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氯丙烷 b 溴丙烷 c碘丙烷
答:萘在氯丙烷中将有最大的荧光。因为溴丙烷和碘丙烷中分别含有溴、碘二种重原子,很容易发生系间窜跃,因而使萘的荧光减弱。
18. 试指出下面哪一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为什么?
答:荧光素的荧光量子产率较高。虽然二者所有的生色团几乎完全相同,而荧光素具有较高的结构“刚性”,故其量子产率较高。
19.现将苯胺分别放在pH=3和pH=10中测定,试指出在哪种pH值下测定,荧光强度较高,为什么?
答:苯胺在碱性溶液中时,其氮原子上存在未共用电子对,而在酸中,氮上的未共用电子对消失,因此在pH=10时,苯胺的荧光较强。
《色谱分析法》复习题
1.指出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的增加:( )
A. 柱长增加 B. 相比率增加 C. 降低柱温 D. 流动相速度降低 2.为了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用的基准物是:( ) A. 正构烷烃 B. 正庚烷 C. 苯 D. 正丁烷和丁二烯 3.所谓正相液相色谱是:( )
A. 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B. 流动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极性 C. 流动相移动,固定相不动
D.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均有相互作用力 4.根据以下数据:
物质 (tR-tM)/min I 正己烷 3.43 600 苯 4.72 ? 正庚烷 6.96 700 计算苯在100℃德角鲨烷色谱柱上的保留指数是:( ) A. 631 B. 645 C. 731 D. 745
( )
A.保留值 B.扩散速度 C.分配比 D.理论塔板数 6.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 )
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 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29
5.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7.所谓反相液相色谱是: ( )
A.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B.流动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极性
C.组分与流动相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而与固定相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D.流动相不动,固定相移动
8.气相色谱中,可用来进行定性的色谱参数是( )
A.峰面积 B.峰高 C.保留值 D.半峰宽 9.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 ) A.1 B.1.4 C.2 D.2.8 (提示:根据分离度与塔板数的平方根成正比求解。)
10.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在填充柱色谱法中,固定相的填充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 A.气相传质阻力 B.液相传质阻力 C.涡流扩散 D.分子扩散
11.既反映色谱分离过程动力学因素,又反映色谱分离过程热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 A.色谱柱的塔板高度 B.色谱峰的峰面积 C.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 D.色谱峰的保留值 12. 反映色谱分离过程热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
A.色谱峰的半宽度 B.色谱峰的保留值 C.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 D.色谱峰的峰面积 13.反映色谱分离过程动力学因素的参数是( )
A.色谱峰