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案例分析1

动以社会公平为第一位。而市场活动则以效率为第一位,政府活动的公平性就是表现在其满足的公共需要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的无差别的需要。

第二,哪些产品是公共产品的应当由政府提供。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说医改基本不成功或教改基本不成功,我们也不能说医疗卫生和教育都应该由政府提供。医疗卫生和教育从本质上看都是混合产品,并不是完全或纯粹的公共产品,他们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这还是医改或教改的复杂性所在,必须用公共产品的理论和外部效应的理论分析医改或教改,否则无法得到正确的认识。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可以说明卫生和教育作为混合产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由政府全部提供,对卫生和教育的分析已超出本次点评的范围,政府应承担的主要是公共性较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而非义务教育和医疗可以由市场提供或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应当明确的是事实已经证明,高等教育和医疗完全靠政府提供是不可能的,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原则,也不符合社会效率的原则,政府如何与市场配合,解决非义务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困境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思考题:我国那些社会公共需要尚未得到满足?试举例说明。

(二)案例1.8:公共物品供给越位

公共物品,根据消费的竞争性和使用的排他性的组合,一般把产品(包括服务)分为四类:公共物品、共有资源、自然垄断、私人物品。而共有资源和自然垄断,其竞争性和排他性则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两个极端之间。随着社会从产品经济、货币经济向信息经济的演变,公共物品涉及的规模、涵盖的范围及其反馈效应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当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政府活动泛化、公共物品供给越位现象:教育医疗主要由政府投资且公共生产;政府利用国有企业垄断电信、铁路、民航、电力等的供应;政府规制过多,行政审批过多过滥。

观点(黄文平:)无论是学术界、政府部门还是广大民众,大多将公共物品资

源作为政府的一项“特权”,进而顺理成章地把提供公共物品作为政府的责任,这是对公共物品的一个极大误解。尽管公共物品的出现,几乎总是与政府相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有权垄断公共物品资源以及公共物品的供给。归根结底,只

有民众的公共选择默认才是政府垄断公共物品资源的合法性基础。公共物品的“官营”还是“私营”,从来就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实质是如何按照最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方向来配置公共物品资源。

分析:公共产品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而私人物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与排斥性。混合产品则介于两者之间。公共产品适合由政府提供,而私人物品则适合由市场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已为绝大多数人所熟知,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接受。

案例列举了诸多公共物品供给越位的现象。而政府垄断的大量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政府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成为了与市场争利的手段,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本案例的意义主要在于:

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到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是政府最基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放弃了这种责任,也就不成其为政府。在由政府,企业和家庭所构成的三元社会中,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已呈日益扩大之势,政府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放弃自身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否则就是政府的缺位和失职。公共产品的提供并不是政府与公民的恩赐,而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

第二公共产品的提供必须由政府进行,但公共产品的生产不一定由政府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公共产品的生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国防是公共产品,国防所需要的资金必须由政府提供,但国防所需要的具体产品如军舰、飞机等并一定由政府直接生产,很多公共产品可以由市场生产而由政府出钱购买。公共产品到底应由政府直接组织公共生产还是由市场生产,除了考虑特定公共产品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特质外,最主要的应当考虑两者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公共产品的生产不能成为政府谋利的手段,特别是不能成为政府与市场争利,与民争利的手段和工具。

思考题:公共物品可以私人生产吗?举例说明。

(三)案例1.9:究竟什么是公共财政?

近年来,公共财政概念的日渐普及和公共财政建设的迅速推进。从1998年12月最高决策层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算起,中国的公共财政建设

已经有了整整6年的历史。再往前追溯至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学术界围绕公共财政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也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还将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观点1(批驳对公共财政的错误理解):公共财政只是作为以往财政概念的简单置换,而未赋予什么实质意义。就好像电脑的文字处理替换功能,凡是过去使用财政概念的地方,统统被替换成了公共财政。于是,财政预算变成了公共财政预算,财政收入变成了公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变成了公共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变成了公共财政政策。

将公共财政同国家财政对应起来,做了定语上的置换。凡是过去使用国家财政概念表述的地方,均被相应替换成了公共财政。但是国家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预算,指的是由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构成的集合体。公共则是一种定性的概念。公共财政显然指的财政收支或财政收支活动的性质是公共的。

将生产建设财政与公共财政相对应,进而用财政支出退出生产建设领域来解释公共财政建设。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的财政支出因其主要投向于生产建设领域而被视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被概括为“生产建设财政”。搞市场经济了,财政支出要以公共事业领域为主要投向,因而要逐步减少对生产建设领域的支出,但是减少不等于退出。需要减少的,也只限于投向竞争性领域的那一块儿。政府履行的公共职能,不能不包括生产或提供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生产性支出也好,建设性支出也罢,它们都不排斥公共性,都不是公共支出的对应概念。谁都不能否认政府投向于诸如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属于公共性质的支出。进一步看,如果把公共财政建设仅仅归结为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举动而不是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政策在内的整体运行格局的根本性变革,那么,公共财政建设的意义就要被大打折扣,所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绝不是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质所在。

观点2(高培勇):正如关于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归结一样,从中国财政改革轨迹的追溯中可以看到,这些年来,发生在中国财政总体运行格局上的变化无非是:来源于国有经济单位的缴款大幅度减少了,其他经济成分的缴款份额迅速上

升了;专门投向于国有经济单位的支出份额大幅度减少了,覆盖多种所有制经济单位利益的支出迅速增多了;旨在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安排减少了,着眼于支持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政策安排增加了。

所有的这些变化,归结起来,实质是财政运行格局趋向于公共化的具体体现,说到底,无非是财政收支运作的立足点由主要着眼于满足国有制经济单位的需要逐步扩展至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了,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由基本限于城市里的企业与居民逐步延伸至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与居民了,自家院落内的收收支支演变成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收收支支了。故而,要按照公共的规则、公共的理念来运作了。

分析:公共财政理论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当前我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本案例涉及到公共财政在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的进展情况,通过把公共财政与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公共财政与生产建设财政的比较,进一步在总结我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内涵:按照公共的规则、公共的理念来运作;着眼于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财政收支效益的覆盖面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所有企业与居民。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改变了社会资源的配臵方式,竞争性领域的资源配臵由市场在国家宏观体制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这种资源配臵方式的根本变化要求政府实现职能的转换,以解决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同时对市场经济领域的活动实施微观调控,与此相适应,财政必将由全方位的财政转向公共财政,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对传统财政模式的改革和转换。这种模式的转换是十分困难的,公共财政要求的财政收入形式与财政支出方向的改革都与传统财政模式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目前财政模式与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不适应性,可以说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思考题: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必要性?如何构建?

二、原理综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