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食品营养学》教案
而碳酸钙、磷酸钙为无机钙。
(2)铁强化剂。常用铁强化剂有硫酸亚铁、柠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血粉、蛋黄等。
(3)锌强化剂。目前常用锌强化剂有醋酸锌、乳酸锌、硫酸锌、氯化锌,主要用于谷粉、奶粉、食盐、固体饮料的强化,用量为20-1000mg/Kg。
(4)碘强化剂。目前我国常用碘化钾、碘化钠、加碘氯化钠作为碘强化剂,而国外常用稳定性更好的碘酸钾。主要用于食盐的强化,用量为20-50mg/Kg。 4.1.3 氨基酸类强化剂
目前常用的氨基酸强化剂有:α-赖氨酸、谷氨酸、L-色氨酸、L-天门冬氨酸、L-缬氨酸、α-异亮氨酸等。以α-赖氨酸强化最为常见,主要用于加工面包、饼干、面条的面粉强化,用量为1-2g/Kg。 4.1.4 蛋白质类强化剂
在以谷类为主食的国家中,谷类食物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人体需求,需要进行蛋白质强化。以天然蛋白质或稍加工后的蛋白质作为强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效果明显比添加氨基酸好。目前各国均首选大豆蛋白、棉籽蛋白作为蛋白质强化剂,其次为酵母、乳清、脱脂奶粉、鱼粉等等。
4.2 强化方法
(1)在原料或必需食物中添加强化剂。 (2)在加工过程中添加强化剂。 (3)在成品中混入强化剂。 (4)物理化学强化法。 (5)生物强化法。
4.3 常见营养强化食品
4.3.1 强化谷类
谷粒中营养素的分布很不均匀,在碾磨过程中,特别是在精制时很多营养素易损失,碾磨愈精,损失愈多。由于谷类籽粒中很多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多分布在外层(小麦籽粒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亦多在外层,且自外向内逐渐下降),而人们又多喜爱食用精制米、面,这就容易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摄食不足,特别是大米,经过淘洗、烹饪做成米饭以后,其水溶性维生索还可进一步损失。确有必要对谷类食品进行适当的营养强化。 4.3.2 强化乳制品
牛乳历来被视为营养丰富的食品被人食用,特别是用来代替母乳喂养婴儿。但是牛乳也存在由于营养素不平衡,而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的问题。例如牛乳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D、烟酸和铁等均感不足,而在牛乳的加工、贮存等过程中还可损失一部分营养素。因此,许多国家在生产乳粉时常常添加维生素A、D和矿物质如铁和锌等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4.3.3 强化副食品
(1)人造奶油。目前国外的人造奶油80%以上都进行了强化,主要是添加维生素A和D,也有的以β-胡萝卜素代替部分维生素A。我国规定每公斤人造奶油应强化维生素A1000-15000 IU,维生素D4000-5000 IU。
(2)果蔬汁及水果罐头。果汁和水果罐头主要供给人们维生素C,但是它易被破坏、损失,使加工后的成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大为下降。不少国家在果汁饮料和水果罐头,甚至在某些蔬菜罐头如花椰菜罐头中添加维生素C予以强化,强化剂量不等。我国规定果汁饮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量为500-1000mg/kg,果泥用量加倍;固体饮料为3000-5000mg,按冲服体积计算加入量。
29
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食品营养学》教案
(3)食盐及酱油。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缺碘的地区都在食盐中强化碘,通常应用碘化钾,强化剂量按各国情况为10-100mg/kg不等。我国规定在地方性甲状腺病区强化食盐的碘量为20-50mg/kg(以碘计)。此外,我国规定尚可在食盐中强化铁和锌,强化量均为1000mg/kg(以元素铁和锌计)。
有的国家规定可在酱油中强化钙、铁,在酱油中添加维生素B1、B2产品。此外,还有向酱油中添加维生素A者。
(4)植物油。在植物油中可强化维生素A和维生素D。我国规定可在植物油中强化维生素A,强化量为10000~15000 IU/kg。 4.3.4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