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基础工程 - 习题集(含答案)

A. 1表示自重应力,2表示附加应力 B.压应力从1MPa增加到2MPa C.压应力从100kPa增加到200kPa D.无特定含义

51. 若土的初始孔隙比为0.8,某应力增量下的压缩系数为0.3MPa-1,则土在该应力增量

下的压缩模量等于( )。

A. 4 MPa B. 5 MPa C.6 MPa D. 7 MPa

5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e?p曲线越平缓,土的压缩性越低 B. 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高

C. 压缩系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D. 压缩指数值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53. 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只要( )发生变化,土体强度就发生变化。

A. 总应力; B. 有效应力; C.附加应力; D.自重应力。

54. 常以局部倾斜为变形特征值的结构是 ( )

A. 框架结构 B. 排架结构 C. 高耸结构 D. 砌体结构

55. 不同结构的地基变形由不同的变形特征值控制,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B.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 C.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 D. 单层排架结构应由倾斜控制

56. 在同一均质土场地有埋深相同的两矩形基础,其基底压应力相同,长宽比相同,但基

础尺寸大小不同,则两基础沉降量的关系是( )。

A.大基础和小基础的沉降量相同 B.小基础的沉降量大于大基础的沉降量 C.大基础的沉降量大于小基础的沉降量 D.无法判断

57.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土体出现超固结性状的因素是( )

A.地下水长期下降后回升 B.地基预压堆载的卸除 C.靠近地面的土层干缩 D.土粒间的化学胶结作用增强

58.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的压缩可看作土中孔隙的减小

B.饱和土在排水固结过程中,土始终是饱和的,土的饱和度和含水量是不变的

C.土体在压缩过程中,土粒间的相对位置始终是不变的 D. 在一般压力作用下,土体的压缩主要是由土粒受压破碎产生的

59. 产生流砂现象的必要条件( )。

A. 渗流自下而上 B. 渗流自上而下 C. 动水力不大于土的有效重度 D.砾砂地基

60. 由于土固体颗粒在工程常见范围内认为是不可压缩的,土体的体积变化与孔隙体积变

化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二者相等 D.无法确定

61. 某场地地表土挖去5m ,则该场地土成为( )。

第 5 页 共 63 页

A.超固结土 B.欠固结土 C.正常固结土 D.弱固结土

62. 饱和粘性土固结不排水剪切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 )

A. 90° B. 45° C. 60° D. 0°

63. 下列荷载中,最小的是 ( )

A. 临塑荷载Pcr B. 界限荷载P1/3 C. 界限荷载P1/4 D. 极限荷载Pu

64. 属于土抗剪原位测试的是( )

A. 三轴剪切试验 B. 直接剪切实验 C. 无侧限抗压强读试验 D. 十字板剪切实验

65. 饱和粘性土的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 )

A.围压大小 B.土的原有强度 C.孔隙压力系数 D.偏压力

66. 粘性土中某点的大主应力?1?400kPa时,其内摩擦角??20?,c?10kPa , 则该

点发生破坏时小主应力的大小应为( )

A. 182kPa B. 210kPa C. 266kPa D. 294kPa

67. 某饱和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不排水抗剪强度为60kPa ,如果对同一土样进

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施加140kPa 的围压,则土样发生破坏时的轴向压力等于( )。

A. 140kPa B. 200kPa C. 260kPa D. 400kPa

68. 建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的依据是( )。

A.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的几何关系 B.极限应力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割的几何关系 C.整个摩尔圆位于抗剪强度包线的下方的几何关系 D.静力平衡条件

69.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

A.与排水条件无关 B.与排水条件有关

C.与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无关 D.与试验时的剪切速率无关

70. 土中某点处在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破坏面与小主应力?3作用面的夹角为( )。

A. 45 B.45?00?2 C.45?0?2 D. 45??

071. 土中某点剪应力等于该点土的抗剪强度?f时,该点处于( )。

A.弹性平衡状态 B.极限平衡状态 C.破坏状态 D.无法判定

72. 土的强度实质上是土的抗剪强度,下列有关抗剪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砂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和粘聚力形成的

B.粉土、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和粘聚力形成的 C.粉土的抗剪强度是由内摩擦力形成的

