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增幅 38 -7 22 0 1.7 -5 (来源:2005年中国连锁经营年鉴)
根据上表,便利店整体地效和人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3年便利店的地效只是略高于超市和大型超市的平均水平,人效更只有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企业平均水平的70%。
经营模式化、服务的虚拟化、商品配送不到位影响了顾客的忠诚度,弱化了了客源的持续性。 (二)忽略市场的环境变化 1.盲目的扩张
在店铺资源原本就稀缺的广州,一些便利店在竞争中往往通过抬高租金的方式抢夺店铺,有些店铺租金每平方米超过了300元,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经营成本。过于依赖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对手不仅实际上难以获得有效的回报,反而降低自身资金周转的灵活度,使资金链转向断裂;同时在没有正确市场定位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必然导致门店服务素质的下降,反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上海21世纪便利店的大面积关张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忽略市场发展的政策因素
我省目前在保证一线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二、三线城市经济增长需求,更多的资源配置到这些地区,“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许多连锁店只注重一线市场的盈利,不注重对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只是尽力往一条船上挤,造成过度竞争的同时又抓不住更加广阔的市场。 四、解决方案
(一)实施差异化经营
同业态差别化经营是细分市场原则基础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保证。
使用不同的市场定位策略,选择不同的客源,可以增加顾客的忠诚度,并形成特定的客源。成功的案例如:7—11、联华快客、可的走的是国际化现代标准模式,均为全资直属店。“美宜家”则走的是具有广东本土特色的改造型便利店路线,95%是加盟店。在选址上,“美宜佳 在广州的几家便利店全在 1 07国道的城乡结合部,7-11”多选择在进入居民社区的入口,“OK”倾向于在甲级写字楼楼下或学校附近。
(二)渐进式改进。根据周边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便利店内商品的结构。可以避免机械式的统一管理造成对市场的不适应性。
1.本地化战略
本地化战略是许多国外连锁巨头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基础。推出本地化的服务可以体现出人性化。注重本地文化的因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可推出适合当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产品及服务。
2.加强与不同业态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强与邮政、电信、石化等部门及企业的合作。推出一体化的便利经营。如代客寄送,代客缴费等。再次,考虑到广东很发达并处于快速发展中公路运输系统,加油站便利店的发展前景广阔。
3.概念增值服务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许多消费者更加愿意把钱花较为有品味、新鲜、独特的事物上。例如:近年来我国动漫业发展迅速,许多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愿意关注动漫相关产品,如特色饰物、卡片等。然而我国动漫相关产品的行业并没有跟随市场发展,以动漫为主题的便利店将吸引一大批的动漫迷的眼光。
(三)建设配套的流通配套中心
商品的配送水平是便利店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措施需要有早期的市场分析及合适选址,大量的资金做为支撑。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成共同配送中心,由该中心统一集货,再向各店铺配送。各地区设立一个共同配送中心,以实现高频度、多品种、小单位配送。为每个单店有效率地供应商品。
105
(四)把握我国经济规划的方向
在我国,便利店企业的发展与我国政府的宏观发展政策息息相关。便利店企业注重政府政策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抓住市场的先机,南大便利店抓住“万村千乡”市场发展活动的机遇,使自身在广大的二三线市场获得主动性的的发展。
第四篇:家电连锁篇
一、家电连锁零售业的现状
2006年3月22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北京正式公布了2005年中国连锁百强。其中家电连锁企业表现分外抢眼,在前10大连锁巨头中就占据了三席。2005年家电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占比达到20%,销售增幅67%,明显高于其他业态。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分别以498.4亿元和397.2亿元的销售业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