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1009 学时数: 153学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分析评价能力,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及诸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化、联系交融等情况,掌握本大纲规定的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笔头表达能力,即借助于注释和有关资料,能读懂中等难度的古代文学作品,能独立地分析、评论中国古代的作家及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征,能写出观点明确、文从字顺的学术论文,具备初步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是学习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理论指南,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

本课程的历史跨度为从先秦至近代,共分为三期七段:上古期,包括先秦文学与秦汉文学两段。中古期:包括魏晋南北朝谠、隋唐文学、宋元文学三段。近古期:包括明代文学、清及现代文学三段。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教师教学讲授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范围。 2、 讲课时应注意突出重点、难点,不应面面俱到,一般性地重复教材。对于作品的讲

解分析更应突出重点,应避免繁锁和面面俱到的赏析。 3、 对具体问题怎样去讲述,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

4、 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学时较短,要求教师授课时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

第一编 先秦文学20学时

绪论(1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中国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先秦文学发分期。 教学内容:

一、中国文学的源头 二、秦文学的形态

三、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四、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教学提示:

重点是先秦文学的分期,难点是先秦社会与文学的关系。 第一章 上古神话 (2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了解上古文学的概貌。

1

教学内容:

一、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二、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三、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四、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第二章 《诗经》(4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诗经》的文化精神。 教学内容:

一、《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二、诗经》的内容

三、《诗经》的艺术特点

四、《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提示:重点是《诗经》的艺术特点,难点是《诗经》的文化精神。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课时 )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春秋战国思想的发展动态和散文艺术。 教学内容:

一、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二、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三、《国语》的文学成就 四、《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五、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提示:重点是先秦叙事散文的特点,难点是甲骨文与古代散文的产生。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春秋战国思想的发展动态和诸子散文艺术。 教学内容:

一、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三、《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四、《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五、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教学提示:重点是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难点是诸子思想和散文艺术的关系。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4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楚文化的特征和楚辞的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

一、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二、原的生平和作品 三、《离骚》

四、屈原的其他作品

五、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教学提示:重点是楚辞的艺术特点,难点是比兴的艺术手法的发展。

2

第二编 秦汉文学 15课时

绪 论( 1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汉代文学发展状况和分期。 教学内容:

一、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二、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三、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四、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教学提示:

重点是汉代文学发发展和分期,难点是汉代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2课时 )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西汉前期散文的发展状况。 教学内容: 一、《吕氏春秋》 二、 李斯的散文 三、 贾谊的政论文 四、《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教学提示:

重点是贾谊的政论文的特点,难点是政论文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2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汉赋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教学内容:

一、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 二、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 三、《子虚赋》和《上林赋》 三、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教学提示:

重点是司马相如赋的特点,难点是汉代社会与赋作兴盛的关系。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3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史记》的基本知识和其特点。 教学内容:

一、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二、《史记》的叙事艺术 三、《史记》的人物刻画 四、《史记》的风格特征 五、《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提示:

重点是《史记》的艺术性,难点是《史记》在汉代散文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2课时 )

3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乐府的含义及发展。 教学内容:

一、乐府和乐府诗

二、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三、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四、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教学提示:

重点是汉乐府的艺术特点,难点是汉乐府的分类。 第五章 东汉辞赋(1课时 )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东汉辞赋的特点及其演变。 教学内容:

一、京都赋的崛起 二、抒情赋的勃兴 教学提示:

重点是东汉辞赋的演变,难点是抒情小赋与汉大赋的区别。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 2课时 )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汉书》的艺术特点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汉书》 二、《吴越春秋》 三、《论衡》和《潜夫论》 教学提示:

重点是《汉书》的艺术特点,难点是《史》《汉》的异同。 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 2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一、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二、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三、《古诗十九首》 教学提示:

重点是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难点是苏李诗的真伪。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16课时

绪论( 1课时 )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 教学内容:

一、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二、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