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很高,特别是保护区的核心区,木本、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在春秋两季的干枯时节,遇明火极易发生森林、草原火灾,会对的野生动物栖息繁殖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搞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5.1 建立防火指挥系统
为了加强森林、草原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实现森林防火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保护区管理局应成立防火指挥部,指挥成员由管理局、地方政府、社区单位的领导担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防火指挥、联络及日常工作。 4.1.5.2 建立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
保护区应建设立体防火监测体系,即地面巡查、瞭望塔观测、空中卫星监测,这三个层次有机结合,构成火情、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再通过无线和有线通讯工具,将火情、火灾信息及时准确地报告给防火指挥系统。 4.1.5.3 建立火灾扑救系统
保护区应成立专业扑火队,配备灭火器和交通通讯设备,防火期全天候待命,发生火灾能及时到达现场迅速扑救。同时各管护站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风力灭火机等设备,出现火情,能及时扑灭,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4.1.5.4 搞好森林防火的宣教工作
保护区管理局应会同地方政府,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车、宣传牌等方式,深入社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介绍防火扑火知识,使保护区防火的重要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1.5.5 加强火源监管
进入防火期后,要严格控制火源,进入保护区的人员不许带火,车辆要安装防火罩,区内严禁烧荒,野外控制用火。周边社区生产性烧荒,要有组织、有计划、有专人看管,防止荒火蔓延进入保护区。 4.1.5.6 防火设施建设
(1)设立瞭望塔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已建有2处瞭望塔,位于龙王庙管护站和湖西管护站。规划在保护区内白泡子、松阿察河口、焦家亮子、东岗、西岗和东林子新建瞭望塔6处,每塔配高倍望远镜、红外探测仪等设备。瞭望塔除防火监测外,还担负科研和监测任务。
37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防火道路及设备
规划新建、改建防火巡护路191km,配备防火巡护指挥车1辆、运兵车1辆、巡护摩托车8台,同时购置防火服、灭火弹、便携式消防水泵、灭火水枪、风力灭火机、林火监测系统等设备。
(3)建立防火通讯系统
在保护区管理局设通讯基地台,在当壁镇、湖西、龙王庙、东岗等管护站设中继台4处,车载对讲机10部,手持机30部。 4.1.6 病虫害防治规划
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首先对森林树种组成,和立地条件进行系统的调察和经常性监测,摸清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分布区域和发生规律。确定防治对象,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本区具有水面大、空气温度低的特点,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不在于沼泽草地,而是在湖岗的沙生植被,尤其是兴凯湖松等木本植物病虫害防治。 4.1.6.1 病虫害防治方法
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强调对林分动态、害虫种群动态全面考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经济、高效、不杀伤天敌、不污染环境的原则,将一种或几种防治措施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以求得最大的防治效果。
(1)林业技术防治
林业技术措施是森林害虫防治的基本方法,此类措施可通过结合日常林学措施进行,如良种繁育、种子检验、良种化育苗、优化造林技术和抚育措施。同时要加强检疫工作,对带有危险性害虫的物质、商品等采取禁运措施,切断疫源。
(2)物理机械防治
根据害虫预测预报结果,可针对不同种类使用简单防治工具,如光、电、声、热及辐射等物理技术来防治害虫。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通常是指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其它动植物治虫等。主要包括天敌昆虫的利用、虫生性病原体的利用、害虫不孕性的利用、昆虫生理活性物质的利用、遗传防治和抗虫性品种的选育等。
(4)药物防治
38
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对一些菌性疫病,或害虫大规模暴发,应采用药物迅速防治的方法。在选择防治药物时,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