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教案

和外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就众说纷法,莫衷一是。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组织1、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2、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A.J.Dubrin)在他的著作《管理心理学原理》中写到:“管理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在他的另一著作《管理心理学基础一应用的前景》中,他又推崇加拿大学者乔·凯利(Jee Keily)的定义:“管理心理学的定义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3、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S.P.Robbins)认为: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管理心理学(第七版),第9页,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4、本书将管理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管理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可分,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这就说明管理心理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是只研究一定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研究这种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又可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3)

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特别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管理学产生前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国富论》劳动分工(工作专门化) 1)亚当·斯密(Adam Smith)

:《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2)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age)

:工厂制度贬低了工人的利益 3)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

2 、古典理论时代(1900—1930年代中期) 3、行为学派时代 1)人事办公室的诞生:

1900年,B.F.Goodrich公司成立了雇用事务部;1902年,国家现金注册公司(NCRC)建立了第一个职能全面的劳动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工资管理、处理矛盾、改善雇佣和工作环境、改进卫生条件、保管记录、促进工人发展等。

2)闵斯特伯格(Huga Mǔnsterberg)与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与产业效率》(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3)劳动法案

(《劳动法案》)。 1935年美国通过了《瓦格纳法案》4)人际关系理论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 1949年,芝加哥大学 ,4、人力资源学派

1)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1957年6月,阿吉里斯将《个性与组织》中节选的短文在《管理科学季刊》第二卷中发表,这篇名为《个性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阿吉里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的观点:

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

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5、权变学派—管理心理学的形成:60—70年代的权变管理理论,标志管理心理学发展成为管理心理学。关于权变学派后面将详细分析。

6、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兴起 《Z理论》 2)组织再造

3)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维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目标愿景 *团队学习

4)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完善

三、管理心理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2、实验方法; 3、数量统计方法; 4、比较研究方法。

四、学习的意义:

1. 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 2. 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 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 人性管理

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人的行为;熟悉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现代化的含义,了解人为学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心理的涵义,心理过程的内容及相互关系,人的本质和人的行为特征。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一)儒家思想

人性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性相近也,习1、孔子的观点: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

相远也。” 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之道,“忠”为尽己为人之谓;“恕”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谓。 “仁”是孔子思想,或者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孔子的“爱人”体现在:首先,爱人不仅是爱亲,即血缘的亲子之爱,而且是超越了爱亲范围,具有“泛爱”的性质。另外,正因为爱人不仅是爱亲,所以孔子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纳入了“仁”的德目,体现了爱人的具体要求。

第二,从爱人的原则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所谓“忠”,并不限于忠君,还含有真心诚意待人的意思。所谓“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企图通过忠恕之道,实行爱人原则,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宽容。第三,孔子所讲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不论是非的“乡愿”。他反对做一个不问是非善恶,只讲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只有真正怀仁的人,才能做到“能好人、能恶人”。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2、孟子的观点: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

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不是人。他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省的修养便成为成人的重要环节。“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爱为本的,而孟子则开始将其展开为仁、义、礼、智等具体规定,其中更具特色的是关于“仁”、“义”统一的理论,在阐述“仁”、“义”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表述了他的理想人格。在孟子看来,心存仁德,行由义路,是高尚其志的行为,也是道德的最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