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遗忘的主要规律:德国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P164)*
三、遗忘产生的原因
(一)痕迹衰退说: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桑代克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二)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两种干扰: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三)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提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四)动机说: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四、克服遗忘的策略(P165—P166)* (一)深度加工材料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 (三)进行组块化编码 (四)适当过度学习
(五)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 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如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
第四章 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略)
三、学习策略的特点:1、学习策略具有主动性 2、学习策略具有有效性 3、学习策略具有过程性 4、学习策略具有程序性
四、几种典型的学习策略: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P171—P173)*
五、策略的培养(P173—P175)*
(一)学习策略培养的原则:1、主动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的监控 6、个人自我效能感 (二)学习策略培养的方法(174):1、指导教学模式 2、程序化培养模式 3、完形培养模式 4、交互式教学模式 5、合作学习模式
第二节:知识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二、知识的分类(P175)*
广义的知识:泛指人们所获得的经验 狭义的知识:个体获得的各种主观表征,不包括技能和策略等调控经验。
1、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状态和表述形式 3、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
4、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不同抽象程度
三、知识学习的类型:(一)根据知识本身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二)新旧知识联系的方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四、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获得 知识概括 知识保持 知识提取(P176—P177)※
第三节:技能概述 一、技能的含义及特点
技能: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技能是符合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二、技能的种类(P177) (一)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方式。 特点:外显性,客观性,展开性 (二)心智技能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