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安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流域经济开发史》和李修松的《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以及韩国学者金胜一的《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等,其研究方法也主要使用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所以如果要在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首先在研究方法要有所创新,即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

针对以上4个方面的不足,再结合学术界关于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现状,笔者以为,今后至少应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进一步加强近代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拓宽区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领域。安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是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中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据我们了解,就全国而言,学术界已对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山西、新疆、陕西、宁厦、甘肃、贵州、西藏、云南、青海等28个省(市、自治区)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史进行系统研究,并推出了一批区域性的以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为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成果。[xviii]安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灾害多发和重发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出现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相当薄弱,目前所见的成果较少,特别是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成果更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弥补区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不足。

第二,进一步加强区域灾害与农村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拓展安徽农业历史的研究空间。关于历史时期安徽农业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自然灾害打击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专题研究更是一片有待

深耕扩垦的荒地。对于历史时期,特别是晚清与民国安徽农业的研究较为单薄,除了《简明安徽通史》(张南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王鹤鸣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等专著的部分章节有所涉及外,还有10余篇论文。[xix]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着全省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每当自然灾害侵袭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农业生产的凋敝、农村环境的恶化、农民生活的艰辛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安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这些问题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加强该问题的研讨,可以填补安徽农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空间。

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也须更新,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会在这一领域获得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

[i] [韩]金胜一:《近代中国地域性灾荒政策史考察———以安徽省为例》,《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ii]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原文刊载于《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2003年第6期。

[iii]高文学主编:《中国自然灾害史(总论)》,地震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iv]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前言》,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v]分别刊于:《史地月刊》第3卷第6期,1925年6月;《东方杂志》第22卷第3期,1925年;《东方杂志》第23卷第13期,1926年;《科学》第12卷第12期,1927年。

[vi]参见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1页。

[vii]李文海:《灾荒与饥馑:1840———1949年·前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viii]齐敬霞:《互动还是应对———夏明方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国农史,2002年第4期。

[ix]蔡勤禹:《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序言》,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页。

[x]余新忠等著:《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映研究》,中国书店2004年,第11页。

[xi]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xii]分别刊于:《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3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4、5期。

[xiii]分别刊于:《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安徽史学》2000年第1期;《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光明日报》2004年1月13日。

[xiv]如:张帆的《江淮丘陵森林的盛衰及中兴》,《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杭宏秋的《皖江护堤古今谈》,《古今农业》,1999年第3期;杭宏秋的《长江中下游圩田形成发展及其展望》,《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杭宏秋的《安徽沿江沙洲开发历史与现状探讨》,《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杭宏秋的《简论安徽沿江圩垾的历史演变》,《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汪家伦的《明清长江中下游圩田及其防汛工程技术》,《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巴兆祥的《江淮地区圩田的兴筑与维护》,《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

[xv]分别刊于:《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自然灾害学报》1994年第1期;《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地理》2003年第5期;《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地理集刊》(第9号),科学出版社,1965年1月。

[xvi]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xvii]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新华文摘》(原文刊载于《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2005年第24期。 [xviii]如:郭雅儒主编的《山西自然灾害》,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梁必骐的《广东的自然灾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陕西减灾协会编的《陕西省重大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及防御对策》,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黄文等编著的《福建旱涝灾害》,福建科学

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王林主编的《山东近代灾荒史》,齐鲁书社2004年版;甘肃省水旱灾编委会编的《甘肃水旱灾害》,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版;袁林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黄河流域及西北片水旱灾编委会编的《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黄河水利出版社1996年;张秉伦等主编的《淮河和长江中下游旱涝灾害年表与旱涝规律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

[xix]如:王社教的《清代安徽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王社教的《清代安徽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李三谋的《清代安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张爱民的《近代安徽人口的变迁》,《安徽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池子华的《近代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与流民现象———以淮北地区为例》,《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王宇尘的《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王宇尘的《清代安徽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4期;彭超的《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土地价格与地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台湾]谢国兴的《农业经济的困局:近代安徽的土地问题》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