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上升0.15nm
⑶ 相邻两螺旋之间借螺旋上段肽键的?-C=0和下段?-NH形成链内氢键而稳定,即主链中螺旋段的第一个肽链平面的?-NH与后面第四个肽键平面的?-C=0构成氢键。
⑷ 各氨基酸残基的侧链R基因均伸向螺旋外侧。R基团的大小、电荷状态及形状对?-螺旋的形成及稳定有影响
4. 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均可游离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离子,此外有些氨基酸的侧链
液能解离成带电荷的基团,当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时,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精氨酸由三个可解离的基团,根据精氨酸的电离时产生的兼性离子,其两边的pK值分别为12.48和9.04,所以pI=(12.48+9.04)/=10.76
5. 基缔合形成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功能效果,亚基与亚基通过接触
或通过解聚或聚合沟通了单个亚基之间的信息联系,一个配基或底物分子与蛋白质分子中某一亚基结构产生的效果会传递,影响其它亚基进一步作用的过程。这种亚基间的相互作用为生化过程中的调节控制提供了一种作用模式,因而具有普遍的重要性,使得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在表达功能时可被调节,接受信息,这样就在更高的层次上,更完善地表达蛋白质的功能,适应机体的需要。
6. 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不包括侧链的构象。它主要有 α
-螺旋、 β-折叠、β -转角和无规卷曲四种。在 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主链围绕中心轴以右手螺旋方式旋转上升,每隔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氨基酸残基的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亚氨基上的氢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羰基上的氧形成氢键,以维持 α-螺旋稳定。在 β-折叠结构中,多肽链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结构,侧链交错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平行排列,通过链间羰基氧和亚氨基氢形成氢键,维持 β-折叠构象稳定。在球状蛋白质分子中,肽链主链常出现1800回折,回折部分称为 β-转角。 β-转角通常有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第二个残基常为辅氨酸。无规卷曲是指肽链中没有确定规律的结构。 7.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很多,物理因素如:热、光等,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
三氯乙酸和去垢剂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分别如下:
⑴ 热变性主要是肽段受过分的热振荡而引起氢链破坏,热变性一般是不可逆的,在溶
液中则出现凝固沉淀现象,冷却后就难以再溶液,凝固沉淀的形式可能为松散伸展肽链的交织。
⑵ 酸碱作用是破坏盐键,因极高的[H+]可使-COO–基变成-COOH基,而极低的[H+]又可
使一NH3+基变成-NH2,这样就破坏了盐键,影响到分子的构象,从而导致变性。 ⑶ 高浓度亲水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的变性作用可能与降低蛋白质的介电常数有
关。
⑷ 促溶剂的变性作用是与它的破坏蛋白质结构中非极性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
关,有四级结构的也可解离开来。
⑸ 去垢剂:能破坏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非极性侧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在很低浓度就能
使亚基解聚,并能使亚基变性。
⑹ 三氯乙酸:为酸性物质,能使蛋白质正电荷,与三氯乙酸的负离子结合,使蛋白质
变性、沉淀。
8. 蛋白质是亲水胶体,维持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蛋白质颗粒表
面大多为亲水基团,可吸引水分子,形成颗粒表面水化膜,使其溶解在水溶液中;另一
12
个是同种蛋白质胶粒表面带有同种电荷,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使蛋白胶体颗粒最大限度分散在溶液中。以上两个原因可起到胶粒稳定的作用,使蛋白质颗粒难以相互聚集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如去除蛋白质胶粒的上述两个稳定因素时,可使蛋白质易从溶液中析出,在蛋白质分离中的盐析和丙酮沉淀直接依据这一原理。蛋白质分子可呈两性解离,其电离过程和带电状态决定于其等电点和溶液的pH值。蛋白质在等电点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可破坏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因素(水化膜和电荷),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调溶液的pH值为蛋白质等电点更有利于盐析。
13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重点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
1.核苷酸中的碱基成分 2.戊糖与核苷
3.核苷酸的结构与命名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
1.DNA和RNA的一级结构 2.RNA与DNA的差别
三、D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⑴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背景 ⑵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2.DNA结构的多样性 3.DNA的超螺旋结构
4.DNA在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组装 5.DNA的功能
四、RNA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1.信使RNA的结构与功能 2.转运RNA的结构与功能 3.核蛋白体RNA的结构与功能 4.其他小分子RNA 5.核酶
五、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1.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 2.DNA的变性
3.DNA的复性与分子杂交
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核苷酸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种核酸中
A.rRNA B.mRNA C.tRNA D.核DNA 14
E.线粒体DNA
2.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A.2′、3′-磷酸二酯键 B.3′、5′-磷酸二酯键
C.2′、5′-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E.氢键
3.下列几种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比例各不相同,哪一种DNA的解链温度(Tm)最低? A.DNA中A+T含量占15% B.DNA中G+C含量占25%
C.DNA中G+C含量占40% D.DNA中A+T含量占40% E.DNA中G+C含量占70%
4.核小体串珠状结构的珠状核心蛋白质是
A.非组蛋白 B.H2A、H2B、H3、H4各一分子 C.H2A、H2B、H3、H4各二分子 D.H2A、H2B、H3、H4各四分子 E.H1组蛋白与140-150碱基对DNA 5.DNA受热变性时
A.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B.多核苷酸链裂解成寡核苷酸链
C.碱基对可形成共价连接 D.加入互补RNA链,再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E.溶液粘度增加
6.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光吸收是因为 A.嘌呤环上的共轭双键
B.嘌呤和嘧啶环上有共轭双键 C.核苷酸中的N-糖苷键 D.磷酸二酯键
E.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呋喃型环状结构 7.关于tRNA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是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B.携带遗传信息 C.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D.二级结构为倒L型 E.分子较大故构成发夹结构 8.下列关于RNA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有mRNA、tRNA、rRNA等种类
B.原核生物中没有hnRNA和snRNA
C.tRNA是最小的一种RNA D.胞质中只有一种RNA,即mRNA E.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9.下列哪一种力不参与维持DNA双螺旋的稳定
A.碱基堆积力 B.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范德华力
D.磷酸基团上的负电荷与介质中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 E.二硫键 10.关于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5′-端有帽子结构,在3′-端有聚A尾巴 B.生物体内各种mRNA的长短差别很大
C.三类RNA中mRNA的合成率和转化率最快 D.聚A尾巴是DNA的转录产物
E.真核细胞的mRNA前身是hn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在核内剪接,加工而成 11.DNA的Tm是指
A.DNA的生物活性丧失一半时的温度
B.260nm处吸收值为最大光吸收值的一半时的温度 C.DNA降解一半时的温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