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教案

5、Q-T 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6、S-T 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电极之间无电位差。 四、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主动脉和大动脉: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二)小动脉、微动脉:称为阻力血管。 (三)毛细血管:称交换血管。 (四)静脉血管:称为容量血管。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收缩射血;3、外周阻力;4、大动脉弹性。 (三)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13.3~16.0kPa(100~120mmHg)。 2、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为8.0~10.6kPa(60~80mmHg)。 3、脉搏压或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4.0~5.3kPa(30~40mmHg)。 4、平均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 脉压。

安静时,如果血压持续高于21.3/12.6kPa(160/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 在18.6/12.0 与21.3/12.6kPa 之间(140/90~16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血压持续在12.0/6.6kPa(90/50mmHg)以下者,则是低血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SV):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HR):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R):主要影响舒张压。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主要影响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三、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1、心肌收缩力量; 2、呼吸运动;3、体位改变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3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E),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2.舒血管神经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 (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是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包括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 2、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间脑和大脑存在高级中枢。 (四)心血管反射 1、减压反射:

(1)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外膜下。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机理: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延髓后→{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心脏的活动减弱,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3)意义: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特点: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2、化学感受性反射:当血液缺氧,CO2 或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3、本体感受性反射: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对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肤、肾脏、肠胃等内脏的血管收缩,而使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血管及冠状血管舒张。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肾脏的肾旁器细胞可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称为肾素。肾素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

第五节 运动与血液循环

一、一次性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心输出量的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 (二)各器官血流量的变化:各器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三)动脉血压的变化

1、动力性运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或降低,脉压增大。 2、静力性运动: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显著。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窦性心动徐缓

1、概念:由训练而引起的安静心率减慢现象。

2、原因: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对减弱的结果。 3、特点: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 (二)运动性低血压

14

长期耐力训练可出现安静时血压减低的现象。一般收缩压可降到11.3~14.0kPa(85~105mmHg),舒张压可降到5.3~8.0kPa(40~60mmHg),脉压不变或加大。 (三)运动性心脏增大

1、特点: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

2、原因:对抗超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物学适应,即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

3、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适应,(1)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以心肌增厚为主;(2)耐力性运动以心室容积增大为主。 (四)心血管机能改善

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恢复快、机能反应小。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心力贮备大。

三、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心率

1、基础心率:清晨基础状态下的心率。 2、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3、意义:(1)评定心脏功能、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 (2)控制运动强度。 (二)血压

1、晨起卧床血压:运动疲劳恢复程度;2、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心血管系统机能; 3、运动训练时: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作业:

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备,自动节律性,血压。 2、试述心肌的生理特性。

3、论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5、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试述心率、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比较分析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异同点。

2、在总结评价心脏功能指标的基础上,介绍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方法。 3、举例分析心率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分析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呼吸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气体交换 的动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以及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 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2、熟悉呼吸运动的概念、类型及各自的特点,氧利用率和氧脉搏 的概念及意义,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器反射以及运动训练对呼吸运 动的影响;

3、了解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特点及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运 动过程中呼吸运动的变化特征及其调节。 教学重点

1、呼吸的过程,评价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2、最大摄氧量、通气阈和乳酸阈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

15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四章呼吸生理

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过程:

1、外呼吸,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 第一节肺的通气功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1、概念:胸腔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的活动。 2、动力:(1)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2)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3、呼吸肌:

(1)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2)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4、类型:(1)平静呼吸:特点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2)用力呼吸: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压力。

2、变化: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2、正常值:小于大气压。故称为胸内负压。 3、原因: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维持正常呼吸; (2)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潮气量, 2、补吸气量, 3、补呼气量, 4、余气量, 5、功能余气量, 6、肺活量, 7、时间肺活量 (二)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其数值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肺通气的最大能力。

3、肺通气贮量百分比:肺通气贮量%=(VEmax-VEr)/VEmax×100%

4、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5、氧通气当量:每分通气量与每分摄氧量的比值(VE/VO2)。约为24(6L/0.25L)。 第二节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一)气体的动力:气体分压差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肺通气血流比值(V/Q)。 2、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组织换气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组织血流量。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