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探讨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使组织运作更有效。
组织行为研究的基本变量
? 1、生产率
衡量组织绩效的重要指标。通常要从效果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衡量。
? 2、缺勤率
任何组织的缺勤率超过一定程度,都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讲,OB要关心缺勤率。
? 3、流动率
--组织中的流动意味着招聘、培训、解聘等事情的发生,也意味着一些关键岗位缺少熟练工。这会增加组织的管理费用、损失。因此,要控制流动率。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流动都是不利的。
? 4、员工满意度
--定义:员工希望得到的利益与其实际得到的利益的差距。 --满意的员工比不满意的员工有更的生产率。 --满意度与缺勤率、流动率负相关。
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 (一)改善质量与生产效率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1.密切关注顾客
2.注重持续不断的改进
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 4.精确度量 5.向员工授权
(二)改善人际技能(关系) (三)管理劳动力多元化 (四)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1.国际多元化2.国内多元化 (五)如何对员工授权
(六)诱发革新和变革,树立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 题库
1.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学说。
3.霍桑试验研究的是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 组织行为学以学科面貌出现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
5. 人与工作、组织、环境匹配的问题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
6、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
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9. 专家评价法是心理资本的主要测量方式之一。
10.员工可以通过“干预影响过程”的思路来提高自身的复原力。 ? 单选题
1. 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a. 泰勒 b. 雨果·芒斯特伯格 c. 埃尔顿·梅奥 d. 罗特利斯伯格 2. 以泰勒为代表的组织行为学研究阶段称为()
a. 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b. X理论—Y理论阶段 c. 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 d. 人际关系理论阶段 3. 霍桑实验中的访谈试验是为了研究( ):
a.员工满意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b.访谈和关注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c.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d.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4.下列不属于领导科学问题研究范畴的是:() a. 领导者的个体素质 b. 领导者的思维方式 c. 领导者的领导方法 d.激励
5. 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 b. 经验总结法 c. 案例比较法 d.现场观摩法 6. 工作满意度、缺勤、离职是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中()的指标。 a. 行为有效性 b. 显示心理 c. 显示行为 d.个体水平 7.组织行为学一般模型中,行为有效性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 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