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3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四个要素,它们是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2)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检定后的实际长度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测量误差。 (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4)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时具有的特性是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相消性。
(5)对系统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消除或尽可能减小它,对随机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估计其大小,减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粗大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剔除该次测量数值。
(6)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测量同一量是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 尺寸的公差、配合与检测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填人括号内): 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3.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则其精度也越高。(×)
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5.以被测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验收极限,可能产生误收,也可能产生误废。(√) 3—2 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D 。
A 1~12共12级 B 1~18共18级 C 1~20共20级 D 01~18共20级 2.下列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是 A 和 C 。
A φ30H7/g6和φ30G7/h6 B φ30H7/r7和φ30R7/h7 C φ30H8/f8和φ30F8/h8 D φ30K6/h6和φ30H6/k6
3—3 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要求配合的间隙为(+0.025~+0.066)mm,试用计算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解:该配合为间隙配合;
要求的配合公差Tf=(0.066-0.025)mm=0.041mm 查公差表,取孔为7级,Th=0.025mm 轴为6级,Ts=0.016mm
Th+Ts=0.025+0.016=0.041=Tf 满足要求
?0.025 无特殊要求,采用基孔制,故孔的公差带为φ40H7(0)mm;
根据EI-es=Xmin=0.025mm es=EI—Xmin=(0-0.025)mm=-0.025mm,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时,轴的上偏差就是基本偏差,查基本偏差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f,即公差带为φ
0.02540f6(??0.041)mm。
检查:Xmax=[+0.025-(-0.041)]mm=+0.066mm Xmin=[0-(-0.025)]mm=+0.025mm
符合要求。
3—4 已知基本尺寸为80mm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过盈在(-0.025~-0.110)mm之间,采用基孔制,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解:
该配合为过盈配合;
要求的配合公差Tf=[-0.025-(-0.110)]mm=0.085mm 查公差表,取孔为8级,Th=0.046mm 轴为7级,Ts=0.030mm
Th+Ts=(0.046+0.030)mm=0.076<0.085mm满足要求
1
?0.046 因采用基孔制,故孔的公差带为φ80H8(0)mm;
根据ES—ei=Ymin=-0.025mm 故ei=ES-Ymin=[+0.046-(-0.025)]mm=0.071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