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周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 100875)
摘 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新的要
求。面对时代的挑战,如何开展卓有成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在实现学校战略转型的过程中,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在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中作了初步探索,构建了?学校公共信息技术课教学-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图书馆辅助教学?联合教育的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本文就北师大所作的实践进行简略介绍。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2000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改革,在注重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关能力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共同的基本素养的培养。本文在此拟就北师大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 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教师教育和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其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的历史时期。2001年,在全面分析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校第十次党代会讨论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由建设传统的“综合性师范院校”向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转变的新的发展目标。
1
根据学校战略转型的发展目标,以及我国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学校于2003年4月颁发了《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为:培养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科学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管理人才、艺术与体育人才、高校和重点中学教师。《意见》提出,以“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体现特色”的思想构建本科教育、教学新体系,增强学生对自身发展和对未来社会需求的广泛适应性,切实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共同的基本素养。
根据《意见》的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按照“学校-院(系)-专业”三个平台,设计“平台-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和相应的课内、课外学习活动。其中,学校平台-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含8个模块:“两课”模块、大学外语模块、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美育课程模块、军训与军事理论模块、综合交叉学科课程模块和任选课程模块,特别突出了学生外语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了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模块”明确提出,“旨在培养学生对获取、存储、加工和应用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相关行为规范,具备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有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习惯与能力”,“每个学生在学期间须在线修读一门课程。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应包括相当比例的通过信息技术才能完成的学习要求,以切实加强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从内容上涵盖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还在执行当中增加了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要求。
二、 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
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不是开设几门课程就能完成的,北师大在多年的改革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一条多元化培养的道路,即:构建“学校公共信息技术课教学-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图书馆辅助教学”联合教育的多层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以学校公共平台课——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课程建设为核心,在强化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与各学科教学的渗透结合和突出图
2
书馆的辅助教学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和生活学习中不间断的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 以学校公共课为平台,构建独立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块
通过新教学计划的修订,北师大对学校公共课进行了改革,从而实现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以“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培养学生共同的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教学新模式。
1.1 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从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评价、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生存能力,到进一步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环境实现从学习、科研乃至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设置尽可能地满足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要求。
1.2 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在线选课三个部分。课程设置及构成属性描述如下页表所示。
必修课程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知识的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功能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文字处理能力及基本的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第二个学期分文理课区别培养,文科必修《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技术导论,多媒体应用系统设计,网页制作工具的使用,平面设计和图形处理,图像编辑处理和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以及动态网页基本知识等为主;理科必修《程序设计基础(C或C++、JAVA、FORTRAN)》,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设计初步;数据类型及运算;程序的流程设计;模块化程序设计;子运算;算法设计;函数、数组、指针;结构体共同体枚举类型;位运算;文件结构;面向对象技术介绍等内容。
选修课程内容丰富,学校共开设了12门选修课,除与必修课程相对应的提高课程之外,学校还特别开设了信息检索选修课。信息检索课的设置,弥补了以往“重技术轻素养”的不足,不仅加强了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还为学生增添了一双慧眼和一副坚硬的翅膀,使他们可以更高地掌握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检索课不仅面向我校学生开设,还作为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的选
3
修课程,同时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学院路地区的16所高等院校同时开放,受到了兄弟院校师生的广泛欢迎。
学习阶段 构成属性描述 课程类别 学校平台-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学分 共6学分(每学期3学分) 第一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设置 第二学期:信息技术应用板块,文科院系必修《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理工院系必修《程序设计基础(C或C++、JAVA、FORTRAN)》 必修课程 课时安排 第一、二学期均为32学时授课+32学时上机实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行分类教学、目标管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通过者获得规定学分。新生入校后可参加学校组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优免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可申请免修,;考核方式 成绩在90分以上可记为“优免”,均作成绩实记,获得相应学分。 《信息技术应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信息技术类公共选修课程 学生在完成本模块第一学年必修课程学习,取得相应学分后,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1-2门信息技术课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上自主学习课程的全部或部分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在线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均可 表1:信息技术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及构成属性描述
在线修读课程 1.3 教学方式
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软件演示与网络学习、上机实践的结合,个人研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与集体教学的结合。
2004年2月,学校文科和理科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同时采用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主研发的“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WebCL)”作为支持平台,共开设网络班级17个,2000多名师生体验了网络学习的乐趣,收获了网络学习的实惠。2004年9月,WebCL平台继续作为公共课支持平台,为10多个院系采用。目前,WebCl平台不仅开设了信息技术应用公共课,还扩展到了外语公共课,有17个班级在线进行网络协作学习。基于WebCL平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逐渐被更多的师生接受和认可。现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