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
6.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和 两部分。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的转化形式。
8.剩余价值既不能 ,又不能 ,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9. 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0. 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二、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是( )
A G-W-G B G-W-G’ C W-G-W D W-G-W’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 )
A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可以还原为生活资料价值 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C 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D 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物质内容 3.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A 工人的必要劳动 B 工人的剩余劳动 C 绝对价值 D 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绝对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B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C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 A 个别资本所有者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 B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6.机器设备等物成为资本是因为它们是( )。
A生产劳动产品的条件 B生产商品的条件 C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 D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 7.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 )。 A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A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9.“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 D剩余价值在流通中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10.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主要看( )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相对工资 D国民工资
1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 A具体劳动而增殖大 B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12.个别企业加强工人劳动强度而多得的那部分价值属于( )
5 -
A剩余价值外负担 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1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 A超额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 C必要剩余价值 D个别剩余价值
14.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强化管理,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2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将由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