D.在法向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土的粘聚力越大,内摩擦力越小,抗剪强度愈大

第 6 页 共 63 页

7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适用于( )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

A.砂土 B.粘性土 C.粉土 D.饱和粘性土

74. 已知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作用的大主应力?1?415kPa ,且大小主应力差为

?1??3?221kPa,则作用在该单元体上的小主应力?3为( )。

A.194 kPa B.176 kPa C.212 kPa D.164 kPa

75. 下面有关直接剪切试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土样沿最薄弱的面发生剪切破坏 B.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C.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均匀 D.试验过程中,可测得孔隙水压力

76. 朗金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所得土压力相同的情况是( )。

A. 墙后填土为无粘性土; B. 墙背直立、光滑、填土面水平; C. 挡土墙的刚度无穷大; D. 墙后无地下水。

77. 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 )。

A. 与坡高无关,与坡角无关; B. 与坡高无关,与坡角有关; C.与坡高有关,与坡角有关; D. 与坡高有关,与坡角无关。

78. 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应满足( )

A. Kt≥1.6, Ks≥1.3 B. Kt ≥1.6, Ks≥1.1 C. Kt≥1.3, Ks≥1.5 D. Kt ≥1.1, Ks≥1.3

79. 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系数表达式是( )

抗倾覆力倾覆力A. 抗倾覆力矩 B. 倾覆力矩 C. D.

倾覆力抗倾覆力抗倾覆力矩倾覆力矩80. 某挡土墙墙后填土为粗砂,当墙后水位上升时,墙背受到的侧压力的变化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变为零

81. 某无粘性土坡的坡角为20°,土的内摩擦角为30°,该土坡的稳定安全系数等于

( )。

A. 0.67 B. 1.5 C. 1.59 D. 0.63

82. 挡土墙后面的填土为中砂,其内摩擦角为28o,墙背铅垂,土面水平,则按朗肯土压

力理论计算主动土压力时,土中破坏面与墙背面的夹角为 ( )。 A. 0 B. 31 C. 45 D. 59

o

o

o

83. 朗肯土压力理论假定挡土墙墙背光滑无摩擦,造成主动土压力计算值 ( )。

第 7 页 共 63 页

A.偏大; B.偏小; C.无偏差; D.大于实际被动土压力。

84. 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下列哪项计算是不需要的( )。

A. 挡土墙墙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计算 B.挡土墙基础底面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C.挡土墙的抗倾覆、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D.挡土墙基底下有软弱下卧层时,要进行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验算和地基稳定性验算

85. 挡土墙后填土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则挡土墙( )。

A.被土压力推动而偏离墙背土体 B.在外荷载作用下推挤墙背后土体 C.在外荷载作用下偏离墙背后土体 D.被土体限制而处于原来位置

86. 在相同的条件下,土压力最大的是( )。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不确定

87. 地下室外墙所受的土压力可以视为( )。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都有可能

88. 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 )计算。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视情况而定

89. 设计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应按( )计算。

A.标准值 B.设计值 C.既可采用标准值,也可采用设计值

90. 静止土压力的特点是( )。

A.墙后填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B.挡土墙无任何方向的移动或转动 C.土压力分布图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D.土压力的方向与墙背法线的夹角为? 91. 计算重力式挡土墙时,荷载应按( )计算

A.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 B.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2 C.基本组合,其分项系数为1.2或1.4 D.长期效应组合,其分项系数均为1.0

92. 一矩形基础短边B ,长边L ,在长边方向作用的偏心荷载为F+G ,试问当基底最小

压应力等于零时,最大压应力等于 ( ) A.(F?G)/BL B. 2(F?G)/BL C. 3(F?G)/BL D. 4(F?G)/BL

93. 计算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内力时,荷载采用 ( )

A.基础压力 B.地基净反力 C.地基反力 D.地基附加压力

94. 以下基础形式中不需要按刚性角要求设计的是( )。

A.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墙下条形砖基础

C.毛石基础 D.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95. 对无筋扩展基础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是因为( )。

A. 材料的抗压强度较高 B.限制基础底面宽度要求 C.地基承载力低 D. 材料的抗弯抗拉强度较低

96. 柱下独立基础发生冲切破坏是由于( )。

第 8 页 共 6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