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鍚?2濂楁ā鎷熷嵎)瑗垮畞甯傜鍗佷竴涓2018-2019骞翠腑鑰冨寲瀛︿笁鏈堜竴妯℃嫙璇曞嵎 - 鐧惧害鏂囧簱

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一定属于单质,比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③在置换反应时,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有单质生成,故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正确;

④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正确;

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③⑤,共有3个,故选C。

13.分解水制氢气的一种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S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理论上,每生成8g O2,就能得到1g H2

D.理论上,每分解36 g H2O,就需要向体系内再补充64 g SO2 【答案】C

【解析】A、反应2和反应3 都是分解反应,反应1表示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B、反应1中,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生成物中硫酸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

C、整个过程中碘和二氧化硫做催化剂,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不为8:1,正确;

D、二氧化硫是催化剂,故不需要填补二氧化硫,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

14.生活中的化学。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 ④汽水中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矿泉水、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的奶奶得了夜盲症,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其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对水源的净水措施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煮沸 b、消毒 c、过滤 d、自然沉降 【答案】 H2O NaOH CaO H2CO3 禽蛋 维生素A CO2 dcba

【解析】(1)①最常用的溶剂水,化学式为H2O;②炉具清洁剂中的碱是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③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 ④汽水中的一种酸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 (2) ①矿泉水中含有水和无机盐、蔬菜中富含有维生素、大米中富含有糖类、禽蛋中富含有蛋白质,植物油中富含有油脂,故填禽蛋;②缺乏维生素A易得夜盲症;③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④水的净化步骤为自然沉降、过滤、消毒、加热煮沸,故顺序为dcba; 三、科学探究题

15.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图的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E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来制取并收集氧气,除选用A、D、E、F、I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要制取并收集多瓶二氧化碳气体(需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其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_管通入(填“a”或“b”)。如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在收集前需要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下图容器中。

(5)氮的氧化物(NO2)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2还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资料:NO2有毒,常温下为红棕色,实验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现将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6

(Ⅰ)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中,Y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Ⅱ)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中有少量水珠。

(Ⅲ)打开K2,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水槽 酒精灯 2KMnO4

K2MnO4+MnO2+O2↑ 试管口未塞一小团棉花 BCG CaCO3+2HCl ==

CaCl2+H2O+CO2↑ a 浓硫酸 红棕色变淡(或消失) 8NH3+6NO2=7N2+12H2O 倒吸 反应后分子数减少,气压变小

【解析】(1)仪器E的名称是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缺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的水溶液是紫红色,故可能是试管口没放棉花; (3)碳酸钙和稀盐酸的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BCG ;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4)该装置是多功能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故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二氧化碳气体从a管进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以干燥二氧化碳;

(5)当打开K1时,NH3与NO2的反应生成氮气,故红棕色变淡(或消失);反应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NH3与NO2反应后气体含量减少,故内压降低,故打开K2,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水流入玻璃管中; 四、流程题

16.某工厂生产的烧渣(主要含有FeO、Fe2O3和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Fe2O3+3H2SO4=Fe2(SO4)3+3H2O。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写1条,不考虑“搅拌”、“使用催化剂”)

(3)“还原”的目的是将Fe3+转化为Fe2+。写出“还原”过程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FeO+H2SO4=FeSO4+H2O 粉碎(研碎)(或 加热 或 增大硫酸的浓度) Fe+Fe2(SO4)3=3FeSO4 稀硫

酸(H2SO4)

【解析】(1)氧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O+H2SO4=FeSO+H2O; (2)可以将烧渣粉碎,增加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3)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Fe+Fe2(SO4)3 == 3FeSO4; (4)该工艺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稀硫酸(H2SO4); 五、综合题

17.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

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固体呈黑色,部分固体呈白色,另有少量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 其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1)取少量久置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固体溶解,试管外壁发烫 的蒸馏水,搅拌 (2)过滤,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取滤渣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__ 溶液变红色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一定不含氧化铁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质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出 “一定不含氧化铁”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你认为甲同学哪一步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继续探究】乙同学另取久置的固体进行实验探究: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