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社会学家介绍 - 图文

后在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任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社会学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34年起担任美国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丛书》主编;1941~1952年任《美国社会学杂志》主编;1955年任美国社会问题研究会主席;1956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62~1966年任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主要著作有:《电影和品行》(1933)、《劳资关系中的社会理论》(1947)、《工业化与传统秩序》(1964)、《符号互动论:观点和方法》(1969)。

1937年,布鲁默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因讲授符号互动论和解释G.H.米德的思想而成为美国社会学界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主要观点有:①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的个人组成的。人类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他们既能视自己为客体,又能将任何客体置于互动情境中。②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在互动作用中,个人的行动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可变性。③符号互动创造、维持和改变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也是行动者置入情境定义的客体之一,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展开的过程。④社会学方法必须着重于研究人们做出情境定义和选择行动路线的过程。研究活动本身应被视为一种符号互动过程,研究者应通过探索和检验过程使概念与经验世界结合起来。⑤理论应能解释互动过程,并指出一般行动和互动发生的条件。社会学家主要依靠敏感性概念来建构理论。演绎推理方法不适用于社会学,只有持续的参与观察—检验方法才适合于互动分析。 12、舒茨

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现象学社会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奥匈帝国军队中服役,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社会科学。他的思想深受M.韦伯和现象学创始人E.胡塞尔的影响。1932年,他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问世,受到胡塞尔的好评。1938年为躲避纳粹迫害逃亡巴黎。次年来到美国纽约,从事银行工作,并在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1952年被该校提升为教授。在美国期间,他的思想受到哲学家J.杜威和G.H.米德的

影响,力图将欧洲的现象学和美国本土的符号互动论结合到一个与其原来性质完全不同的方向中去。他的主要著述收入《舒茨文选》(3卷,1962~1966)。另著有《生活世界的结构》(1973)等。

舒茨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世界”与“自然世界”等同和按照自然科学模式研

13

究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做法。他关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不是实证主义所说的“社会事实”,而是社会事实的“意义”。在他看来,人类知识和社会实在即现实都是通过主观经验构成的,社会学必须重新建构那些能使人们共同感觉的知识赖以建立的概念和类型化手段;人们不能找到任何关于知识或意识的抽象规律,所以像胡塞尔先验现象学那种极度抽象的哲学方法,社会学是不能效法的。社会学应该对互为主体性的创造和保持进行经验研究。为此,他把现象学的“生活世界”和“互为主体性”引入社会学。在舒茨看来,社会世界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就是对胡塞尔来说的“生活世界”。它是先于任何一种客观的、科学反思的世界,不被反思也不被分析;是意识的意向性客体,只能被理解为现象(即意识)给予的具体性世界,是一个直接具有真实生命活动的“活的”世界。他认为,人类通过互为主体的经验建立起思想规则、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烹饪法、信息等,人们总是在学习这些日常生活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生活。这些知识正如我们所经验到的一样是一种实在。我与他人交换位置,我们两人便会对世界具有共同的经验和看法,总是经历着和分享着一个共同的世界。这一设定可以把对社会的把握合在一起,成为对整体社会的认识。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对互为主体性的人们的微观互动过程进行研究,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故他也把自己的现象学社会学称为“生活世界构成的现象学”。 舒茨的思想反映了人们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中自然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肤浅独断的不满,要求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对传统社会学进行彻底理论反思基础上建立起与研究人的行为相适应方法。他的观点对P.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