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豆付沟小学
万所叶
一 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小数的加减法》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 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 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和看似机械 生乐于接纳
元的内容。 在感性认识的
只有计数单位相同
)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
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
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
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 、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
握这部分 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根 据本节 课的内容及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数学目标: 2、教学目标
法与 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 使小数的书写更简洁。 3、教学重点:
(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
(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
0 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
当得数的末尾有 0 不写,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
道理。弄清 “小数的末尾如何去 0 简写 ”的道理。 学生 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 三、说教法:
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
3 、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
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1、情境教学法 : 本堂课我通过谈话、结合图片多次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节课
”和教学 难点 “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得数的末尾如何去 备组织两次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共
形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3 、
信息去发现数学问
学 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提问的意识。 的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0 简写 ”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我准
同营造的和谐、 宽松、民主 的气氛中, 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 质疑法 :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 题,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找解决办法。 四、说学法
1、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用教材所给信息,组织学生阅读
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 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算法,然 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 自主探究、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2、观察质疑法:充分利
3 、尝试探究法。
主动、积极地与新知识的形
—分析 —归纳,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
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两种算法的正确与
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
按照自主探究 ——讨论 — —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
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
突破难点。
机会, 让学生在体验, 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小数,大家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想一想,生活中哪
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师生交流后明确在超市购物时经常会用到小数。
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
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
们就一起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 1。
(1) 出示教材第 71 页购书情境图:小丽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挑出例
1 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学。
(2) 解决问题一:小丽购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学生列式: 6.45+4.29 。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演如下:
6.45+4.29=10.74(
元 )
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算法,并说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师生交流后明确: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这样就能相加了。
(3) 解决问题二:《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学生列式: 6.45-4.29 。
学生用竖式计算,板书出示:
6.45-4.29=2.16 (元)
(4) 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72 页“做一做”。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反馈时,说一说在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竖式进行小数加减运算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2、教学例 2。
(1) 出示小林购书情境:小林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师:你能算出小林一共花了多少钱吗?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学生板演时, 教师再一次重点引导学生小数点对齐,
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讨论。
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在整数加减运算中,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师:同样的道理, 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列竖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再次计算,教师巡视。
(2) 出示第二个问题:《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8.3-6.45 。
教师巡视,指名板演,及时反馈,找出不一样的做法,提示学生应该注意什么,百分位
上怎样减。
师生交流后明确可以在百分位上添“
0”。
73 页“做一做”。
( 3)即时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3、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 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 (2)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
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点上小数点。得数末尾有“
0”的,一般
要去掉“ 0”。
(3) 继续讨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
么?
交流后引导小结: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 要从低位算起, 把小数点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小数点的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发散
1、计算并验算: 3.68+3.57=
6.33-2.7=
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组织汇报时,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
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应用到小数的加减法。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 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 把相同数位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得数对齐小数点的位置,最后点上小数点。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减法
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1) 注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
(2) 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
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4) 得数末尾有“ O”的,一般要去掉“ 0”。
在计
(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