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预测试题

19.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小明用该装置测红葡萄酒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红葡萄酒并测得其质量为m2; ③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 ④读出量筒中红葡萄酒体积为V; ⑤运用公式计算密度;

则小明所测量的红葡萄酒密度比真实值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3)小莹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将小明以上实验顺序作了合理调整,调整后的顺序应为______。 20.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实验.它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 作用,他应该是 透镜.据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光屏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靠近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带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眼.

21.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

(1)该小组同学选取两根相同的蜡烛做实验,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2.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__℃(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安装丙实验装置时,应按照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小华由此得出结论:水的沸腾不需要吸热,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错误”或“正确”)的,水还继续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

23.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与声有关的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乙: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4.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cm)、秒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