10m,荔枝潭附近ZK0-l钻孔揭露出上下两段蚀变破碎带,厚度分别为15m和5m。

破碎带中构造岩以碎裂岩及角砾岩为主,结构松散,平均纵波速上段为2850m/s,下段为3800m/s。破碎带之间及其两侧具强烈钠长石化、碳酸盐化,蚀变带厚度大于150m。断裂具张性活动特征,对碳酸矿泉水的分布起控制作用,该断层与北西向F205断裂交汇附近,为东湖碳酸矿泉水的产出部位。

(三)莲塘断裂组

莲塘断裂组由F11、F12和F13断裂组成,是石井岭—田螺坑断裂组南西段的延续。 1.F11断裂

F11断裂位于中兴花园一带,走向北东35°,倾向北西,倾角40°~50°。出露长5km,宽2~20m,发育于下石炭统测水组。

2.F12断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