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案例分析1

“市场失灵”的结果产生的是一种“囚徒困境”。博弈论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一个“经济人”的选择总是取决于相关的“经济人”的选择,这种战略的相关性把他们紧紧联结在一起。就以诚信为例,当所有的人都守信时,这最好不过;然而,在某个行业中,当某个“经济人”因为不守信用时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时,自然其他的“经济人”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也会放弃守信。结果是,所有的人都变得不守信了。在选择守信还是不守信的过程中,这里面的博弈过程就是“囚徒困境”。从这里来说,就有点类似“劣币驱逐良币”。

观点2:政府失灵。“市场失灵”总是与“政府失败”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共

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因为市场失灵导致政府的干预或调节。然而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时,并不总能起到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市场不能解决好的问题,政府不一定能解决得好。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时,其实并不是政府行为的无效,而是政府及其官员的素质、能力、职能、作用等方面不到位所造成的,其中就包括失职、权力寻租、官僚机构的低效率等等。在讨论“阜阳奶粉事件”中,有网友发出“是谁杀害了13名婴儿”的诘问,矛头直指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我想这并不是没有道理。

分析:“信用缺失”只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现象,而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应当如何有效地干预和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毫无疑问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高效配臵社会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失灵和失效。而政府也同样不是万能的,也存在政府的失灵。本案例的典型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问题;其二是政府问题。

本案例的市场问题主要表现在“劣币趋逐良币”。经济学认为,当成色不足分明不定的劣币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与成色和分量良好的良币同样的商品时,人们都会运用劣币去购买商品而把良币储藏起来,这样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劣币,而把良币从市场中趋逐出去,这一理论说明了如果不良行为如信用缺失可以得到与优良行为如信用良好同样的利益时,市场主体都会选择不良行为去获取相应的利益,因为这种行为的成本是最低的。

本案例的政府问题则在于政府应当通过什么手段使不良行为不能获得与优良行为相同的利益。从而加大不良行为的成本,使市场主体运用优良行为获取效益,形成整个社会“良币超逐劣币”的局面。这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项主要职

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可能使市场主体主动选择优良行为获取收益,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风气与氛围。在这里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既然市场主体运用不良行为的目的是获取收益,同时政府必须利用一切手段阻断不良行为的获利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养活不良行为的发生。例如通过立法和对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监督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为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人建立黑名单等等。

本案例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于必须研究和分析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工作不到位所形成的,这里包括经验的缺乏、效率的低下、决策失误、认识不到位等在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腐败和权力寻租选成的,某些政府官员从市场主体的不良行为中得到好处从而为这种不良行为提供政府的保护,市场主体运用不良行为获取收益并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行贿政府官员,从而使进一步运用不良行为获取收益得到官员的保护,其实不仅是阜奶粉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煤矿惨案中又有哪一个没有此类问题呢?

思考题:诚信问题在我国显得尤其突出,如何解决?

二、原理综述

市场和政府是资源配臵和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系统,市场是无形之手,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该起主体作用,政府对市场拾遗补缺且其主导作用。

在竞争的市场中,存在着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市场一般是有效率的,但市场存在着失灵的领域。市场失灵既包括市场运行得到但运行不完善的领域,如垄断、外部效应以及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也包括市场运行不到的领域,如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失衡。垄断是一种市场运行形态——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几个卖家,它们是市场价格的决定着,资源不可以自由进出这些领域。垄断包括经济垄断和政府垄断。当某一行业在产出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之后,存在着规模效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情况时,就形成经济垄断。而由于政府规制加以保护和限制资源进入的行业形成政府垄断。外部效应指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福利产

生影响,却不承担应承担的责任或享受应得的权益,又叫外在性。外部效应包括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的本质是产权未能或不能确立的结果。

市场失灵构成了政府经济干预的理论基础。政府的经济作用表现在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的实现上。财政收支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经济干预程度的主要指标。政府经济干预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规制)、公共生产与公共物品以及财政收支手段。和市场失灵一样,也存在政府干预失效,如决策失误、权力寻租、信息不及时及失真、越位缺位等。

第二节 财政概念

一、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1.7:医改、教改背后的公共物品供给缺位

近来,自从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被媒体报道后,就引起了公众的热议。与此相伴的还有公众对教育改革的争论,有人提出了“可以说教改不成功的问题吗?”

1、医疗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在供给层面,基本形成了商业化、市场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上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包括公立医疗机构乃至公共卫生机构在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机构,都已经成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微观组织和管理方面,普遍转向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各种医疗服务机构之间则逐步走向全面竞争;医疗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也主要依靠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在需求层面,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目前在城镇地区,医疗保障(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人群大约有1亿人左右,不足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半数;在农村地区,则只有全部人口的10%左右。另外,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的医疗保障体制本身都不具有强制性。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坚持自愿原则。城镇医疗保障(保险)制度虽然名义上具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操

作中因过分追求小范围的收支平衡,也只有确保缴费才能享受相关待遇。对于绝大部分社会成员来说,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被满足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力量。在公共卫生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2、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体制改革大体上在两条线上探索前行。第一条线,是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基础上政府主导的改革,包括教育管理、办学、投入等体制、招生分配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其中,管理体制改革一条明显的主线,就是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统筹权责。与此同时,在财政难以完全满足水涨船高的经费需求情况下,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使得社会资金得以进入教育领域。第二条线,是由下而上自发地进行的一些改革试验,有些确实成功了,暂不说教学改革,就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是在少数地区内部实验,然后才被纳入国家政策及立法的范畴。

观点(朱四倍):医改教改问题揭示的是我国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同公共服

务发展之间的困境。即公众教育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缺位问题。公共服务通常是对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的总称。政府公共服务的分配应该以符合公平、正义为原则,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全体公民最基本的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如使每一个人都享有初级医疗保健;二是满足部分弱势公民的生存需要的公共服务,如针对老龄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针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针对所有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等等。

分析:本案例意义深远,从现象上看是围绕着“医改是否成功”和“教改是否成功”展开的讨论,事实上这种讨论涉及到公共产品与公共需要的基本理论,社会公共需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的,在本质上区别于市场提供私产品满足社会成员的私需要,在这里必须明确区分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和私产品、私需要的基本判别标准,否则无法说明公共产品和公共需要的特征。从理论上讲,公共产品其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而私产品则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具有较小的外部效应,本案例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政府必须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如果政府不能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必然出现公共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困境,政府活动与市场活动最大的原则之一就在于政府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