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3
第二章 测量技术基础
(1)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含四个要素,它们是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
(2)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检定后的实际长度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测量误差。 (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4)随机误差通常服从正态分布规律,这时具有的特性是对称性、单峰性、有界性和相消性。
(5)对系统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发现、消除或尽可能减小它,对随机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估计其大小,减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对粗大误差的处理原则是剔除该次测量数值。
(6)在等精度精密测量中,多次测量同一量是为了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第三章 尺寸的公差、配合与检测
3—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以“√”或“×”填人括号内): 1.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2.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因此,过渡配合可以算间隙配合,也可以算过盈配合。(×) 3.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则其精度也越高。(×)
4.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5.以被测零件的极限尺寸作为验收极限,可能产生误收,也可能产生误废。(√) 3—2 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D 。
A 1~12共12级 B 1~18共18级 C 1~20共20级 D 01~18共20级 2.下列配合中配合性质相同的是 A 和 C 。
A φ30H7/g6和φ30G7/h6 B φ30H7/r7和φ30R7/h7 C φ30H8/f8和φ30F8/h8 D φ30K6/h6和φ30H6/k6
3—3 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要求配合的间隙为(+0.025~+0.066)mm,试用计算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解:该配合为间隙配合;
要求的配合公差Tf=(0.066-0.025)mm=0.041mm 查公差表,取孔为7级,Th=0.025mm 轴为6级,Ts=0.016mm
Th+Ts=0.025+0.016=0.041=Tf 满足要求
?0.025 无特殊要求,采用基孔制,故孔的公差带为φ40H7(0)mm;
根据EI-es=Xmin=0.025mm es=EI—Xmin=(0-0.025)mm=-0.025mm,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时,轴的上偏差就是基本偏差,查基本偏差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f,即公差带为φ
0.02540f6(??0.041)mm。
检查:Xmax=[+0.025-(-0.041)]mm=+0.066mm Xmin=[0-(-0.025)]mm=+0.025mm
符合要求。
3—4 已知基本尺寸为80mm的一对孔、轴配合,要求过盈在(-0.025~-0.110)mm之间,采用基孔制,试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解:
该配合为过盈配合;
要求的配合公差Tf=[-0.025-(-0.110)]mm=0.085mm 查公差表,取孔为8级,Th=0.046mm 轴为7级,Ts=0.030mm
Th+Ts=(0.046+0.030)mm=0.076<0.085mm满足要求
1
?0.046 因采用基孔制,故孔的公差带为φ80H8(0)mm;
根据ES—ei=Ymin=-0.025mm 故ei=ES-Ymin=[+0.046-(-0.025)]mm=0.071mm。
基孔制的过盈配合时,轴的下偏差就是基本偏差,查基本偏差表,得轴的基本偏差为t,即公差带为φ
0.10580t7(??0.075)mm。
检查:Ymax=(0-0.105)mm=-0.105mm
Ymin=(0.046-0.075)mm=-0.029mm 符合要求。 第四章 形位公差与检测
1.国家标准规定的形位公差共有 D 项,其中位置公差有 C 项,另有 A 项有时作为形状公差,有时作为位置公差。
A 2 B 6 C 8 D 14
2.直线度公差适用于 C ,对称度公差适用于 B ,跳动公差适用于 A 。
A 轮廓要素 B 中心要素、 C 中心要素或轮廓要素 3.某中心平面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则允许该中心平面对基准中心平面的偏离量为 B 。
A 0.1mm B 0.05mm C 0.2mm
4.若某轴对于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误差为0.08mm,则该轴对于此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 B 。 A ≥0.08mm B ≤0.08mm C ≤0.08mm或≥0.08mm 5.某轴线对基准轴线的最大距离为0.035mm,最小距离为0.010mm,则该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C 。 A φ0.035mm B φ0.010mm C φ0.070mm D φ0.025mm
6.一般说,对于孔,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B 其最大实体尺寸,体外作用尺寸 B 其局部实际尺寸,对于轴,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A 其最大实体尺寸,体外作用尺寸 A 其局部实际尺寸。 A 大于 B 小于
7.包容要求适用于 B ,最大实体要求适用于 A ,最小实体要求适用于 C 。 A 需要保证可装配性的场合 B 需要保证较严格配合要求的场合
C 需要保证零件强度和最小壁厚的场合 D 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的精度相差很大的场合
8.形位公差标准中,没有规定 C 的公差等级,只规定公差值数系,对 D 没有规定精度等级和公差数值,对 A 没有规定未注公差等级,而是由该要素的尺寸公差来控制。
A 圆度 B 对称度 C 位置度 D 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9.国家标准中对注出的大多数形位公差项目规定的精度等级为 B ,圆度和圆柱度为 A ,末注形位公差为 E 。
A 0~12共13个等级 B 1~12共12个等级 C 1~13共14个等级 D f、m、c、v共4个等级 E H、K、L共3个等级
10.一般说来,同一要素的形状误差B 位置误差,定向位置误差 B 定位的位置误差,圆柱形零件的圆度误差 B 其尺寸误差。
A 大于 B 小于 C大于或小于
11.用功能量规检测形位误差的方法适用于 C ,测量特征参数的方法适用于 B 。
A 遵守独立原则时 B 生产现场 C 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 D 图纸上标注跳动公差时
4—2 解释图4—11标注出的各项形位公差(说明被测要素、基准要素、公差带形状、大小、方向、位置),并填人表4—9中。
2
答案表4—1 习题4—2答案 序 1 项目名称 斜向圆跳动 对称度 圆柱度 被测要素 基准要素 A、B公共轴心线 圆锥面轴线 无 A、B公共轴心线 C、D公共轴线 无 公差带形状 公差带大小/mm 距离为0.025 公差带方向 公差带位置 圆锥面 键槽中心平面 圆柱面 一段圆锥面 距离为0.025 两平行平面 之间的区域 两同轴圆柱面 之间的区域 圆柱面内的区域 两同心圆 之间区域 两同轴圆柱面 之间的区域 与被测面垂直 与基准轴线同轴 对称配置 在基准两侧 浮动 2 3 4 距离为0.025 半径差为0.01 与基准平行 浮动 平行度 5 6 径向圆跳动 圆柱度 轴心线 直径为φ0.02 半径差为0.025 半径差为0.006 与基准轴线平行 浮动 两同心圆的圆心 与基准轴线同轴 浮动 圆柱面 圆柱面 与基准轴线垂直 浮动 3
答案表4—5 习题4—13答案
采用的公差原则 (要求) 独立原则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与 可逆要求联合使用 最小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的 零形位公差 遵守的理想边界 —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最小实体实效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最大实体边界 边界尺寸/mm — 19.99 最大实体状态时 的形位公差/mm 0.01 0 最小实体状态时 的形位公差/mm 0.01 0.04 局部实际尺寸 合格范围/mm 19.99~20.03 19.99~20.03 序 a b c 19.98 0.01 0.05 19.98~20.03 d e 10.13 24.949 0.18 0.01 0.08 0.023 9.95~10.05 24.959~24.972 39.975~40 f 40 0 0.025 动态公差图如答案图4—6所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